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mó gōng fū
成语注音:ㄕㄨㄟˇ ㄇㄛˊ ㄍㄨㄙ ㄈㄨ成语正音夫,不能读作『fù』。
成语简拼:SMGF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水磨工夫成语辨形磨,不能写作『摩』。
成语英文:meticulous job
成语解释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成语用法
作宾语;形容某件事物的周密细致
近义词
磨杵成针、磨穿铁砚、水磨功夫
反义词
粗枝大叶、操之过急
成语接龙
1、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波逐浪→浪蝶游蜂→蜂合豕突→突如其来→来好息师→师老兵破→破矩为圆→圆首方足→足音跫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爵袭紫→紫绶金章→章决句断→断杼择邻→邻女詈人→人多嘴杂→杂乱无章→章句小儒→儒雅风流→流金铄石→石心木肠→肠肥脑满
2、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俗沉浮→浮文巧语→语不投机→机不可失→失魂丧胆→胆战心摇→摇摇摆摆→摆尾摇头→头童齿豁→豁然开朗→朗月清风→风花雪月→月明千里→里谈巷议→议论英发→发瞽披聋→聋者之歌→歌莺舞燕→燕骏千金→金章玉句→句比字栉→栉风酾雨→雨散云收
3、水磨工夫→夫唱妇随→随乡入乡→乡壁虚造→造端托始→始终若一→一路福星→星驰电发→发政施仁→仁义道德→德尊望重→重床迭架→架屋叠床→床笫之私→私谐欢好→好言好语→语近词冗→冗词赘句→句比字栉→栉风酾雨→雨过天青→青衫司马→马牛其风→风雪交加→加油添醋
4、水磨工夫→夫负妻戴→戴清履浊→浊泾清渭→渭浊泾清→清闲自在→在所不辞→辞金蹈海→海桑陵谷→谷马砺兵→兵不逼好→好自为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泐海枯→枯株朽木→木落归本→本固邦宁→宁死不辱→辱门败户→户曹参军→军令如山→山吟泽唱→唱筹量沙→沙鸥翔集
5、水磨工夫→夫负妻戴→戴天蹐地→地上天宫→宫车晏驾→驾肩接武→武艺超群→群而不党→党同妬异→异口同辞→辞严义正→正正堂堂→堂皇正大→大浪淘沙→沙里淘金→金镳玉络→络绎不绝→绝代佳人→人心惶惶→惶惶不安→安详恭敬→敬而远之→之死靡二→二竖为虐→虐老兽心
成语示例
(1)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2)…?』那人道:『你又呆了。要做这种事情,总得下水磨工夫。头一个离不掉门房、门口拿权的,或是戈什、差官之…——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3)…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大卿正在腹中打点草稿…——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安安不会写成语“水磨工夫”的最后一个字。
(2)贝叔叔给小女儿和外甥讲述了“水磨工夫”的历史故事。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水磨工夫”几个大字。
(4)桐梓县十二中的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磨工夫”。
(5)小宝写不出成语“水磨工夫”的拼音。
(6)去花溪第五中学的大巴上,志尧大哥哥给董妍和钏尼讲了『水磨工夫』的典故。
(7)第一须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见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五:『今日撞了一日,并不曾遇得个可意人儿。不想这所在到藏着如此妙人。须用些水磨工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工夫工夫:[gōngfu] (1)时间。[雨村] 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红楼梦》;那有工夫讲话。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曹禺《雷雨》。(2)作事所费的人力。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葛洪《抱朴子·遐览》;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鲁迅《书信集》。(3)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培养的或学到的才能。始知名画有工夫。这些演员真有工夫。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术的上品。――《苏州园林》。(4)工作。白天下田做工夫。(5)同『功夫』。他有一身好工夫。
水磨水磨:1、加水细磨:水磨砖的墙。2、用水力带动的磨。多用来磨面。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磨磨:mó 1、<动>物体相磨擦。《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切磋,如琢如磨。』2、<动>遇到困难或阻碍。白居易《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少处兼遭病折磨。』3、<动>消失;磨灭。《后汉书·南匈奴传》:『百世不磨矣。』mò<名>辗粉的用具。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作牛便推磨。』[磨莹] (1)磨治玉石。(2)磨物,使光洁。
工工:gōng 1、<名>工匠、手工业者。《荆轲刺秦王》:『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石钟山记》:『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2、<名>纺织、刺绣、雕刻等手工艺方而的工作。《管子·问篇》:『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3、<名>乐工;乐人。《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4、<形>精;精巧。《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5、<动>善于;擅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江南弟子,最工轻薄。』《图画》:『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大铁椎传》:『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6、<名>官吏。《尚书·益稷》:『百工熙哉。』7、<名>通『功』。功效。《韩非子·五蠹》:『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夫夫:fū 1、<名>成年男子。《愚公移山》:『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论积贮疏》:『一夫不耕,或受之饥。』2、<名>大丈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3、<名>指服劳役或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智取生辰纲》:『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王建《宫词》:『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4、<名>女子的配偶;丈夫。《陌上桑》:『罗敷自有夫。』fú 1、<代>(1)这;那。《归去来兮辞》:『乐夫天命复奚疑?』(2)他。《左传·襄公二十年》:『使夫往而学焉。』2、<助>(1)用在句首,引起议论。《烛之武退秦师》:『夫晋何厌之有?』(2)用在句中,使语气显得舒缓。《论语·阳货》:『食夫稻,衣夫锦,放女安乎?』(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吧』。《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磨磨:《午集下·石字部》《广韵》莫婆切《集韵》《韵会》《正韵》眉波切,□音摩。《说文》本作□。《尔雅·释器》石谓之磨。《诗·卫风》如琢如磨。又去声。《唐韵》模卧切《集韵》莫卧切,□音塺。《说文》石磑也。《正字通》俗谓磑曰磨,以磑合两石,中琢纵横齿,能旋转碎物成屑也。《天文志》如蚁旋磨。又《韵会》通作摩。《左传·昭十二年》摩厉以须。《前汉·董仲舒传》摩民以谊。《梅福传》厉世摩钝。又地名。《水经注》沮水又东南迳驴城西,磨城东。传云:子胥造驴磨二城,以攻麦邑。
工工:《寅集中·工字部》《唐韵》古红切《集韵》沽红切,□音公。《说文》巧饰也,象人有□榘也。《广韵》巧也。《玉篇》善其事也。《诗·小雅》工祝致告。〈传〉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又《玉篇》官也。《书·尧典》允厘百工。又共工,官名。《书·尧典》共工方鸠僝功。又《韵会》匠也。《礼·曲礼》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埶,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又《正韵》事任也。《书·臯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集传》庶官所治,无非天事。又射工,虫名。《博物志》射工虫口中有弩形,气射人影,随所着处发疮。又通作功。《魏志·管辂传注》辂弟辰曰:与辂辨人物,析臧否,说近义,弹曲直,拙而不功也。考证:(《周礼·冬官考工记》审曲面势。)谨照原文势改埶。
夫夫:《丑集下·大字部》《唐韵》甫无切《集韵》《韵会》风无切,□音肤。男子通称。《礼·郊特牲》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诗注》夫有传相之德,而可倚仗,谓之丈夫。又男女既配曰夫妇。《易·家人》夫夫妇妇。又先生长者曰夫子,妻称夫亦曰夫子。又《礼·曲礼》天子有后,有夫人。又妾曰如夫人。《左传·昭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又官名。《礼·王制·大夫注》大夫者,扶进人者也。又《周礼·地官》十夫有沟,百夫有洫,千夫有浍,万夫有川。又十六以上不成丁,曰余夫。又贩夫。《周礼·地官》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白乐天诗》楼暗攒倡妇,堤喧嗾贩夫。又执御行役曰仆夫。《诗·小雅》召彼仆夫,谓之载矣。又以我称人曰夫夫。《礼·檀弓》曾子指子游示人曰:夫夫也,为习于礼者。又人名。黔夫,齐威王疆场四臣之一。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北,见《山海经》。又邑名。柴夫,属燕地,见《齐语》。又山名。夫夫山,在风伯山之东,见《山海经》。○按《续通考》引此作大夫。又武夫,石之次玉者。《前汉·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犹武夫之于美玉。别作玞砆。又数名。《前汉·食货志》六尺为步,步百为畮,畮百为夫。又姓。又息夫,复姓。又《广韵》防无切《集韵》《韵会》冯无切《正韵》逢夫切,□音扶。语端辞。《论语》夫仁者。又语已辞。《论语》如斯夫。又有所指之辞。《论语》夫二三子也。又草名。《尔雅·释草》柱夫摇车。〈注〉蔓生,细叶紫花,可食,俗呼为翘摇车。又叶缚谋切,音浮。《□琳诗》仲尼以圣德,行聘徧周流。遭斥戹□蔡,归之命也夫。考证:(又国名。丈夫国,在维鸟,见《山海经》。)谨照原文维鸟下增北字。(《史记·董仲舒传》五霸比于三王。)谨按史记儒林传董仲舒传无此语,所引出前汉书,谨将史记二字改前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