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lù zá chén
成语简拼:SLZC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水陸雜陳
成语解释
水陆所产的各种美味无不具备。形容菜肴丰富。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菜肴丰富
近义词
水陆毕陈
成语接龙
1、水陆杂陈→陈词滥调→调和阴阳→阳关大道→道寡称孤→孤魂野鬼→鬼哭神愁→愁多夜长→长安少年→年复一年→年近古稀→稀奇古怪→怪事咄咄→咄咄怪事→事危累卵→卵覆鸟飞→飞土逐肉→肉袒牵羊→羊肠九曲→曲突移薪→薪尽火传→传风搧火→火尽灰冷→冷眼静看→看风行船
2、水陆杂陈→陈词滥调→调三惑四→四平八稳→稳扎稳打→打入冷宫→宫邻金虎→虎视鹰扬→扬幡招魂→魂消魄夺→夺胎换骨→骨肉相连→连日带夜→夜长梦多→多歧亡羊→羊肠小道→道同义合→合盘托出→出世离群→群空冀北→北鄙之声→声色俱厉→厉精图治→治国安民→民生在勤
3、水陆杂陈→陈辞滥调→调墨弄笔→笔耕砚田→田夫野老→老骥嘶风→风旋电掣→掣襟露肘→肘腋之患→患难夫妻→妻儿老小→小试锋芒→芒然自失→失诸交臂→臂有四肘→肘行膝步→步人后尘→尘羹涂饭→饭糗茹草→草庐三顾→顾盼神飞→飞蒭挽粟→粟红贯朽→朽木粪墙→墙花路柳
4、水陆杂陈→陈古刺今→今月古月→月晕而风→风尘仆仆→仆仆风尘→尘羹涂饭→饭糗茹草→草菅人命→命世之才→才短思涩→涩于言论→论功行赏→赏立诛必→必争之地→地塌天荒→荒诞无稽→稽古揆今→今夕何夕→夕惕朝乾→乾乾翼翼→翼翼飞鸾→鸾翔凤翥→翥凤翔鸾→鸾歌凤舞
5、水陆杂陈→陈规陋习→习若自然→然荻读书→书生之见→见噎废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谋魔道→道德文章→章句之徒→徒读父书→书声琅琅→琅嬛福地→地大物博→博采众议→议论风发→发指眦裂→裂石穿云→云锦天章→章决句断→断无此理→理之当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
成语造句
(1)成语「水陆杂陈」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辉辉写不出成语“水陆杂陈”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水陆杂陈”几个大字。
(4)满桌水陆杂陈,看了不禁令人食指大动。
(5)佘奶奶给她的外甥囡介绍了“水陆杂陈”的故事。
(6)四女寺中学的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陆杂陈”。
(7)小昂不会写成语“水陆杂陈”的最后一个字。
(8)前往犀牛望月的高铁上,向晨姐姐给缆妮和安伊讲述了『水陆杂陈』的历史典故
(9)九天仙子一声吩咐,众少女立即抬上席面,水陆杂陈,而且都是极精美的杯盘器皿,菜肴更是活色生香。
(10)等布置停当,跷脚长根的帖子也送到了,日期是在两天以后,所以不一到就请,理由是妙珍家的厨子,整治一桌水陆杂陈的盛宴,需要两天的工夫。
成语出处
据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记载:『明皇每年十月幸华清宫,杨国忠姐妹五家扈从。出发前会忠府第,大摆筵席,「翟釜」红烧「紫驼峰」,水晶盘进「赤尾鲤」,琼浆玉液,水陆杂陈。…极尽豪奢。』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水陆水陆:(1)水上和陆地上:水陆并进。(2)指山珍海味:水陆俱陈。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陆陆:lù 1、<名>陆地;高而平的地。《周礼·考工记》:『作车以行陆,作船以行水。』2、<名>道路;陆路。《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陆海潘江] 『陆』指陆机,『潘』指潘岳。后用以形容有文才的人。
杂杂:zá 1、<动>配合各种颜色。《周礼·考工记》:『画绘之事,杂五色。』2、<动>搀杂;混杂。《项脊轩志》:『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又] <名>乱糟糟的事。《归田园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3、<形>不纯的;不同种类的。《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4、<动>交错。《琵琶行》:『嘈嘈切切错杂弹。』5、<副>都;共。《愚公移山》:『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杂厕] 夹杂;混杂。[杂家] 古代九流之一,采众家之说而融为一家的学术流派。[杂流] 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杂然] 纷纷;不整齐的样子。[杂糅] 混杂在一起。
陈陈:chén 1、<名>古指台阶,及台阶下的地方。《冯谖客孟尝君》:『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2、<动>陈列;摆列。《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动>陈述;陈说。《荆轲剌秦王》:『恐惧不敢自陈。』4、<形>旧;旧的。《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zhèn后作『阵』 1、<名>交战时的战斗队列。《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无部伍行陈。』2、<动>列阵;布阵。《子鱼论战》:『既陈而后击之。』[陈陈相因] 陈谷逐年堆积。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后用以比喻因袭老一套,没有创新。杨万里《眉山任公小丑集序》:『诗文孤峭而有风棱,雄健而有英骨,忠慨而有毅气……非近世陈、累累随行之作也』[陈腐] 1.陈旧腐败。2.毫无新意,不合时尚的观点、文章。[陈迹] 过去的事迹。[陈情] 诉说自己的情况或衷情。屈原《九章·惜往日》:『愿陈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陈言] 1.陈述言词。范晔《后汉书·伏皇后纪》:『议郎赵彦尝为帝陈时策,曹操恶而杀之。』2.陈腐的空语。韩愈《答李翊书》:『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陆陆:《戌集中·阜字部》《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力竹切,音六。《玉篇》厚也。《广韵》高也。《尔雅·释地》高平曰陆。《释名》陆,漉也。水流漉而出也。《易·渐卦》鸿渐于陆。《诗·豳风》鸿飞遵陆。又地名。《孟子》孟子之平陆。〈注〉齐下邑。又薮名。《尔雅·释地》晋有大陆。《左传·定二年》魏献子田於大陆。又县名。《隋书·地理志》赵郡大陆县。又州名。唐置。又汉侯国,在寿光。见《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又□陆,外国名。《前汉·西域传》□陆国王,治天山东乾当国。又《玉篇》星也。《尔雅·释天》北陆,虚也。西陆,昴也。〈疏〉陆,中也。北方之宿,虚为中也。西方之宿,昴为中也。《左传·昭二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注〉陆,道也。在北陆,谓夏十二月,日在虚危。在西陆,谓夏三月,日在昴毕。又《玉篇》道也,无水路也。《周礼·冬官考工记》作车以行陆。《庄子·则阳篇》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注〉人中隐者,譬之无水而沈也。又《玉篇》陆离,犹参差也,亲乱也。《屈原·离骚》斑陆离其上下。又魁陆,水族。《尔雅·释鱼》魁陆,即今之蚶也。〈疏〉即魁蛤也。一名魁陆。又《扬雄·甘泉赋》飞蒙茸而走陆梁。〈注〉走者陆梁而跳也。又姓。《广韵》古天子陆终之后。《正字通》齐后有大陆氏,后因姓陆。又春秋陆浑之戎,后亦为陆氏。又《后汉·马援传》今更共陆陆。〈注〉犹碌碌也。又《唐韵正》音溜。《阴符经》龙蛇起陆。叶上宿下覆。又叶林直切。《郭璞·騊駼赞》騊駼野骏,产自北域。交颈相摩,分背翘陆。《说文》籀文作□。《集韵》作□。□原从阝作,或同籀文陆字。
杂杂:《戌集中·隹字部》《广韵》徂合切《集韵》《韵会》昨合切,□音□。《说文》五彩相合也。《玉篇》糅也。《易·坤卦》夫□黄者,天地之亲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画缋之事亲五色。又《礼·玉藻·亲带注》亲,犹饰也,即上之韠也。又《玉篇》同也。《广韵》集也。《易·系辞》亲物撰德。〈疏〉言亲聚天下之物。又《扬子·方言》碎也。《易·系辞》其称名也,亲而不越。〈疏〉辞理亲碎,各有伦序,而不相乖越。又《玉篇》厠也。又最也。又《广韵》帀也。又穿也。又鸟名。《尔雅·释鸟》爰居,亲县。〈疏〉爰居,海鸟也,一名亲县。又《集韵》七盍切《韵会》《正韵》七合切,□音囃。《公羊传·成十五年》诸大夫皆亲然曰:仲氏也,其然乎。《释文》亲,七合反,又如字。
陈陈:《戌集中·阜字部》軙敶《唐韵》直珍切《集韵》《韵会》《正韵》池邻切,□音尘。《玉篇》列也,布也。《书·咸有一德》乃陈戒于德。《诗·小雅》□馈八簋。又《史记·李斯传》所以饰后宫,充下□。〈注〉下陈,犹后列也。又《广韵》故也。《诗·小雅》我取其□,食我农人。《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又久也。《书·盘庚》失于政,□于兹。〈传〉今既失政,而□久於此而不徙。〈疏〉释诂云:尘,久也。孙炎曰:□居之久,久则生尘矣。古者□尘同也。故□为久之义。又《广韵》张也。《礼·表记》事君欲谏,不欲□。〈注〉□谓言其过於外也。又《广韵》衆[音zhòng]也。又《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注〉堂下至门径也。《释名》言賔主相迎□列之处也。《诗·小雅》彼何人斯,胡逝我□。〈注〉北当阶,其南接门内溜。又国名。《广韵》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於□,楚灭□为县,汉为淮阳国,隋为□州。又姓。胡公满之后,子孙以国为氏。又《玉篇》或作□尘。又《广韵》《集韵》□直刃切。同阵。军伍行列也。详前阵字注。又叶都年切,音颠。《易林》秋粮未成,无从至□。水深难涉,使我不前。《黄庭经》火兵符图备灵关,前昂后□高下□。关音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