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jìng é fēi
成语简拼:SJEF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水凈鵝飛
成语解释
比喻人财两失,一无所有。亦比喻民穷财尽。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
水尽鹅飞、鸡飞蛋打
成语接龙
1、水净鹅飞→飞粮挽秣→秣马脂车→车轨共文→文行出处→处堂燕鹊→鹊返鸾回→回生起死→死求白赖→赖有此耳→耳闻眼见→见鞍思马→马上看花→花攒绮簇→簇锦团花→花簇锦攒→攒零合整→整军经武→武不善作→作金石声→声罪致讨→讨价还价→价廉物美→美女破舌→舌剑唇枪
2、水净鹅飞→飞粮挽秣→秣马脂车→车马盈门→门无杂客→客死他乡→乡壁虚造→造谣中伤→伤弓之鸟→鸟面鹄形→形影相依→依依惜别→别出心裁→裁红点翠→翠被豹舄→舄乌虎帝→帝王将相→相去悬殊→殊涂同归→归真反朴→朴讷诚笃→笃信好学→学浅才疏→疏财尚气→气血方刚
3、水净鹅飞→飞米转刍→刍荛之言→言行相诡→诡雅异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墨喷纸→纸上谈兵→兵强将勇→勇往直前→前歌后舞→舞文饰智→智勇兼全→全盘托出→出夷入险→险象环生→生荣死哀→哀喜交并→并驱争先→先入之见→见事风生→生死肉骨→骨软觔麻→麻痺不仁
4、水净鹅飞→飞霜六月→月坠花折→折槁振落→落花时节→节衣缩食→食荼卧棘→棘地荆天→天高听下→下井投石→石火电光→光彩陆离→离本趣末→末学肤受→受宠若惊→惊魂夺魄→魄消魂散→散阵投巢→巢毁卵破→破产荡业→业业兢兢→兢兢干干→干净利索→索隐行怪→怪诞诡奇
5、水净鹅飞→飞鹰走狗→狗盗鸡鸣→鸣鼓而攻→攻城野战→战战惶惶→惶惶不安→安土重旧→旧雨重逢→逢场作乐→乐新厌旧→旧仇宿怨→怨天尤人→人浮于食→食案方丈→丈二和尚→尚虚中馈→馈贫之粮→粮尽援绝→绝处逢生→生花妙笔→笔墨之林→林下风范→范张鸡黍→黍离麦秀
成语示例
(1)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净鹅飞罢!▼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曲
成语造句
(1)包包写不出成语“水净鹅飞”的拼音。
(2)打开笔记本,第二页上写着“水净鹅飞”几个大字。
(3)璐璐不会写成语“水净鹅飞”的最后一个字。
(4)洛桐叔叔给雨和和姬旎介绍了“水净鹅飞”的成语故事。
(5)内厝中学的校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水净鹅飞”。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水水:shuǐ 1、<名>水。《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名>河流。《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3、<名>泛指水域。《赤壁之战》:『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4、<名>水灾。《女娲补天》:『水浩洋而不息。』
净净:jìng 1、<形>洁净;干净。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2、<形>纯净;纯洁。《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3、<动>净尽;完尽;没有剩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4、<名>戏曲角色名,即花脸。《窦娥冤》:『净扮公人。』
鹅鹅:é家禽,羽毛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雄的突起较大。颈长,嘴扁而阔,脚有蹼,能游泳,吃谷物、蔬菜、鱼虾等。
飞飞:fēi 1、<动>鸟飞。屈原《天问》:『苍鸟群飞。』[又] 比喻很快。李白《自巴东舟行》:『飞步凌绝顶。』2、无根无据,无缘无故的。《后汉书·梁松传》:『乃悬飞书诽谤,下狱死。』3、意外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祸,无得殡敛。』
水水:《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式轨切《集韵》《韵会》数轨切,□税上声。《说文》准也。北方之行,象衆[音zhòng]水□流,中有微阳之气也。《徐铉曰》衆[音zhòng]屈为水,至柔,能攻坚,故一其内也。《释名》水,准也,准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阴气,在黄泉之下,任养万物。水之为言濡也。《书·洪范》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润下。《正义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体,水最微,为一。火渐着,为二。木形实,为三。金体固,为四。土质大,为五。《易·乾卦》水流湿。《说卦》坎为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训》积阴之寒气为水。又六饮之一。《周礼·天官》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又《礼·玉藻》五饮:上水、浆、酒、醴、酏。〈注〉上水,水为上,余次之。又《礼·曲礼》凡祭宗庙之礼,水曰清涤。又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注〉鉴,镜属,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又《前汉·律正志》五声,羽为水。又天水,郡名,汉武帝所置。又中水,县名,属涿郡。应劭曰:易□二水之中。□见《前汉·地理志》。又黑水,国名,即□韐。又露为上池水。《史记·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注〉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药。又姓。又《韵补》叶式类切,音坠。《刘桢·鲁都赋》苹藻漂於阳侯,芙蓉出於渚际。奋红葩之熩熩,逸景烛於崖水。又叶呼委切,音毁。《李白·游高淳丹阳湖诗》龟游莲叶上,鸟宿芦花里。少女棹轻舟,歌声逐流水。又《韵补》音准。引《白虎通》水之为言准也。○按准乃水之义,非水之音。盖沿《周礼·考工记》郑注,准读为水而误。今不从。
净净:《巳集上·水字部》《广韵》才性切《集韵》《韵会》《正韵》疾政切,□音穽。无垢也,洁也。《韩愈诗》渌净不可唾。又滩名。《水经注》汉水东为净滩。又《唐韵》士耕切《集韵》锄耕切,□音峥。《说文》鲁北城门池也。亦作才性切。又《集韵》缁诜切,音臻。又侧诜切,音榛。义□同。
鹅鹅:《亥集中·鸟字部》《唐韵》五何切《集韵》《韵会》《正韵》牛何切,□音峩。《说文》鴚鹅也。长脰善鸣,峩首似傲,故曰鹅。《埤雅》鹅颈如瘤,今鹅江东呼鴚。李时珍曰:鹅绿眼黄喙红掌,善□,夜鸣应更。禽经曰:脚近臎者能步,鹅骛是也。鹅见异类差翅鸣,一名家雁。一名舒雁。一名鵱鷜。又《尔雅·释鸟》舒雁,鹅。《李巡曰》野曰雁,家曰鹅。《本草注》又有野鹅,大於雁,似人家苍鹅,谓之鴐鹅。又《禽经》鹅鸣则蜮沉,养之围林,则蛇远去。又《岭南异物志》蛮人聚鹅腹毳毛为衣被。又《洞冥记》日出衔翅而舞,名喜白鹅。又阵名。《左传·昭二十一年》郑翩愿为鹳,其御愿为鹅。又人名。荣驾鹅,鲁大夫成伯。又草名。黑鹅。《管子·地员篇》其种陵稻黑鹅马夫。又鹅抱,亦草名。见《本草》。
飞飞:《戌集下·飞字部》《唐韵》甫微切《集韵》《韵会》匪微切,□音非。《玉篇》鸟翥。《广韵》飞翔。《易·乾卦》飞龙在天。《诗·邶风》燕燕于飞。又官名。《前汉·宣帝纪》西羌反,应募佽飞射士。又《释名》船上重室曰飞庐。在上,故曰飞也。又六飞,马名。《前汉·袁盎传》骋六飞,驰不测山。〈注〉六马之疾若飞也。别作騛。又桑飞,鹪鹩别名。又飞廉,神禽名。《三辅黄图》能致风,身似鹿,头似雀,有角,蛇尾,文似豹。《郭璞云》飞廉,龙雀也。世因以飞廉为风伯之名,其实则禽也。又《本草》漏芦一名飞廉。又《广韵》古通作蜚。《史记·秦纪》蜚廉善走。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孰能若是。《说文徐注》上旁飞者,象鸟颈。考证:(又借作非。《汉·□长蔡君颂》飞陶唐其郭能若是。)谨照原文其郭能改其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