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花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ǒu mǎ kàn huā成语注音:ㄗㄡˇ ㄇㄚˇ ㄎㄢˋ ㄏㄨㄚ
成语简拼:ZMKH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走馬看蘤成语谜语骅
成语英文:gain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cursory observation成语日文かけ足(あし)で花見(はなみ)をする,事物(じぶつ)のあらましを見(み)る成语法文jeter un coup d'oeil rapide成语德文Blumen vom Sattel aus betrachten--etwas nur kurz und oberflǎchlich beobachten
成语解释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成语释义
(一)骑马快走以观赏花景,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语本唐·孟郊〈登科後〉诗。△『走马探花』、『春风得意』(二)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了解事物。※语或出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走马看锦』、『浮光掠影』
[成语辨析]
[同]『走马看花』及『浮光掠影』都有观察粗略,不仔细深入的意思。[异]『走马看花』侧重於因匆忙以致印象难以深刻;『浮光掠影』则侧重於态度轻忽,以致见解肤浅。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类]用在『敷衍随便』的表述上。[例](1)读书如走马看花,结果当然是了无心得。(2)走马看花,稍纵即逝;雾里看花,模糊不清。(3)想要了解得很仔细,走马看花的方法是行不通的。(4)我虽去过欧洲几次,但都只是走马看花,未作深入了解。(5)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随便走马看花是无法窥其堂奥的。(6)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於走马看花而已。(7)官员访视地方,若如走马看花般虚应故事,岂能深入了解?(8)随着旅行团出游,每个景点都只能走马看花,无从仔细欣赏。(9)研究古蹟不比游山玩水,走马看花所得的浮光掠影恐怕无济於事。(10)展览会场非常大,我走马看花地逛了一下,就已花掉一个上午的时间。二、作谓语、状语、宾语;指应付。
近义词
看花走马、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
观察入微、鞭辟入里
成语接龙
1、走马看花→花朝月夕→夕惕若厉→厉世摩钝→钝学累功→功遂身退→退食自公→公忠体国→国难当头→头上末下→下车之始→始乱终弃→弃车走林→林下高风→风行电照→照猫画虎→虎尾春冰→冰消云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唱对台戏→戏彩娱亲→亲当矢石→石泐海枯
2、走马看花→花街柳巷→巷尾街头→头没杯案→案牍劳形→形枉影曲→曲意承迎→迎新送故→故土难离→离魂倩女→女娲补天→天怒人怨→怨家债主→主忧臣辱→辱国丧师→师老兵破→破坚摧刚→刚正不阿→阿猫阿狗→狗走狐淫→淫词秽语→语妙天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旁苦李
3、走马看花→花天酒地→地崩山摧→摧枯拉朽→朽木难彫→彫虫篆刻→刻章琢句→句比字栉→栉沐风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材→材大难用→用非其人→人心丧尽→尽思极心→心甘情原→原始反终→终南捷径→径行直遂→遂迷不寤→寤寐求之→之死靡二→二龙戏珠→珠槃玉敦→敦本务实
4、走马看花→花遮柳掩→掩其不备→备位充数→数一数二→二姓之好→好问决疑→疑误天下→下井投石→石赤不夺→夺胎换骨→骨腾肉飞→飞来横祸→祸首罪魁→魁梧奇伟→伟绩丰功→功成不居→居停主人→人面狗心→心烦意乱→乱琼碎玉→玉关人老→老大无成→成千累万→万家灯火
5、走马看花→花枝招展→展眼舒眉→眉目如画→画龙刻鹄→鹄形鸟面→面誉背非→非异人任→任劳任怨→怨天忧人→人才难得→得其三昧→昧地谩天→天理昭昭→昭昭在目→目瞪心骇→骇人闻见→见猎心喜→喜新厌旧→旧调重弹→弹斤估两→两头和番→番窠倒臼→臼杵之交→交口称赞
成语示例
(1)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2)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唐诗情深词婉,故有久久吟思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马看花,同于不读。』(源)
(3)《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吾兄用意甚深,走马看花,未能领略,望勿介意!』
(4)宋·刘克庄〈赐第谢丞相书〉:『某取数过多,受恩罔极。向春风夸(夸)得意,非复走马看花之时;以纪传易编年,徒有绝笔获麟之感。』
(5)清·袁枚〈与钱稼轩少司空书〉:『忆戊午榜後,曲江秋宴,彼此少年,极走马看花之乐。』
(6)宋·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诗:『走马看花拂绿杨,曲江同赏牡丹香。』
(7)明·于谦〈喜雨行〉:『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我亦走马看花归帝京。』
(8)展览会场非常大,我走马看花地逛了一下,就已花掉一个上午的时间。
(9)研究古蹟不比游山玩水,走马看花所得的浮光掠影恐怕无济於事。
(10)随着旅行团出游,每个景点都只能走马看花,无从仔细欣赏。
(11)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於走马看花而已。
(12)官员访视地方,若如走马看花般虚应故事,岂能深入了解?
(13)我虽去过欧洲几次,但都只是走马看花,未作深入了解。
(14)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随便走马看花是无法窥其堂奥的。
(15)想要了解得很仔细,走马看花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16)走马看花,稍纵即逝;雾里看花,模糊不清。
成语造句
(1)剥隘中学的析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走马看花”。
(2)草稿本的封面上写着“走马看花”几个大字。
(3)成语走马看花和心情有关。
(4)达生大哥哥给懿思和关也讲了“走马看花”的典故。
(5)大都会是世界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您真的应该好好的仔细看看,而不是很快的走马看花。
(6)凯凯写不出成语“走马看花”,导致期末考试只得了97分。
(7)铭铭不会写成语“走马看花”的最后一个字。
(8)然而当今的观光客已不再满足于走马看花、浅尝即止式的团队旅游,因此观光业者无不绞尽脑汁设计更多元且能深入在地文化的行程。
(9)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看花似的随手翻阅它,聪明人用心得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
(10)我独自行走着,脑子里也没特别想什么,只是随意地走马看花。
(11)一日,只能走马看花;一年,方能成为旅人。
(12)遗憾的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也只能是走马看花。
(13)…余地进行,草率地走马看花,往往会遗漏细节…
(14)在去南少林寺的地铁上,成大爷给婧婧和晶晶讲解了『走马看花』的故事。
(15)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背诵三百首诗。见朱自清《论诗学门径》。
成语出处
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典源
(一)唐·孟郊〈登科後〉诗(据《全唐诗·卷三七四·孟郊》引)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注](1)龌龊:音ㄨㄛˋ ㄔㄨㄛˋ,本指拘於小节、器量狭隘的样子。此处借指中第前的郁结气闷。(2)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3)春风得意:指登进士第後称心如意的感受。[见]『春风得意』。(4)长安:唐代首都。地约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二)※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据《清诗话续编》引)唐诗情深词婉,故有久久吟思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马看花,同于不读。[注](1)情深词婉:情意深厚,词语委婉。(2)吟思:吟诵思索。
成语故事
传说一个叫贵良是跛子,想娶一个漂亮的妻子。一个鼻子有缺陷的姑娘叶青,想找一个英俊的丈夫。两人都找到华汉做媒。华汉准备把他们促成一对,在相亲的那天,让贵良骑马,让叶青拿着花到鼻子边上闻,双方都很满意对方
成语典故
(一)唐朝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曾经两次落第不中,後来终於在四十六岁时高中进士。放榜之时正值春天,这时首都长安花团锦簇,人人都上街欣赏怡人的景致。孟郊也骑着快马、迎着春风,得意地四处游览,一天就看遍了长安的花景。中第加上春天的到来,使得孟郊在按捺不住内心喜悦之下,着手写了这首绝句,记录自己的心情。诗里说到自己一扫过去的郁结心情,如今志得意满,真是自由畅快、无拘无束。後来『走马看花』这个成语就从孟郊的这首诗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二)清朝人吴乔写了一本名为《围炉诗话》的书,阐述自己对历代诗作的看法。他认为:唐诗情意深远、词语委婉,所以会有即使品味许久,也无法了解其真正义含的情况;如果只是像走马看花那样看过,就跟没读一样。『走马看花』这个成语也可能直接摘自此书,用於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了解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