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及奔马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ǒu jí bēn mǎ成语简拼:ZJBM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走及奔馬
成语解释
走:跑。跑的速度可及得上马的奔跑。形容走路飞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胡儿,姓安名禄山,腹重三百六十斤,坐绰飞燕,走及奔马,善舞胡旋,其疾如风。玄宗爱其骁健,因而得宠。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2)…代史》本传上载道:『郑州荣泽人也。为人骁勇,走及奔马。』酒罢,各自归家。——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白家庄中学的菅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走及奔马”。
(2)本子的封面上写着“走及奔马”几个大字。
(3)蔻蔻写不出成语“走及奔马”的拼音。
(4)小茜不会写成语“走及奔马”的最后一个字。
(5)乙爷爷给他的外甥囡讲解了“走及奔马”的成语典故。
(6)在去往廊坊市第二中学的面包车上,云勇叔叔给齐媚和祥萍讲了『走及奔马』的历史故事。
(7)那贵妃又背地里宠一个胡儿,姓安名禄山,腹重三百六十斤,坐绰飞燕,走及奔马,善舞胡旋,其疾如风。
成语出处
《周书·达奚武传》:『震宇猛略,少骁勇,便骑射,走及奔马,臂力过人。』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奔马奔马:[bēnmǎ] 跑得很快的马。
走走:zǒu 1、<动>跑。《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五蠹》:『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又] 赶快去。《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动>逃跑。《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寡人之于国也》:『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又] 〈动使动〉使……逃跑。《赤壁之战》:『可烧而走也。』3、<动>奔向;趋向。《廉颇蔺相如列传》:『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辨] 行,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现代称『跑』,古代称『走』。[走笔] 用笔迅速地书写。[走舸] 快船。[走狗] (1)猎狗。(2)驱狗出猎。(3)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其作恶的坏人。[走丸] 如丸之速转,比喻便易迅速。[走卒] (1)供人使唤的差役、隶卒。(2)泛指供人驱使、地位低下无足轻重的人。
及及:jí 1、<动>赶上;追上。《殽之战》:『及诸河,则在舟中矣。』2、<动>至;到;到达。《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伶官传序》:『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3、<动>遭遇;遇到。《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4、<动>推及;涉及。《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5、<动>来得及。《荆轲刺秦王》:『方急时,不及召下兵。』[又] <名>指充足的应付时间。《论积贮疏》:『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6、<动>赶得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7、<介>等到;到了。《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8、<介>趁着。《子鱼论战》:『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9、<介>跟,与。《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10、<连>和,与。《陈情表》:『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奔奔:bēn 1、<动>跑;急跑。《促织》『虫景怒,直奔,遂相腾击。』2、<动>逃亡;出走。《殽之战》:『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教战守策》:『四方之民兽奔鸟窜。』3、<形>急速;迅疾。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4、<动>古时指女子不经媒人撮合而私自投奔所爱的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5、<名>指飞奔的马。《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朱元思书》:『急湍若箭,猛浪若奔。』bèn 1、<动>投奔。《汉书·卫青传》:『遂将其馀骑可八百奔降单于。』[又] 接近;将近。《红楼梦》:『也奔皿十岁的人。』
马马:mǎ 1、<名>家畜。《垓下之战》:『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2、<名>通『码』,筹码。古时计数工具。《礼记·投壶》:『请为胜者立马。』
走走:《酉集中·走字部》《广韵》子苟切《集韵》《韵会》《正韵》子口切,□奏上声。《说文》趋也。从夭从止。〈注〉徐锴曰:□则足屈,故从夭。《五经文字》今经典相承作走。又《仪礼·士相见礼》将走。〈注〉走,犹去也。又《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太史公牛马走。〈注〉走,犹仆也。《班固·答賔戏》走亦不任厠技於彼列。○按《汉书·叙传》走作仆。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则□切,音□。《释名》疾趋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羣经音辨》趋向曰走。《书·武成》骏奔走。《孟子》弃甲曳兵而走。《尔雅·释宫》中庭谓之走。〈注〉走,疾趋也。又与奏同。《诗·大雅》予曰有奔奏。〈疏〉今天下皆奔走而归趋之也。《释文》奏,本亦作走。音同。又《韵补》叶子与切。《左传·昭七年》正考父鼎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又叶养里切,音以。《论语谶》殷惑妲己玉马走。考证:(《诗·大雅》予曰有奔走。)谨照原文奔走改奔奏。
及及:《子集下·又字部》《唐韵》其立切《集韵》《韵会》极入切《正韵》忌立切,□琴入声。《说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会意。《广韵》至也。又《韵会》旁及,覃被也。《诗·大雅》覃及鬼方。《周颂》燕及皇天。又《增韵》连累也。《左传·隐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又兼与之辞。《左传·宣七年》与谋曰及。又《后汉·党锢传》张俭等八人为八及,言能导人追宗也。又《韵补》叶极业切。《诗·大雅》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奔奔:《丑集下·大字部》(古文)犇《唐韵》博昆切《集韵》《韵会》《正韵》逋昆切,□本平声。《说文》走也。《尔雅·释宫》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一曰趋事恐后曰奔。《诗·周颂》骏奔走在庙。又嫁娶而礼不备亦曰奔。《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谓不必六礼备,非淫奔也。又凡物皆言奔。《诗·鄘风》鹑之奔奔。《小雅》鹿斯之奔。《石鼓文》霝雨奔树。《韩愈·秋怀诗》鸣声若有意,颠倒相追奔。空堂黄昏暮,我坐默不言。○按奔言俱十三元韵,《正字通》沿《字汇》之误,奔叶音边,岂以言在一先韵耶。又姓。石晋将奔洪进。又《集韵》《韵会》□方问切,音愤。覆败也。《李陵·与苏武书》斩将搴旗,追奔逐北。又《广韵》甫闷切《集韵》《韵会》补闷切《正韵》逋闷切,□本去声。急赴也。《释名》变也。有急变奔赴之也。《增韵》奔走,凑集也。又叶於夷切,音依。《崔亭伯七依》乃命长秋使驱兽,夷羿作虞人。腾句喙以追飞,骋韩卢以逐奔。《说文》从夭,贲省声,入夭部。俗省作奔。□,奔本字。考证:(《尔雅·释居》堂上谓之行。)谨照原书释居改释宫。(《诗·齐风》鹑之奔奔。)谨照原书齐风改鄘风。
马马:《亥集上·马字部》《唐韵》《正韵》莫下切《集韵》《韵会》母下切,□麻上声。《说文》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黄帝臣相乗[音chéng]马。马,武兽也,怒也。《正韵》乗[音chéng]畜。生於午,禀火气。火不能生木,故马有肝无胆。胆,木之精气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说卦传》乾为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春秋·说题辞》地精为马。《春秋·考异记》地生月精为马。月数十二,故马十二月而生。《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乗[音chéng]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又司马,官名。《周礼·夏官·大司马注》谓总武事也。又《清夜录》汉制,卿驷马右騑。《前汉·东方朔传》太守,驷马驾车,一马行春。《卫宏·舆服志》诸侯四马,驸以一马。《南史·柳元策传》兄弟五人,□为太守。时人语曰:柳氏门庭,五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称五马大夫。又田野浮气曰野马。《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注〉日光也。一曰游丝水气。又阳马。《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接以圆方。〈注〉阳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连接或圆或方也。又投壶胜算曰马。《礼·投壶》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注〉立马者,取算以为马,表其胜之数也。谓算为马者,马为威武之用,投壶及射,皆以习武也。又《字汇补》打马,弹碁类也。朱李易安有打马图。又地名。马陉,齐邑。马陵,郑地。□见《左传》。又天马,兽名。有翼能飞。又竈马,虫名。《酉阳亲俎》状似促织,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鸡。又马勃,草名。《正字通》生湿地腐木上,一名马疕。韩愈所云牛溲马勃,兼收□蓄是也。又海马,鱼名。牙骨坚莹,文理细如丝,可制为器。又姓。《姓苑》本伯益之后,赵奢封马服君,遂氏焉。又司马、巫马、乗[音chéng]马,皆复姓。《前汉·沟洫志》谏大夫乗[音chéng]马延年。《孟康曰》乗[音chéng]马,姓也。又《风俗通》有白马氏。又马流。《兪益期曰》马援立铜柱,岸北有遗兵,居寿冷岸,南对铜柱,悉姓马,号曰马流。《方隅胜略》谓马人散处南海,谓之马流。《韩愈诗》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注〉即马流也。一作马留。又门名。《前汉·项籍传注》宫垣内兵卫所在,四面皆有司马,以主事,故总称司马门。又《公孙弘传注》武帝时,相马者东门京作铜马法,立於鲁般门外,更名金马门。又亭名。谢灵运为永嘉太守,以五马自随,立五马亭。又《集韵》满补切,音姥。义同。《前汉·石庆传》马字与尾当五。《师古曰》马字,下曲者尾,幷[同并]四点为足,凡五。考证:(《周礼·夏官·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乗[音chéng]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凡太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谨照原文次序改为:周礼夏官马质掌质马,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驽马,皆有物贾。又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注毛马齐其色。物马齐其力。又《趣马》掌赞正良马。又《巫马》掌养疾马而乗[音chéng]治之,相医而药攻马疾。又《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敎以阜马。《圉人》掌刍牧以役圉师。(《姓苑》本伯益之后,超奢封马服君,遂氏焉。)谨照原文超奢改赵奢。原版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