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斗奢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chóng dòu shē成语简拼:SCDS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石崇鬥奢
成语解释
石崇:晋朝人名。石崇与王恺比赛奢侈。形容奢侈浪费。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奢侈浪费
成语造句
(1)惠惠不会写成语“石崇斗奢”的最后一个字。
(2)肯宸大哥哥给茜汝和凰茱介绍了“石崇斗奢”的历史典故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石崇斗奢”几个大字。
(4)祁阳县第七中学的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石崇斗奢”。
(5)我们不能学石崇斗奢。
(6)小包写不出成语“石崇斗奢”的拼音。
成语故事
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送给王恺。王恺自叹不如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石石:shí 1、<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4、<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5、<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肠] 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 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
崇崇:chóng 1、<形>高。《滕王阁序》:『俨骖[音cān]骖[音cān]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形>崇高。《屈原列传》:『明道德之广崇,治知己之条贯。』3、<动>推崇,推重。韩愈《进学解》:『拔去凶邪,登崇良。』4、<动>充满。柳宗元《送薛存义之任序》:『崇酒于觞。』5、<动>增长。《左传·成公十八年》:『今将崇诸侯之奸。』[崇绝] 高远;至高。鲍照《舞鹤赋》:『仰天居之崇,更惆怅以惊思。』[崇乱] 犹言重乱,大乱。司空图《故盐州防御史王纵追述碑》:『上党兴袄,复提王旅;太原崇,兼领郡符。』[崇日] 终日。[崇替] 兴废。陈寿《三国志·吴书·步骘传》:『故贤人所在,折冲万里,信国家之利器,崇之所由也。』[崇信] 1.尊崇信任。2.崇尚信义。[崇崒] 高耸的样子。《梁书·沈约传》:『其为状也,则巍峨崇,乔枝拂日。』
斗斗:dǒu 1、<名>量粮食的器具。《庄子·胠箧》:『棓斗折衡,而民不争。』2、<量>容量单位。十升等于一斗《陈州粜米》:『这米则有一石六斗。』3、<名>古代酒器。《鸿门宴》:『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4、<名>斗形的器物。《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5、<名>星宿名。斗宿。南斗六星,总称斗宿。《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6、<名>北斗星。《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诗经·大东》:『虽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dòu 1、<动>打架。《书博鸡者事》:『任气好斗。』2、<动>战斗。《史记·李将军列传》:『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3、<动>较量;拚斗。《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促织》:『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 <动使动>使……相斗。《过秦论》:『外连衡而斗诸侯。』4、<动>交接。《阿房宫赋》:『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斗室] 狭小的房子。
奢奢:shē 1、<形>奢侈;不节俭。《谏太宗十思疏》:『戒奢以俭。』2、<形>大;多。《史记·滑稽列传》:『臣见其所持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3、<形>夸大的;过分的。司马相如《子虚赋》:『奢言淫乐,而显浪费。』
石石:《午集下·石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杨泉物理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为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正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又姓。《左传》卫大夫石碏。又复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亲亲,或七或八。
崇崇:《寅集中·山字部》《广韵》《集韵》《韵会》鉏弓切《正韵》鉏中切,□音漴。《说文》嵬高也。从山宗声。《尔雅·释诂》崇,重也。《郉昺曰》又高贵也。《易·系辞》崇高莫大乎富贵。《左傅宣十二年》师叔楚之崇也。又充也。《礼·乐记》复缀以崇。又《仪礼·乡饮酒礼》主人再拜崇酒。〈注〉崇,充也。谓相充实也。又聚也。《诗·大雅》福禄来崇。〈注〉谓积而高也。《左传·隐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去草,芟夷蕴崇之。〈注〉蕴,积。崇,聚也。又《广韵》敬也,就也。《书·仲虺之诰》钦崇天道。又终也。《诗·卫风》谁谓宋远,曾不崇朝。〈注〉言行不终朝而至也。又崇牙,乐器饰。《诗·周颂》崇牙树羽。〈注〉悬钟磬之处,以采色为大牙,其状隆隆然。又国名。尧时崇伯鲧,商崇侯虎,今西安府鄠县。又地名。《书·舜典》放驩兜于崇山。〈注〉在今澧州澧阳县。又姓。《正字通》宋青田令崇大年。又叶仕庄切,音牀。《□琳·大荒赋》仰阆风之城楼兮,县圃邈以隆崇。□若华之景曜兮,天门闶以高骧。又《正伪》嵩古作崇。别作崧,非。《正字通》韦昭国语注通用崈。崇崈音义同,合崇嵩为一,非。互见后崧字注。《集韵》或作崈。考证:(《易·系辞》崇高莫大於富贵。)谨照原文於改乎。
斗斗:《卯集下·斗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当口切,音陡。《说文》大升也。《羣经音辨》升十之也。《史记·李斯传》平斗斛度量。《前汉·律正志》斗者,聚升之量也。又宿名。《春秋·运斗枢》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杓,合为斗。居阴播阳,故称北斗。《易·丰卦》日中见斗。〈疏〉日中盛明之时,而斗星显见。《诗·小雅》维北有斗。〈疏〉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也。〈又〉衡殷南斗。〈注〉南斗六星为天庙,丞相大宰之位。又酒器。《诗·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长三尺,谓其柄也。盖从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记·滑稽传》目眙不禁,饮可七八斗。又吴中市鱼亦以斗计。《松陵倡和诗》一斗霜鳞换浊醪。又《前汉·王莽传》作威斗,长二尺五寸。又《周礼·地官·序官掌染革注》染革蓝蒨象斗之属。〈疏〉象斗,染黑。又《尚书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虫名。虾蟆子也。书形似之。又《史记·封禅书》成山斗入海。〈注〉谓斗绝曲入海也。又《韩愈·答张十一诗》斗觉霜毛一半加。又《集韵》《正韵》□肿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礼·春官·鬯人》大丧之大渳设斗。〈注〉所以沃尸也。《释文》斗依注,音主。考证:(《周礼·地官·司徒掌染革注》染革蓝蒨象斗之属。)谨照原文司徒改为序官。两革字均改为草字。
奢奢:《丑集下·大字部》《广韵》式车切《集韵》《韵会》诗车切《正韵》诗遮切,□音賖。《说文》张也。《司马相如·子虚赋》盛推云梦以为高奢。又侈也。《毛诗序》蜉蝣之诗,刺奢也。《杜牧之·阿房宫赋》秦爱纷奢。又美人名。《荀子·赋篇》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又世谓媪壻曰阿奢。《通监》窦怀贞再娶韦后乳妪为妻,奏请,辄自署皇后阿奢不慙。又西竺誉人曰兰奢。《朱子·语录》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坐客二十许人,逐一称赞,独不及西僧,徐谓僧曰兰奢。又姓。奢比,黄帝七辅之一。《路史》奢比辨乎东,以为土师。《三才图会》作奢北。《国名记》有奢北国。又《陆机·感丘赋》或披褐以敦俭兮,或侯服以崇奢。或延祚于黄耉兮,或丧志于札瘥。○按奢瘥俱六麻韵,亦在歌韵。《正字通》沿《字汇》之误,将奢转入歌韵,谬。又神名。《山海经》奢比之尸在其北。又或作奓。详奓字注。又食遮切,音蛇。苗姓。明万历间有奢崇明,奢进。考证:(又美人名。《荀子·赋论篇》闾娵子奢,莫知媒也。)谨照原书赋论篇省论字。莫知媒也改莫之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