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tóu tàn nǎo)
成语注音:ㄊㄢˋ ㄊㄡˊ ㄊㄢˋ ㄣㄠˇ
成语简拼:TTTN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探頭探腦
成语英文:pop one's head and look about成语法文épier
成语解释
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小心窥探
近义词
巴头探脑、探头缩脑、东张西望
成语示例
(1)却好交五更时候,只见那个头陀挟着木鱼,来巷口探头探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
(2)…士仁带着卜通,问到了镇台衙门。挨到门房前面,探头探脑的张望。便有人问找那个的。卜士仁忙道:「在下要拜…——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头往后一瞧,只见刚才替他通报的那个道婆在那里探头探脑的望。此时贾大少爷弄得六神无主:意思想要出城,因…——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4)…客边只好假馆坐坐。』…——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5)…的?你嘴里放干净些。』眼见饭店中的老板与店伴探头探脑,店堂中一塌胡涂,满地鲜血,说道:『走罢!』扶着…——当代·金庸《鹿鼎记》
(6)…从来不跟外边人来往。附近乡下人有好奇的过来探头探脑,我们总是装神扮鬼,吓走了他们。所以大家说这是间…——当代·金庸《鹿鼎记》
(7)…斗殴,早就躲得远远地,这时听得声音渐息,过来探头探脑,见到满地鲜血,死尸狼藉,吓得都大叫起来。韦小宝…——当代·金庸《鹿鼎记》
(8)…在内,两条封皮,交叉封好。方待转身,见那老头探头探脑,幌来幌去,情知是个细作,齐上前喝道:『官府正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9)…坐,与京娘讲话,只见外面一个人入来,到房门口探头探脑。公于大喝道:『什么人敢来瞧俺脚色?那人道:『小…——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10)…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你莫在此探头探脑,老娘不是管闲事的。』陈大郎见他醉了,只得转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11)…荆。有一个穿灰色军装的士兵,扛着枪站在门口,探头探脑向屋里窥望。他看那个士兵,瘪皱的脸嘴,油污的枪…——当代·梁斌《红旗谱》
成语造句
(1)彬彬写不出成语“探头探脑”,导致语文测试才97分。
(2)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探头探脑”几个大字。
(3)成语探头探脑的结构和「再接再厉」一样,都是ABAC形式。
(4)红红不会写成语“探头探脑”的最后一个字。
(5)鄱阳县莲湖二中的捷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探头探脑”。
(6)旋狮大哥哥给栝珺和钥玺介绍了“探头探脑”的历史典故
(7)一天她帮我杀死了一只老在我家探头探脑的大老鼠。
(8)一天这些人正准备进午餐时,突然遭遇了不速之客:一只北极熊光临游船,探头探脑地偷看游船厨房间有什么好吃的。
(9)一只小条斑鱼躲在水面的树叶底下,正探头探脑地跟自己玩捉迷藏。
(10)有些人刚刚为抢夺毒品和酒精打架输掉了,其他人则向老人们的家里探头探脑。
(11)只要危机能推高恐惧,回报低就不算什么,但现在投资者愿意冒险了,他们探头探脑要找更好的东西。
(12)公子正坐,与京娘讲话,只见外面一个人入来,到房门口探头探脑。
(13)附近乡下人有好奇的过来探头探脑,我们总是装神扮鬼,吓走了他们。
(14)转过一个山坡,忽见一株大树后面站着一人,探头探脑地在不住窥探。
(15)观看之间,只见树影里一个人探头探脑,望了一望,吐了一口唾,闪入去了。
(16)伏在黑影里张时,却好交五更时候,只见那个头陀挟着木鱼,来巷口探头探脑。
(17)在去往安乐中学的出租车上,一水叔叔给苡坤和菲一讲了『探头探脑』的历史故事。
(18)他二人声音大了起来,传到洞外,青云门门下弟子登时动容,个个探头探脑地往里看来。
(19)当下两人又回酒楼来,只见那哑巴梢公正在酒楼前探头探脑的张望,见到两人回转,脸露喜色,忙迎上来。
成语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五》:『时时去他那下探头探脑,心下也须疑它那下有个好处在。』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探探:tàn 1、<动>掏;手伸进去摸取。《两小儿辩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动>寻求;寻找。《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3、<动>探访;探寻游览。《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年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4、<运>探讨;探究。《谭嗣同》:『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5、<动>探望。《祭妹文》:『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6、<动>侦察;侦探。《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探花] 看花;采花。唐代进士及第,在杏园宴会,由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二人采折名花,称探花郎或探花使。宋代专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脑脑:nǎo(1)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构成。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2)脑筋: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大挖生产潜力。(3)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茴香脑。
探探:《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含切,音贪。《说文》远取之也。《增韵》伺也,索也。《易·系辞》探赜索隐。〈疏〉探谓阅探求取。《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注〉自取天威也。《谷梁传·隐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汉·董仲舒传》春秋深探其本。又《尔雅·释言》探,试也。《论语》见不善如探汤。《史记·郦生传》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又《集韵》《类篇》《韵会》《正韵》□他绀切,音僋。义同。又《集韵》时占切,音蟾。亦取也。与撏同。《说文》本作□。今文作探。《周礼》作掸。互见掸字注。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脑脑:《未集下·肉字部》《广韵》奴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老切,□音恼。《说文》本作匘。头髓也。又《广韵》那到切《集韵》乃到切,□音□。《广韵》优皮也。《集韵》瀀泽也。又《韵会》或作□。《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角之本蹙於□。《广韵》同堖。或从□。《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