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tóu suō nǎo
成语注音:ㄊㄢˋ ㄊㄡˊ ㄙㄨㄛ ㄣㄠˇ
成语简拼:TTSN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探頭縮腦
成语解释
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小心窥探
近义词
探头探脑、东张西望
成语示例
(1)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回:『正在说话间,只见那边有一道人探头缩脑。』
成语造句
(1)宝安区育新学校的冒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探头缩脑”。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探头缩脑”几个大字。
(3)都都写不出成语“探头缩脑”的拼音。
(4)歌歌不会写成语“探头缩脑”的最后一个字。
(5)跃生大哥哥给恋人和坤林介绍了“探头缩脑”的历史典故
(6)在前往阳明山庄的时候,乐邦哥哥给书彤和娉雨讲了『探头缩脑』的典故。
(7)这日一早起来,才梳洗了,意欲回了贾母去望候秦钟,忽见茗烟在二门影壁前探头缩脑。
成语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到了园中,果然阴气逼人。贾赦还扎挣前走,跟的人都探头缩脑的。』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探探:tàn 1、<动>掏;手伸进去摸取。《两小儿辩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动>寻求;寻找。《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3、<动>探访;探寻游览。《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年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4、<运>探讨;探究。《谭嗣同》:『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5、<动>探望。《祭妹文》:『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6、<动>侦察;侦探。《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探花] 看花;采花。唐代进士及第,在杏园宴会,由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二人采折名花,称探花郎或探花使。宋代专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
头头:一、tou(1)(头儿)名词后缀。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头;石头;骨头;舌头;罐头;尺头;苗头。b)接于动词词根:念头;扣头;饶头;接头儿;看头儿;听头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有准头;尝了甜头儿。(2)方位词后缀:上头;下头;前头;后头;里头;外头。二、tóu(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头;留头;梳头;平头;分头。(3)(头儿)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头;笔头儿;中间粗,两头儿细。(4)(头儿)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头儿;提个头儿;这样一条线一条线地,织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呀!(5)(头儿)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头儿;蜡头儿;铅笔头儿。(6)(头儿)头目。(7)(头儿)方面:他们是一头儿的;心挂两头。(8)第一:头等;头号。(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头车;头马;头羊。(10)用在数量词前面,表示次序在前的:头趟;头一遍;头半本;头几个;头三天(=前面的三天)。(11)<方>用在『年』或『天』前面,表示时间在先的:头年(=去年或上一年);头天(上一天);头两年(=去年和前年,或某年以前的两年);头三天(=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或某天以前的三天)。(12)临;接近:头五点就得动身;头鸡叫我就起来了;头吃饭要洗手。(13)用在某两个数字之间,表示约数,兼表数目不大:十头八块;三头五百。(11)量词。a)用于牛、驴、骡、羊等家畜:一头牛;两头驴。b)用于蒜:一头蒜。
缩缩:suō 1、<动>捆束;用绳子捆起来。《诗经·绵》:『其绳则直,缩版以载。』2、<动>收缩;蜷缩。《教战守策》:『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3、<动>退缩;减退。《过小孤山大孤山》:『又秋深潦缩。』4、<动>滤(酒)。《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缩气] 收敛盛气,形容畏惧。
脑脑:nǎo(1)人体中管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的器官,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前脑、中脑和后脑构成。动物的脑只有管全身感觉、运动的作用。(2)脑筋:人人动脑,个个动手,大挖生产潜力。(3)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茴香脑。
探探:《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含切,音贪。《说文》远取之也。《增韵》伺也,索也。《易·系辞》探赜索隐。〈疏〉探谓阅探求取。《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注〉自取天威也。《谷梁传·隐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汉·董仲舒传》春秋深探其本。又《尔雅·释言》探,试也。《论语》见不善如探汤。《史记·郦生传》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又《集韵》《类篇》《韵会》《正韵》□他绀切,音僋。义同。又《集韵》时占切,音蟾。亦取也。与撏同。《说文》本作□。今文作探。《周礼》作掸。互见掸字注。
头头:《戌集下·页字部》《唐韵》度侯切《集韵》《韵会》《正韵》徒侯切,□音投。《说文》首也。《礼·玉藻》头容直。《释名》头,独也,於体高而独也。又古者谓一人为一头。《春秋元命苞》十纪,其一曰九头纪,即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又《仪礼·士相见礼》贽,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注〉头,阳也。〈疏〉执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杀之。虽死犹尚左,以从阳也。又人名。《左传·僖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注〉竖,小吏,名头须。又药名。《本草纲目》百头,贯衆[音zhòng]也。一名鸱头。《陶弘景曰》叶似大蕨,毛芒似老鸱头。又《唐韵》《正韵》古音徒。《古诗》东方千余骑,夫壻居上头。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上纪开辟,邃古之初。五龙比翼,人皇九头。又与兜通。《山海经》讙头国。〈注〉讙兜,尧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国。考证:(《广韵》《正韵》古音徒。)谨按广韵正韵无此音。查系唐韵正文。今改广韵正韵为唐韵正韵。
缩缩:《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所六切,音蹜。《说文》乱也。一曰蹴也。《尔雅·释诂》纵缩,乱也。〈注〉纵放掣缩,皆乱法也。《仪礼·乡饮酒礼》磬阶间缩溜北面鼓之。〈注〉缩,从也。溜以东方为从。古文缩为蹙。《礼·檀弓》古者冠缩缝,今也衡缝。〈注〉缩,从也。又《尔雅·释器》绳之谓之缩之。〈注〉缩者,约束之。《诗·大雅》缩版以载。又《仪礼·郊特牲》缩酌用茅。〈注〉缩,去滓也。《左传·僖四年》无以缩酒。又《孟子》自反而缩。《赵岐注》缩,义也。《朱子·集注》缩,直也。又《战国策》缩于财用则匮。〈注〉歉也,赢之反也。又《释名》齐人谓车枕以前曰缩,言局缩也。又《玉篇》退也,止也。又《广韵》敛也,短也。又姓。《战国策》安陵人缩高。又《韵补》叶式律切。《班固·幽通赋》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赢缩。考证:(《左传·僖元年》无以缩酒。)谨照原文元年改四年。
脑脑:《未集下·肉字部》《广韵》奴皓切《集韵》《韵会》《正韵》乃老切,□音恼。《说文》本作匘。头髓也。又《广韵》那到切《集韵》乃到切,□音□。《广韵》优皮也。《集韵》瀀泽也。又《韵会》或作□。《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角之本蹙於□。《广韵》同堖。或从□。《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