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探囊取物

www.16system.cn 2024-05-25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náng qǔ wù
成语注音:ㄊㄢˋ ㄊㄢˋ ㄊㄢˋ ㄊㄢˋ ㄊㄢˋ
成语简拼:TNQW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探囊取物
成语英文:as easy as taking something out of one's pocket成语法文(aussi facile que de)mettre la main à la poche et y prendre qch.

成语解释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

成语释义

伸手到袋子里拿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语本《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国世家·南唐世家》。△『瓮中捉鳖』

[成语辨析]

[同]『探囊取物』及『瓮中捉鳖』都有轻而易举的意思。[异]『探囊取物』侧重於事情容易办到;『瓮中捉鳖』侧重於无所遁逃而容易取得。

成语用法

一、[义]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类]用在『非常容易』的表述上。[例](1)只要我们准备妥当,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2)以他的能力要完成此事,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3)凭他的实力,若想在比赛中得名,应该是探囊取物的事。(4)你放心,这点小事,对我来说简直像探囊取物,易如反掌。(5)这场天龙对地虎的篮球赛,天龙队频频灌篮,得分如探囊取物。(6)因为对手太弱了,这次比赛我们犹如探囊取物,轻易便拿到了冠军。二、作谓语、定语;指很容易的事。

近义词

囊中取物、摧枯拉朽、易如反掌、轻而易举、瓮中捉鳖、反掌折枝、手到擒来、唾手可得、易如拾芥迎刃而解、探手可得、十拿九稳、垂手可得

反义词

千辛万苦、挟山超海、海底捞针、移山填海、难上加难

关联成语

囊中取物

成语示例

(1)《西游记·第八五回》:『舍着三个小妖,调开他弟兄三个,大王却在半空伸下拿云手去捉这唐僧,就如探囊取物,就如鱼水盆内捻苍蝇,有何难哉!』

(2)《镜花缘·第四一回》:『考期虽尚未定,此信甚确。侄女须赶紧用功,早作准备。据你学问,要竖才女匾额,只算探囊取物。』

(3)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生杀废置,但凭孤口;要夺汉家天下,如探囊取物,亦有何难!』

(4)《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国世家·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源)

(5)《三国演义·第二五回》:『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於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

(6)《东周列国志·第七〇回》:『以陈蔡之众,袭空虚之楚,如探囊取物,公子勿虑不成也。』

(7)元·无名氏《怒斩关平·第一折》:『我觑那两员贼将,如掌上观纹,探囊取物。』

(8)因为对手太弱了,这次比赛我们犹如探囊取物,轻易便拿到了冠军。

(9)这场天龙对地虎的篮球赛,天龙队频频灌篮,得分如探囊取物。

(10)你放心,这点小事,对我来说简直像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11)凭他的实力,若想在比赛中得名,应该是探囊取物的事。

(12)以他的能力要完成此事,如探囊取物,不费吹灰之力。

(13)只要我们准备妥当,要取得胜利就如探囊取物一般。

(14)…用功,早作准备。据你学问,要竖才女匾额,只算探囊取物。去年你曾问我女科。谁知此话今日来真应了。』小山…——清·李汝珍《镜花缘》

(15)…口,说我的手段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拿那妖精如探囊取物一般,伸了手去就拿将转来,却也睡不着,想起来,有…——明·吴承恩《西游记》

(16)…三个,大王却在半空伸下拿云手去捉这唐僧,就如探囊取物,就如鱼水盆内捻苍蝇,有何难哉!』老妖闻此言,满…——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白叔叔给健健和他的同学讲解了“探囊取物”的典故。

(2)毕竟,培训公司从事这些工作已长达10年,管理摩托罗拉大学对他们来说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

(3)冲冲不会写成语“探囊取物”的最后一个字。

(4)菲菲写不出成语“探囊取物”,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5)界河镇中心中学的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探囊取物”。

(6)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探囊取物”几个大字。

(7)男人如果想找一个新伴侣,简直就像探囊取物;至于女人,她们也能在两年之内得偿所愿。

(8)你可能会恨他,但你从来都不会对他的那种得分如探囊取物般的能力有丝毫的怀疑。

(9)如果交易完成,火箭队将组建球队历史上最为强大的阵容,NBA总冠军简直如探囊取物,夺得WNBA的总冠军也不成问题。

(10)她在戏谑自己当选的可能性时,向选民打出了"犹如探囊取物"这句竞选口号

(11)这家球会很多年来取得了许多成功,所以让我们把时间倒流,回到那拿奖杯如探囊取物的年代吧。

(12)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13)大家同心合意,明日保大人驾临霸王庄,里应外合,拿恶人如探囊取物一般。

(14)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15)六怪此时要伤她性命,犹如探囊取物一般,但因曾与马钰有约,当下携同郭靖,跃出王府。

(16)等到商贩下到水里,到洞穴中捕捉藏着的弱小水獭,犹如探囊取物一般,获利也因而多出数倍。

(17)我觑那两员贼将,如掌上观纹,探囊取物,师父放心,某擒拿走一遭去。见明·无名氏《怒斩关平》头折。

(18)『杀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

(19)然也,兄虽不才,也任虎贲中郎将之职,贤弟有擎天驾海之能,四海孰不相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尔,何为无奈居于丁原之下乎?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成语典源

《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国世家·南唐世家》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於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後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注](1)熙载:韩熙载(西元902~970),字叔言,五代时潍州北海人。工文章书画。初与李谷相善,後因父韩光嗣因事坐诛,出奔到江南,後为南唐所用。(2)吴:西元902~937,五代时十国之一。杨行密所建。故址据有淮南、江西等地。後为南唐徐知诰所篡。(3)谷:李谷(西元903~960),字惟珍,五代宋初颍州汝阴人。初与韩熙载相善。後周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成语故事

五代时期,北方后周人韩熙载到南唐去做官,朋友李谷为他饯行,韩熙载想带兵平定中原,李谷说他如果当上宰相一定带兵像手伸进口袋里一样夺取江南。李谷被周世宗任命为将军进攻南唐,取得节节胜利,后来升为宰相

成语典故

据《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国世家·南唐世家》载,五代後唐明宗时,韩熙载的父亲韩光嗣因事受到连累而被处死,於是他离开後唐往南逃向吴国,好朋友李谷一路送他到正阳。在诀别的酒宴上,喝得正尽兴时,他对李谷说:『如果吴国任用我为宰相,我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统一中原的理想。』李谷也说:『假使中国肯用我为宰相,攻下江南就像伸手到袋子里拿取东西一样容易。』几十年後,李谷的计策被後周世宗采用,并且任命他为将领,平定了淮南。而韩熙载到了南唐,虽然受到历任皇帝重用,但他行为放荡不检点,常常带领妓妾数十人一起饮酒作乐,因此李後主一直没有用他当宰相,到死都没什麽作为。後来『探囊取物』这句成语,就从这里原文『如探囊中物』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