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chén dà hǎi
成语注音:ㄕㄧˊ ㄔㄣˊ ㄉㄚˋ ㄏㄞˇ成语正音沉,不能读作『cèn』。石,不能读作『dàn』。
成语简拼:SCDH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石沉大海
歇后语:碓窝子翻船成语谜语运石船沉了
成语英文:disappear forever成语日文あとかたもない,音沙汰(おとさた)がない
成语解释
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成语辨析]
石沉大海和『杳无音信』;都有『得不到一点音信』的意 思;常可通用或连用;但石沉大海除一点消息也得不到的意思外;还有见不到一点踪影的意思;『杳无音信』仅指得不到一点消息。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没有下文
近义词
泥牛入海、一去不返、杳如黄鹤、杳无音信、杳无踪影、称锤落井、杳无消息、石投大海、金瓶落井
反义词
一封家书
成语接龙
1、石沉大海→海不波溢→溢美之语→语出月胁→胁不沾席→席履丰厚→厚此薄彼→彼此彼此→此起彼伏→伏低做小→小姑独处→处尊居显→显祖荣宗→宗师案临→临机制胜→胜残去杀→杀鸡骇猴→猴年马月→月明星稀→稀世之宝→宝马香车→车无退表→表里相依→依经傍注→注玄尚白
2、石沉大海→海不波溢→溢言虚美→美言不信→信而有证→证据确凿→凿楹纳书→书香门户→户枢不朽→朽株枯木→木坏山颓→颓垣断堑→堑山堙谷→谷父蚕母→母以子贵→贵贱高下→下车泣罪→罪恶昭彰→彰往考来→来日方长→长久之计→计出万死→死不旋踵→踵迹相接→接踵而来
3、石沉大海→海不波溢→溢于言表→表里受敌→敌不可纵→纵虎出匣→匣里龙吟→吟风弄月→月晕而风→风尘之惊→惊慌失色→色色俱全→全心全意→意气扬扬→扬厉铺张→张口掉舌→舌剑唇枪→枪烟炮雨→雨旸时若→若明若暗→暗淡无光→光前启后→后继有人→人定胜天→天下莫敌
4、石沉大海→海不波溢→溢于言外→外宽内深→深仁厚泽→泽吻磨牙→牙牙学语→语长心重→重于泰山→山包海容→容头过身→身名俱泰→泰山磐石→石城汤池→池鱼林木→木落归本→本固邦宁→宁缺勿滥→滥用职权→权宜之计→计功行赏→赏贤罚暴→暴露无遗→遗编绝简→简能而任
5、石沉大海→海不扬波→波波碌碌→碌碌无为→为德不终→终身大事→事火咒龙→龙御上宾→宾客盈门→门单户薄→薄寒中人→人约黄昏→昏聩无能→能者多劳→劳思逸淫→淫心匿行→行远自迩→迩安远至→至心朝礼→礼奢宁俭→俭可养廉→廉明公正→正大堂皇→皇亲国戚→戚戚具尔
成语示例
(1)至第三日,又带了几个水手,分头寻找,也是枉然。一连找了数日,竟似石沉大海。▼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二回
(2)…水手,分头寻找,也是枉然。一连找了数日,竟似石沉大海。吕氏同婉如只哭的死去活来,唐、多二人仍是日日找…——清·李汝珍《镜花缘》
(3)…只等号炮一响,就冲杀过去。那知等之许久,竟似石沉大海。文芸又将那兵丁提出再三拷问,受刑不过,才说出实…——清·李汝珍《镜花缘》
(4)…一连等上大半年,日日到将军府去打探消息,却如石沉大海一般,后来那门房竟厉声斥责,不许他再上门啰唣。——当代·金庸《鹿鼎记》
(5)…便不起。大尹再教放下篮去取时,杳无踪迹,一似石沉大海,线断风筝。大尹和众官等候多时,且各自回衙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成语造句
(1)成语「石沉大海」是一个主谓式成语。
(2)打开练习本,第二页上写着“石沉大海”几个大字。
(3)大量内容相同的简历和求职信都会石沉大海。
(4)当局允许犯人和被拘留人员不经审查向司法机关投诉,不过实际上所有的投诉信都是石沉大海。
(5)而当许多发出去的邮件都石沉大海时,那种被人拒绝的滋味会让你觉得烦了累了吗?
(6)果果写不出成语“石沉大海”,导致期末考试只有97分。
(7)好长一段时间我没有接到监狱长的消息了;我寄给她一封信,谈到为汉娜找到房子和工作情形,如石沉大海,鸟无音讯。
(8)很抱歉,她失踪了,而她的行踪也石沉大海了。
(9)即便是灾难发生之前,产业内部要求变革的要求也石沉大海。
(10)今年工作难找,他不停地跑招聘会、在网上投简历,却都石沉大海。
(11)据王教授说,由于官僚主义盛行,他的这份建议提上去后便石沉大海。
(12)例如,一个培训课程对于员工们不论是只是上还是技能上都没有一个长期的指导作用或者效果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项石沉大海的投资了。
(13)孟买警方计划在全市范围内设置包含5000个摄像头的监控网络,但这份计划在2009年提交到邦内务部就如石沉大海。
(14)那些邮件短信全部石沉大海。
(15)你明明在使劲,而这劲力仿佛石沉大海一般,完全传不到手指上。
(16)如果有几个这类用户再加上一些糟糕的评论,您的插件很快就会石沉大海。
(17)她说(她)代表张先生已经向现任的移民部长ChrisEvans参议员和他的前任KevinAndrews发过无数的申请信,似乎都石沉大海。
(18)我写给他的信石沉大海。
(19)我一直很想当面问问你,是不是因为这根神奇的绳子,它的魔力让我给你的纸条石沉大海。
(20)仙居县淡竹初中的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石沉大海”。
(21)相对于公司其他团队,他们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工作。一旦试点结束,敏捷的东西也就石沉大海了。
(22)小滨不会写成语“石沉大海”的最后一个字。
(23)遗憾的是,我们的呼吁石沉大海。
(24)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应聘者的学历、经历、能力和潜力,学会用优势弥补劣势,你的简历将不会石沉大海。
(25)在丹尼斯高飞的时候,其他交易者在这个零和游戏中石沉大海。
(26)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培训应该被视为一项投资,而不是石沉大海的开销。
(27)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他明白了,父母抛弃了他。
(28)子飘大哥哥给姿劈和雅韵讲了“石沉大海”的典故。
成语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大海大海:[dàhǎi] 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石石:shí 1、<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4、<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5、<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肠] 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 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
沉沉:chén 1、<动>沉入水中;沉没。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岳阳楼记》:『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动>泛指下落;沉陷。《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3、<动>沉溺;陷入。《冯谖客孟尝君》:『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4、<形>重;沉重。《采草药》:『无苗时采,则实而沉。』5、<形>深;深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幕,沉醉不知归路。』[注] 『沉』原来写作『沈』,音shěn;『沉没』、『深沉』各义写作『沉』,音chén。[沉沉] 1.深沉、凝重的样子。2.昏愦不清的样子。柳永《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楚天阔。』[沉浮] 1.在水面上出没。2.亦作『浮沉』。比喻人事的升降、盛衰、消长。[沉沦] 1.沉没;沉溺。范晔《后汉书·寇荣传》:『蹈陆土而有沉之忧,远岩墙而有镇压之患。』2.埋没;沦落。杜甫《赠鲜于京兆二十韵》:『奋飞超等级,容易失沉。』3.死的委婉说法。陈寿《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若遂沉,魂而有知,结草以报。』[沉迷] 陷溺;迷惑。丘迟《与陈伯之书》:『沉猖獗,以至于此。』[沉湎] 沉溺于酒。[沉抑] 1.郁结而不顺畅。屈原《九章·异诵》:『情沉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曰。』2.隐退。《管子·宙合》:『知道之不可行,则沉以辟罚,静默以侔免。』3.压制。[沉毅] 沉着而刚毅。[沉吟] 1.沉思。曹操《短歌行》:『但为君故,沉至今。』2.犹豫不决。《后汉书·隗嚣传》:『邯得书,沉十馀日,乃谢士众,归命洛阳。』3.低声吟咏。谢庄《月赋》:『沉齐章,殷勤陈篇。』[沉郁] 1.积滞而不通畅。韦应物《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感此穷秋气,沉命友生。』2.含蕴深刻。任昉《王文宪集序》:『若乃金版玉匮之书,海上名山之旨,沉淡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莫不揔制清衷,递为心极。』[沉鸷] 深沉勇猛。杜牧《罪言》:『故其人沉多材力,重许可,能辛苦。』[沉滞] 1.积滞而不通畅。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筋骨沉,血脉壅塞。』2.仕宦久不得升迁。《北史·王慧龙传》:『去州归京,多年沉。』3.停滞;拖延。《后汉书·尹敏传》:『帝深非之,虽竟不罪,而亦以此沉。』4.隐退。宋玉《九辩》:『愿沉而不见兮,尚欲布名乎天下。』
大大:dà 1、<形>与『小』相对。《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2、<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3、<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 1、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2、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大方] 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大成] 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大。』
海海:hǎi 1、<名>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名>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3、<名>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海客] 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
石石:《午集下·石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杨泉物理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为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正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又姓。《左传》卫大夫石碏。又复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亲亲,或七或八。
沉沉:《巳集上·水字部》《字汇》同沈。
大大:《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脔,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考证:(《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
海海:《巳集上·水字部》《唐韵》《正韵》呼攺切《集韵》《韵会》许亥切,□音醢。《说文》天池也。以纳百川者。《释名》海,晦也。主承秽浊水,黑如晦也。《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又环九州为四海。《书·禹贡》四海会同。《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又物产饶富为陆海。《前汉·东方朔传》所谓天下陆海之地。又天海,星名。《甘氏星经》天海十星,在壁西南。又州名。《广韵》禹贡徐州之域,七国时属楚,秦为薛郡,汉为东海郡。后魏为海州。又《韵补》叶虎洧切,音喜。《诗·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又叶火五切,音虎。《陆云·陆丞相诔》靖共夙夜,匪宁匪处。经始绵绵,滂沱淮海。《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