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ǎn dōng chuáng fù
成语简拼:TDCF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坦東床腹
近义词
[同]坦腹东床
成语示例
(1)清·周容《春酒堂诗话》:『少陵〈望岳〉诗,考年谱谓是十五岁时作。余读诗意良然,如王氏子弟闻郗公求婿,未忘『矜』字。〈龙门奉先寺〉,亦未能坦东床腹也。』
成语造句
(1)诚诚不会写成语“坦东床腹”的最后一个字。
(2)蓟叔叔给加加和他的同学讲解了“坦东床腹”的历史故事。
(3)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坦东床腹”几个大字。
(4)美美写不出成语“坦东床腹”的拼音。
(5)章村中学的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坦东床腹”。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东床东床:指女婿。[语出] 《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红楼梦》第二回:『长一辈的姊妹一个也没了!只看这小一辈的将来的东床如何呢。』
坦坦:tǎn 1、<形>平直;宽广。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引] 开阔;广大。张衡《西京赋》:『虽斯宇之既坦。』2、<动>露出。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
东东:dōng 1、<名>东方;东边。《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又] <动>向东;朝东。《望洋兴叹》:『东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2、<名>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东。《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东床] 指女婿。[东第] 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东宫] 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东君] 日神。春神。东王公。[东隅] 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
床床:chuáng 1、<名>坐榻,卧具。《孔雀东南飞》:『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2、<名>安放器物的架子。『琴床』。3、<名>井上围栏。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4、<名>底部。如『河床』。
腹腹:fù(1)躯干的一部分。人的腹在胸的下面,动物的腹在胸的后面。通称肚子(dù zi)。(2)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
坦坦:《丑集中·土字部》《广韵》《正韵》它但切《集韵》《韵会》傥旱切,□滩上声。《说文》宽也,平也。《易·履卦》履道坦坦。又姓。宋有坦中庸。亦作惮。又通坛。见坛字注。
东东:《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记·历书》日起於东,月起於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诗·大雅》东有启明。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又姓。《圣贤羣辅录》舜友东不訾。又叶当经切,音丁。《诗·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为部,今倂入。
床床:《寅集下·广字部》《玉篇》俗牀字。
腹腹:《未集下·肉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说文》本作腹,厚也。一曰身中。《尔雅·释诂》腹,厚也。《诗·小雅》出入腹我。〈传〉厚也。〈笺〉腹,怀抱也。《礼·月令》孟冬之月,水泽腹坚。〈注〉腹,厚也。又《增韵》肚也。《释名》腹,复也,富也,肠胃之属,以自裹盛复於外复之,其中多品,似富者也。《易·说卦》坤为腹。〈疏〉坤能包藏含容,故为腹也。又凡借以喻物。《诗·周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河图引蜀谣》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又遗腹。《前汉·昭帝纪》泗水戴王有遗腹子煖。又腹疾。《左传·宣十六年》叔展曰:河鱼腹疾柰何。又衣名。《释名》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上无裆者也。又姓。《战国策》腹击为室而钜。〈注〉赵臣。又人名。《史记·燕世家》燕王命相栗腹约欢赵。又《韵补》叶音必。《易林》阴寒主疾,水离其室。民饥于食,不病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