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àn wán jiè kè
成语注音:ㄊㄢˋ ㄨㄢˊ ㄐㄧㄝ ˋ ㄎㄜˋ
成语简拼:TWJK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探丸借客
成语解释
比喻游侠杀人报仇。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成语造句
(1)八里庄第三中学的树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探丸借客”。
(2)晨晨写不出成语“探丸借客”,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3)成语探丸借客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4)纪年哥哥给玟娟和琦静介绍了“探丸借客”的成语典故。
(5)练习本的第二页赫然是“探丸借客”几个大字。
(6)小艾不会写成语“探丸借客”的最后一个字。
(7)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8)在去往城北初中的路上,寄蜂哥哥给芹榕和钰珏讲了『探丸借客』的故事。
成语出处
《汉书·酷吏传·尹赏》:『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探探:tàn 1、<动>掏;手伸进去摸取。《两小儿辩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2、<动>寻求;寻找。《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3、<动>探访;探寻游览。《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年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4、<运>探讨;探究。《谭嗣同》:『闭户养心读书,冥探孔佛之精奥。』5、<动>探望。《祭妹文》:『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6、<动>侦察;侦探。《群英会蒋干中计》:『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探花] 看花;采花。唐代进士及第,在杏园宴会,由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二人采折名花,称探花郎或探花使。宋代专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
丸丸:wán(1)(丸儿)球形的小东西:弹丸;泥丸。(2)丸药:丸散膏丹。(3)量词,用于丸药:一丸药;一次吃三丸。
借借:jiè 1、<动>借入;暂用他人之物。《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借书。』2、<动>获得;达到。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慈仁殷勤,诚嘉于心,此不可以虚辞借也。』3、<动>借出;将己物暂供他人使用。《论语·卫灵公》:『有马者,借人乘之。』4、<动>给予;托付。《后汉书·郑太传》:『若借之朝政……必危朝廷。』5、<动>凭借;倚仗。《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6、<动>哀悯;怜惜。陆游《书驿壁》:『女儿薄命天不借,青灯独宿江边舍。』7、<连>假使;即使。《陈涉世家》:『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借如] 假如。[借使] 假使;纵使;纵然。[借问] 询问;过问;古诗中自问自答的假设问语。[借职] 仅有虚衔,不是实际就任的官职。[借重] (1)凭借他人权势来抬高自己的地位。(2)指依靠他人的力量,犹言倚重。
客客:kè 1、<动>寄居他乡;旅居在外。《柳毅传》:『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2、<名>旅居在外的人。《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3、<名>宾客;客人。《邹忌讽齐王纳谏》:『旦日,客从外来。』4、<名>门客;食客。寄食于豪门贵族并为之效力的人。《信陵君窃符救赵》:『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也加兵谋魏十余年。』[又] <动>作食客;寄食于他。如『冯谖客孟尝君』。[又] <名意动>以客礼相待;以……为客。《冯谖客孟尝君》:『孟尝君客我。』5、<名>朋友;友人。《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下,其客朱亥。』《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6、<名>从事某种活动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后汉书·马廖传》:『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7、<名>客体;与主体相对而从属于主体的一方。《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
探探:《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含切,音贪。《说文》远取之也。《增韵》伺也,索也。《易·系辞》探赜索隐。〈疏〉探谓阅探求取。《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注〉自取天威也。《谷梁传·隐元年》已探先君之邪志。《前汉·董仲舒传》春秋深探其本。又《尔雅·释言》探,试也。《论语》见不善如探汤。《史记·郦生传》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又《集韵》《类篇》《韵会》《正韵》□他绀切,音僋。义同。又《集韵》时占切,音蟾。亦取也。与撏同。《说文》本作□。今文作探。《周礼》作掸。互见掸字注。
丸丸:《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胡官切,音桓。丸澜,泣貌。《冯衍·显志赋》泪丸澜而雨集。又作雚兰。《前汉·息夫躬传》涕泣流兮雚兰。〈注〉同丸。又《玉篇》同洹。◎按说文长笺本书作汛,与泛字微别。
借借:《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夜切,嗟去声。假也,贷也,助也,推奖也。《家语》在贫如客,使其臣如借。〈注〉言不有其身,如借使也。《前汉·文帝纪》假借纳用。又草履曰不借。《释名》言贱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又设辞。《诗·大雅》借曰未知,亦既抱子。又与藉耤通。又与假通。《后汉·李充传》无所借借。〈注〉下音假。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资昔切,音积。义同。本作□,隶省作借,别作徣。考证:(《释名》草履曰不借。〈注〉言贱易有各自置,不假借也。)谨照原文改为草履曰不借。释名言贱易有各自蓄之,不假借人也。
客客:《寅集上·宀字部》《唐韵》苦格切《集韵》《韵会》《正韵》乞格切,□坑入声。《说文》寄也。从宀各声。又《广韵》賔客。《周礼·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礼,及大客之仪。〈注〉大賔为五等诸侯,大客即其孤卿。又《司仪》诸公相为賔,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又主客。《礼·郊特牲》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又《左传·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於周为客。又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又外□亦曰客。《易·系辞》重门击柝,以待暴客。又姓。《正字通》汉客孙,广德人。又叶苦各切,音恪。《诗·小雅》所谓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又《楚辞·哀郢》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凌阳侯之泛滥兮,忽翺翔之焉薄。考证:(《礼·郊特牲》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也。)谨照原文也改焉。(《易·系辞》重门击柝,以御暴客。)谨照原文御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