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āng wǎng kǎo lái
成语注音:ㄓㄤ ㄨㄤˇ ㄎㄠˇ ㄌㄞˊ
成语简拼:ZWKL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彰往考來
成语解释
指彰明往事,考察未来。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彰往察来
成语接龙
1、彰往考来→来好息师→师心自是→是非之心→心满原足→足不窥户→户枢不蝼→蝼蚁贪生→生聚教养→养虎贻患→患难与共→共为唇齿→齿弊舌存→存亡继绝→绝妙好词→词穷理绝→绝妙好辞→辞不达意→意在言外→外强中瘠→瘠己肥人→人间天上→上智下愚→愚夫惷妇→妇人孺子
2、彰往考来→来回来去→去本趋末→末路之难→难以为情→情投契合→合而为一→一切众生→生吞活剥→剥床及肤→肤皮潦草→草偃风从→从流忘反→反风灭火→火云如烧→烧犀观火→火上添油→油头粉面→面从腹诽→诽谤之木→木干鸟栖→栖风宿雨→雨恨云愁→愁肠寸断→断子绝孙
3、彰往考来→来龙去脉→脉脉含情→情比金坚→坚甲利刃→刃树剑山→山呼海啸→啸咤风云→云屯飙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维艰→艰深晦涩→涩于言论→论千论万→万刼不复→复蹈前辙→辙乱旗靡→靡衣媮食→食玉炊桂→桂折兰摧→摧朽拉枯→枯鱼之肆→肆意横行→行远自迩
4、彰往考来→来情去意→意在言外→外合里应→应答如流→流离颠疐→疐后跋前→前古未有→有例可援→援古证今→今是昨非→非同儿戏→戏蝶游蜂→蜂腰猿背→背本趋末→末节细行→行合趋同→同然一辞→辞巧理拙→拙嘴笨舌→舌剑唇枪→枪声刀影→影只形孤→孤雌寡鹤→鹤短凫长
5、彰往考来→来日大难→难得糊涂→涂歌里咏→咏月嘲风→风言醋语→语妙天下→下车作威→威震天下→下不为例→例行公事→事无常师→师心自是→是非分明→明窗净几→几不欲生→生拖死拽→拽耙扶犁→犁庭扫穴→穴居野处→处堂燕鹊→鹊巢鸠据→据鞍读书→书空咄咄→咄咄书空
成语示例
(1)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成语造句
(1)本子的封面上写着“彰往考来”几个大字。
(2)笨笨写不出成语“彰往考来”,因此期中考试只得了98分。
(3)泓奕叔叔给玥心和洵宁讲述了“彰往考来”的成语故事。
(4)萨乡中学中学部的许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彰往考来”。
(5)小琪不会写成语“彰往考来”的最后一个字。
(6)若夫制作之文,所以彰往考来,情见乎辞。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7)在去溧水县柘塘初级中学的路途中,语婵哥哥给可嘉和碧杏讲解了『彰往考来』的故事。
成语出处
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彰彰:zhāng 1、<形>明显;显著。《柳毅传》:『赖明君子信义昭彰,至达远冤。』2、<动>显示;揭露。《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3、<动>表彰。《淮南子·览冥》:『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彰徨] 惊慌惶惑。[彰明] 表明;揭露。[彰彰] 明白;显著。
往往:wǎng 1、<动>去;到……去。《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2、<副>过去;从前。《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3、<副>以后;将来。《孔雀东南飞》:『其往欲何云。』
考考:kǎo 1、<形>老;年纪大。《诗经·小雅·楚茨》:『使君寿考。』《君子国》:『至于富贵寿考,亦惟听之天命。』2、<名>父亲。《尚书·康诰》:『子弗祇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又] 特指死去的父亲。《柳子厚墓志铭》:『皇考讳镇。』3、<动>考核;考试。《尚书·舜典》:『三载考绩。』4、<动>考察;推究。《<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甚者且姓名不可考。』5、<动>敲打;敲击。《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来来:lái 1、<名>麦子。《诗经·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帝命率育。』2、<动>来到。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动使动>使……来;招致。《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4、<形>将来的;未来的。《<指南录>后序》:『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5、<语助>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6、<语助>无实义,相当于『咧』、『吧』。《归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来古] 自古以来。[来归] (1)回来。(2)被夫家遗弃的女子返回娘家。(3)归附;归顺。[来苏] 从疾苦之中获得重生。[来仪] 比喻卓越的人才。[来兹] (1)来年。(2)今后。
彰彰:《寅集下·彡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诸良切,音樟。《说文》文彰也。《韵会》文章饰也。从章,从彡。毛发貌。谓鸟兽羽毛之文。又《集韵》通作章。《诗·小雅》织文鸟章。又《广韵》明也。《正韵》着也。《书·伊训》嘉言孔彰。又《正韵》着明之也。《书·臯陶谟》彰厥有常。又叶之戎切,音终。《薛综·驺虞颂》奋威扬德,岂弟之风。圣德极盛,驺虞乃彰。
往往:《寅集下·彳字部》《唐韵》于两切《集韵》雨两切《正韵》羽枉切,□王上声。《说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无咎。《书·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玉篇》古往也。《广韵》往,昔也。《易·系辞》夫易彰往而察来。《前汉·武帝纪》稽诸往古,制宜於今。又约举前事曰往往。《史记·五帝纪》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敎固殊焉。又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与杨修书》今往仆少小所着辞赋一通,相与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丝布单衣财一端,示致意。又《集韵》於放切,王去声。归向也。《史记·孔子世家赞》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又叶尹竦切,音勇。《东方朔·七谏》叩宫而宫应兮,弹角而角动。虎啸而谷风生兮,龙至而锦云往。
考考:《未集中·老字部》(古文)考《唐韵》《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正韵》□苦浩切,音栲。《说文》老也。从老省,丂声。《说文序》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佩觿》考从丂。丂,苦杲反。老从匕。匕,火霸反。裴务齐切韵序云:左回右转,非也。《毛晃增韵》老字下从匕,考字下从丂,各自成文,非反匕为丂也。《书·洪范》五曰考终命。《诗·大雅》周王寿考。又《尔雅·释亲》父为考。《释名》父死曰考。考,成也。亦言槁也,槁于义为成,凡五材,胶漆陶冶皮革,乾槁乃成也。《易·蛊卦》有子考无咎。《礼·曲礼》死曰考。又《广雅》考,问也。《易·复卦》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诗·大雅》考卜维王。〈传〉考,犹稽也。又《书·周官》考制度于四岳。〈注〉考正制度。又《诗·卫风》考盘在□。〈传〉考,成也。《左传·隐五年》考仲子之宫。〈注〉成仲子之宫。又《诗·唐风》子有钟鼓,弗鼓弗考。〈传〉考,击也。又《淮南子·汜论训》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注〉考,瑕衅。又《楚辞·九叹》身憔悴而考旦兮。〈注〉考,犹终也。又姓。《广韵》出何氏姓苑。又《韵补》叶去九切。《边让·章华赋》衆[音zhòng]变已尽,羣乐既考。携西子之弱腕兮,援毛嫱之素肘。又《韵补》叶口举切。《易林》周旋歩骤,行中规矩。正恩有节,延命寿考。考证:(《佩觿》考从丂。丂,苦果反。)谨照原文苦果反改苦杲反。
来来:《子集中·人字部》(古文)徕《广韵》落哀切《集韵》《韵会》《正韵》郞才切,□赖平声。至也,还也,及也。《礼·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又《公羊传·隐五年》公观鱼於棠,登来之也。〈注〉登读为得,齐人谓求得为登来。又玄孙之子曰来孙。又麦名。《诗·周颂》贻我来牟。《前汉·刘向传》作饴我厘麰。亦作□。又呼也。《周礼·春官》大祝来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韵》洛代切,音赉。抚其至日来。《孟子》放勳曰:劳之来之。又叶邻奚切,音离。《诗·邶风》莫往莫来,悠悠我思。《素问》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守内,病安从来。又叶郞狄切,音力。《诗·小雅》东人之子,职劳不来。叶下服。《大雅》经始勿亟,庶民子来。又叶落盖切,音赖。《屈原·离骚》因气变而遂会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又叶良置切,音利。《荀子·赋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考证:(《荀子·赋论篇》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谨照原书省论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