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位取容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ān wèi qǔ róng成语简拼:TWQR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貪位取容
成语解释
贪图权位,讨好上司。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贪位取容”几个大字。
(2)春春写不出成语“贪位取容”,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3)海秀实验学校的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贪位取容”。
(4)赫赫不会写成语“贪位取容”的最后一个字。
(5)委大爷给赟赟和军军讲解了“贪位取容”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献饭》:『不料姚、宋亡后,满朝臣宰,一味贪位取容。』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贪贪:tān 1、<动>贪财。《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2、<动>贪求;贪图;不知满足地追求。《殽之战》:『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3、<动>贪恋;舍不得。《西游记》:『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什么行李?』[贪叨] 贪得无厌。[贪墨] 贪污。指贪官污吏。
位位:wèi 1、<名>位置;方位。《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2、<名>官位;爵位。《师说》:『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名>位次;座位。《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4、<名>特指帝王或诸侯之位。《谭嗣同》:『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设法筹救之语。』5、<量>称人的敬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位望] 地位和声望。
取取:qǔ 1、<动>割取。《周礼·大司马》:『获者取左耳。』2、<动>俘获;捕获。《李愬雪夜入蔡州》:『入蔡州取吴元济。』3、<动>攻占;夺取。《公输》:『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4、<动>拿取;拿。《赤壁赋》:『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5、<动>取得;获得。《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难乎?』6、<动>提取;取出。《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动>通『取』,娶妻。《孔雀东南飞》:『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8、<名>可取之处。《答韦立师道书》:『仆自卜固无取。』9、<动>择取;选用。《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0、<助>用于动词后,无实义。《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取次] (1)随便;任意。(2)草草;仓促。[取室] 娶妻。
容容:róng 1、<名>容量;容积。《论衡·骨相》:『察表候以知命,犹察斗斛以知容矣。』2、<动>容纳。《屈原列传》:『方正之不容也。』3、<动>宽容。《庄子·庚桑楚》:『不能容人者无亲。』4、<动>容许;许可。《报刘一丈书》:『亡奈何矣,姑容我入。』5、<动>收容。《五人墓碑记》:『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6、<名>面容;面貌。《屈原列传》:『颜色憔悴,形容枯槁。』7、<名>脸色;神色。《琵琶行》:『整顿衣裳起敛容。』8、<动>修饰面容;打扮。《史记·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容膝] 立足之地。[容臭] 古人随身佩带的装有香料的小口袋;香囊。臭,指香料。[容与] (1)放任;放纵。(2)从容逍遥的样子。(3)迟缓不前的样子。(4)小船。[容止] (1)人的仪容举止。(2)收留。
贪贪:《酉集中·贝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他含切,音□。《说文》欲物也。《释名》贪,探也。探入他分也。《诗·大雅》贪人败类。《礼·礼运》用人之仁,去其贪。《屈原·离骚》衆[音zhòng]皆竞进以贪婪兮。《王逸注》爱财曰贪,爱食曰婪。又《集韵》他绀切,音探。义同。
位位:《子集中·人字部》《广韵》于愧切《集韵》于累切《韵会》喻累切《正韵》于位切,□音壝。《说文》列中庭之左右曰位。《广韵》正也。《易·系辞》圣人之大宝曰位。《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又凡所坐立者,皆曰位。《礼·曲礼》揖人,必违其位。〈注〉出位而揖,礼以变为敬也。又所也。《论语》君子思不出其位。《朱注》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姓。明位安。又高丽人呼相似为位。见《三国志》。本作□。俗作位。□字原刻从亻从□。考证:(《礼·曲礼》揖人,必违其位。〈注〉出位面揖,)谨照原文面揖改而揖。(《易·艮卦》君子思不出其位。〈注〉范氏曰,物各得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谨按此论语经及朱注非易注也。易艮卦三字改为论语二字,注上增朱字。
取取:《子集下·又字部》《唐韵》七庾切《集韵》《韵会》《正韵》此主切,□娶上声。《说文》捕取也。从又耳。《玉篇》资也,收也。《广韵》受也。《增韵》索也。《礼·儒行》力行以待取。《史记·鲁仲连传》为人排难解纷,而无取也。《管子·白心篇》道者,小取焉则小得福,大取焉则大得福。又《韵会》凡克敌不用师徒曰取。又《前汉·王莽传》考论五经,定取礼。〈注〉师古曰:取,读曰娶。又《集韵》《韵会》《正韵》□逡须切,音趋。《集韵》取虑,县名,在临淮。又《集韵》雌由切,音秋。《前汉·地理志》□留浚仪。〈注〉师古曰:取虑,县名。音秋卢。取又音趋。又《集韵》《韵会》《正韵》□此苟切,音趣。《杜甫·遭田父泥饮诗》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呌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又《正韵》索也。《诗·小雅》如酌孔取。〈笺〉谓度所胜多少。又《六书本义》□通用伸,伸通取。训索,取转声,与娶趣字同。又《古文奇字》朱谋□曰:古文取,疑当从与声。人与而我取也。
容容:《寅集上·宀字部》《广韵》《集韵》《韵会》□余封切,音融。《说文》盛也。从宀从谷。《徐铉曰》屋与谷,皆所以盛受也。《增韵》受也,包函也。《易·师卦》君子以容民畜衆[音zhòng]。《书·君□》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注〉谓包之也。又《唐书·狄仁杰传》娄公盛德,为所包容久矣。又仪容也。《礼·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射义》试之於射宫,其容比於礼,其节比於乐。又《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遫,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又从容,安也。《书·君□》从容以和。《中庸》从容中道,圣人也。又《尔雅·释器》容谓之防。《郭璞注》形如今牀头小曲屛风,唱射者所以自防隐也,所以容身防矢也。又礼官曰容。《礼·乐记》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注〉容谓礼乐之官。使之检视殷家礼乐之官,而复其位。《前汉·儒林传》徐生善为容。是善礼乐者谓之容也。又飞扬貌。《楚辞·九章》纷容容之无经兮。又《礼·内则》佩容臭。〈注〉香物也。助为形容之饰,犹后世香囊也。又纱之轻者曰轻容。《唐苑类》轻容,无花薄纱也。又州名。古象郡地,唐置容州。又姓。八凯仲容之后。《礼记》有徐大夫容居。又慕容,复姓。又《集韵》尹竦切。与怂慂之慂同,劝也。又《正字通》余垄切,音涌。《前汉·郊祀歌》神之行,旌容容。又与颂通。《说文》貌也。从页,公声。《徐曰》此仪容字。歌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故通作颂。后人因以为歌颂字。《前汉·惠帝纪》有罪当盗械者,皆颂系。《颜师古注》古颂与容同。《□法志注》颂谓宽容之,不桎梏也。又叶与章切,音阳。《韩愈·独孤申叔哀辞》如闻其声,如见其容。鸣呼远矣,何日而忘。又《参同契》天道甚浩广,太□无形容。虚寂不可覩,匡郭以消忘。考证:(《礼·冠义》礼文之始,在於正容体。)谨照原文礼文改礼义。(《射义》试之於泽宫。)谨照原文泽宫改射宫。(《礼记》有周大夫容居。)谨照檀弓周改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