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wú jì dàn
成语注音:ㄙㄧˋ ㄨˊ ㄐㄧˋ ㄉㄢˋ成语正音惮,不能读作『tán』。
成语简拼:SWJD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肆無忌憚成语辨形惮,不能写作『弹』。
成语英文:run riot成语日文ほしいままに,何らはばかるところがない成语法文laisser toute retenue成语德文skrupellos
成语解释
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成语释义
形容人恣意妄为,毫无顾忌。语本《礼记·中庸》。
[成语辨析]
肆无忌惮和『肆意妄为』都表示『极其放肆』之意;但肆无忌惮强调『无忌』;有为所欲为之意;而『肆意妄为』强调『妄为』;指由着自己的欲望而胡乱做事。
成语用法
一、[义]形容人恣意妄为,毫无顾忌。[类]用在『蛮横胡为』的表述上。[例](1)这些歹徒的嚣张行为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2)有了董事长撑腰,他对公司同仁的整肃更加肆无忌惮。(3)我看到一只老鼠正在饭桌上,肆无忌惮地埋头吃着蛋糕。(4)这些歹徒真是无法无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持枪抢劫。(5)因为没有猫,所以这些鼠辈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得设法将他们一网打尽!。二、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一点没有顾忌。
近义词
百无忌惮、略无忌惮、全无忌惮、一无忌惮、益无忌惮、明目张胆、明火执仗、胆大包天、为所欲为、肆意妄为、横行无忌、无法无天、目无王法、目无法纪、百无禁忌、直言不讳、随心所欲、横无忌惮、变本加厉、有加无己、无所忌惮、无所畏惮、放辟邪侈、为非作歹、放僻邪侈、不顾前后、无所顾惮、无所顾忌、毫不在乎、恣睢无忌、恣意妄为、恣无忌惮、气焰嚣张、胆大包身、胆大妄为、专横跋扈、横行霸道、恣行无忌
反义词
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谨言慎行、规行矩步
关联成语
无忌惮、全无忌惮、益无忌惮、百无忌惮、一无忌惮、略无忌惮
成语接龙
1、肆无忌惮→惮赫千里→里丑捧心→心织笔耕→耕耘树艺→艺高胆大→大浪淘沙→沙里淘金→金榜题名→名不符实→实获我心→心浮气粗→粗通文墨→墨迹未干→干脆利索→索隐行怪→怪雨盲风→风木之思→思潮起伏→伏首贴耳→耳闻眼见→见世生苗→苗而不秀→秀色堪餐→餐风饮露
2、肆无忌惮→惮赫千里→里出外进→进贤用能→能说会道→道不举遗→遗孽余烈→烈烈轰轰→轰动一时→时来运转→转斗千里→里勾外连→连明彻夜→夜不闭户→户告人晓→晓风残月→月地云阶→阶前万里→里通外国→国仇家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尾街头→头一无二→二缶钟惑
3、肆无忌惮→惮赫千里→里通外国→国家栋梁→梁孟相敬→敬上爱下→下回分解→解衣卸甲→甲冠天下→下笔成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不期骄→骄侈淫虐→虐老兽心→心闲手敏→敏而好学→学富才高→高明远识→识才尊贤→贤身贵体→体规画圆→圆木警枕→枕石寝绳→绳愆纠违
4、肆无忌惮→惮赫千里→里外夹攻→攻城掠地→地主之谊→谊不容辞→辞多受少→少吃俭用→用尽心机→机关算尽→尽心竭力→力学笃行→行家里手→手急眼快→快心满意→意气高昂→昂首望天→天塌地陷→陷入僵局→局天蹐地→地狱变相→相视失色→色如死灰→灰心丧意→意惹情牵
5、肆无忌惮→惮赫千里→里外夹攻→攻苦食淡→淡水交情→情深潭水→水陆杂陈→陈力就列→列土分茅→茅塞顿开→开心见肠→肠肥脑满→满腔怒火→火烧眉毛→毛遂自荐→荐贤举能→能牙利齿→齿亡舌存→存亡继絶→絶羣拔类→类聚群分→分形共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火风灯
成语示例
(1)《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朕自即位以来,恶衣菲食,专以赡军为念,尔辈怎不知之?今乃纵凶徒怨谤!惟知怨望朝廷,不知己有何功,而敢如此肆无忌惮,恐於尔辈不便!』
(2)清·沈复《浮生六记·卷四·浪游记快》:『揖山兴致素豪,至此益放。余更肆无忌惮,牛背狂歌,沙头醉舞,随其兴之所至,真生平无拘之快游也。』
(3)《醒世姻缘传·第一九回》:『三个收拾了门户,吃了一会酒,对了星月,也不管那亵渎三光,肆无忌惮的狂肆。』
(4)《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国家立法,期於令行禁止。有法而不能行,转使民玩法而肆无忌惮。』
(5)《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这里归了他一人独办,更可以肆无忌惮,任所欲为。』
(6)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7)宋·陆九渊〈与傅子渊书〉三首其三:『此辈庸妄无知,无足多怪,独怪其敢尔恣肆无忌惮耳。』
(8)因为没有猫,所以这些鼠辈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得设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9)这些歹徒真是无法无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无忌惮地持枪抢劫。
(10)我看到一只老鼠正在饭桌上,肆无忌惮地埋头吃着蛋糕。
(11)有了董事长撑腰,他对公司同仁的整肃更加肆无忌惮。
(12)这些歹徒的嚣张行为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13)…上养育起来的蛆虫和尸首垛子爬出的蛆虫在街巷里肆无忌惮地会师,再分成小股儿朝一切开着的门户和窗口前进…——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14)…洪亮持重,仪态端庄,使人自然联想到曾经在这里肆无忌惮地进行过破坏的黑娃和他的弟兄们。乡约的条文也使众…——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15)…『我也不配给你当嫂子。』鹿兆海再也压抑不住,肆无忌惮地发泄起来:『我瞧不起他!瞧不起鹿兆鹏!我过去同…——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16)…一个总办调往别处,这里归了他一人独办,更可以肆无忌惮,任所欲为。——晚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17)…食,我的胆子也不小于你,当即拿起一块千层糕,肆无忌惮的放入口中。——当代·金庸《鹿鼎记》
(18)…众军官都束手无策,敌人武功既高,出手杀人,肆无忌惮,己方军士虽多,却均在帐外,未得讯息,待会混战一…——当代·金庸《鹿鼎记》
(19)…作,大吃大喝起来。这些豪士酒一入肚,说话更是肆无忌惮,异想天开。有人说道:将陈圆圆掳来之后,要开一家…——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Bernardini称,很多酒店老板利用这个机会肆无忌惮地要价宰客,灾民感觉自己同非法移民者别无两样。
(2)兵兵不会写成语“肆无忌惮”的最后一个字。
(3)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肆无忌惮”几个大字。
(4)程叔叔给丑丑和他的同学讲了“肆无忌惮”的故事。
(5)但是在许多行业,新软件理念将导致硅谷式初创新公司的兴起,这些初创企业将肆无忌惮地侵入现有行业。
(6)多数女人都不会将那种颜色衣服穿在身上,但这种颜色却使得她那长长的直发和绿色的眼睛衬托出更加肆无忌惮的光芒。
(7)朵儿写不出成语“肆无忌惮”,所以单元测试仅仅考了99分。
(8)国政府公布措施支持苦苦挣扎的民营企业,并对肆无忌惮的民间借贷进行管制。
(9)结果将是对公共筹资的进一步审视,使得有钱的候选者花费更加肆无忌惮。
(10)濂溪实验学校的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肆无忌惮”。
(11)另一派的人们相信,美国人变胖英归咎于强大的环境因素,像便宜的玉米、快餐食品和肆无忌惮的广告。
(12)如果一个人任由他的生命肆无忌惮,只是容许其天性中兽性的一面去自在表现,那么,他就是在压抑自己的崇高和卓越,于是,那些优秀品质就会因不用而萎缩、衰亡。
(13)他在其他事情上是肆无忌惮的。
(14)同时,中东和北非整个地区的人民表明,为了实现正义和尊严,最可靠的途径是动员非暴力的道德力量,而不是肆无忌惮的恐怖主义和暴力。
(15)一半兴奋的原因是有机会探索其他文化;另一半是有机会重新创造一种肆无忌惮的自由之感。
(16)一些非政府组织甚至因害怕肆无忌惮的西方人占非洲人的便宜,不得不对自由化发出警告。
(17)因特网和电视能传播知识和信息,但同时也会展示露骨的性行为和肆无忌惮的暴力。
(18)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可以继续肆无忌惮地开车,这项政策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政治麻烦。
(19)有线电视推出一群肆无忌惮的女人,用眩目的市场营销让他们席卷了个大城市。
(20)这套体系企图创造一个充满暴力,而残忍的、愚昧的、肆无忌惮的阶级,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想法,即一切享受都包含不易觉察的罪恶;
(21)中间商被指控肆无忌惮地往稀释的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其含氮量高,用于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来愚弄质量检测。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成语典源
《礼记·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注](1)仲尼:孔丘(西元前551~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於老聃,学乐於苌弘,学琴於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後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2)中庸:待人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3)时中:时时处於中庸之中。(4)忌惮:有所畏惧而不敢妄为。
成语典故
《礼记》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汉朝戴圣所辑,为十三经之一,内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学所记。书中所记载的,都是上古时期的礼俗仪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礼记·中庸》中,孔子说君子有德行,经常奉行中庸之道,行事不偏不倚,既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小人则反其道而行,任意妄为,没有任何忌惮。後来『肆无忌惮』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人恣意妄为,毫无顾忌。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肆肆:sì 1、<动>陈列;陈设。陶渊明《杂诗》:『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2、<名>手工作坊。《论语·子张》:『百工居肆以成其事。』3、<名>商店;店铺。《训俭示康》:『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4、<名>集市;街市。《马伶传》:『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5、<动>放肆;放纵;任意。《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庄老以肆其端。』6、<动>伸展;扩展。《左传·僖公三年》:『(晋)又欲肆其西封。』
无无:wú 1、<动>没有。《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副>不;别。《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麦。』3、<连>不论;无论。《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贫穷;无资财。《货殖列传》:『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无道] 行为暴虐,不施仁政。[无非] 无一不是;全部都是。[无几] (1)不多;很少。(2)没有希望。(3)不久。[无乃] 莫非;恐怕;岂不是。常与『乎』、『欤』等语气词配合使用,表示委婉的语气。
忌忌:jì 1、<动>憎恨;厌恶。《谭嗣同》:『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2、<动>忌妒;嫉妒。《杨修之死》:『操虽称美,心甚忌之。』3、<动>顾忌;畏惧。《赤壁之战》:『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4、<动>忌讳;禁忌。《赤壁之战》:『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5、<动>禁止。《庄子·则阳》:『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6、<名>父母去世之日。《左传·昭公三年》:『及郊,遇懿伯之忌,敬子不入。』7、<语气词>《尚书·秦誓》:『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
惮惮:dàn 1、<动>怕;害怕。《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2、<形>形容非常威严。《战国策·秦策》:『王之威亦惮矣。』3、<形>通『瘅』。劳苦。《诗经·大东》:『哀我惮人。』[又] <形使动>使……劳苦。《诗经·小明》:『心之忧矣,惮我不暇。』dá通『怛』,惊惧。《周礼·考工记·矢人》:『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惮烦] 怕麻烦。[惮赫] 声势很大的样子。
肆肆:《未集中·聿字部》《玉篇》《广韵》《集韵》《类篇》《韵会》息利切《正韵》悉渍切,□音四。《说文》极陈也。《尔雅·释言》肆,力也。〈疏〉极力也。《左传·昭十二年》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注〉肆,极也。《周语》薮泽肆既。〈注〉肆,极也。既,尽也。又《玉篇》放也,恣也。《易·系辞》其事肆而隐。〈疏〉其辞放肆显露,而所论义理深而幽隐也。《左传·昭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复二文之业,弛周室之忧。〈注〉肆,展放也。《礼·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注〉肆,犹放恣也。又遂也。《书·舜典》肆类于上帝。〈传〉肆,遂也。又次也。《诗·小雅·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疏〉谓止舍处也。天有十二次,日月所止舍也。舍即肆也。在天为次,在地为辰,每辰为肆,是正其肆舍有七也。又陈也,列也。《书·牧誓》昬弃厥肆祀弗答。〈传〉昏,乱也。肆,陈也。《诗·大雅》肆筵设席。〈注〉肆者,陈设之意。又《古今注》肆,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周礼·地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而平市。〈注〉肆,谓陈物处。《前汉·□法志》开市肆以通之。〈注〉师古曰:肆,列也。又《韵会》既□,陈尸曰肆。《礼·月令》仲春之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注〉肆,谓死□暴尸也。《周礼·秋官·掌囚》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又《尔雅·释诂》肆,故也。〈疏〉肆之为故,语更端辞也。〈又〉肆,今也。〈注〉肆既为故,又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书·大禹谟》肆予以尔衆[音zhòng]士,奉辞代罪。〈传〉肆,故也。《诗·大雅》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传〉肆,故今也。又《博雅》伸也。《左传·僖三十年》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肆,申也。又《小尔雅》余也。又缓也。《书·舜典》眚灾肆赦。〈传〉肆,缓也,过而有害,当缓赦之。《左传·庄二十二年》肆大眚。〈疏〉肆,缓也。◎按公羊传注:肆,跌也,过度也。谷梁传注:肆,失也。三传异义。又《玉篇》量也。又大也。《书·梓材》越厥疆土,于先王肆。〈传〉能远拓其界壤,则于先王之道遂大。又长也。《诗·大雅》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传〉肆,长也。又弃也。《扬雄·长杨赋》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也。〈注〉服虔曰:肆,弃也。又《小尔雅》突也。《诗·大雅》是伐是肆。〈传〉肆,疾也。〈笺〉肆犯突也。〈疏〉肆为犯突,言犯师而冲突之。《左传·文十二年》若使轻者,肆焉其可。〈注〉肆,暂往而退也。又《周礼·春官·小胥》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注〉编县之,二十六枚在一虡,谓之堵。钟一堵,磬一堵,谓之肆。《左传·襄十一年》歌钟二肆。〈注〉肆,列也。县钟十六为一肆。二肆,三十六枚。又官名。《周礼·地官》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又姓。《何氏姓苑》有渔阳太守肆敏。又祭名。《史记·周本纪》肆祀不答。又《集韵》息七切,音悉。放也。又《韵会》羊至切。与肄同。《五音集韵》习也,嫩条也。《礼·玉藻》肆束及带,勤者有事则收之,走则拥之。〈注〉肆,读为肄。肄,余也。《释文》肆,音肄。又音陔。《礼·礼器》其出也,肆夏而送之,盖重礼也。〈注〉肆夏,当为陔夏。《释文》肆,依注作陔,古来切。又《集韵》他正切,音逖。解也。《礼·郊特牲》腥肆爓腍祭。〈注〉治肉曰肆。〈疏〉肆,剔也。《释文》肆,敕正切。《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注〉郑司农云,肆,陈骨体也。士丧礼曰:肆解去蹄。《贾疏》羞,进也。肆,解也。谓於俎上进所解牲体於神座前。《释文》肆,他正切。考证:(《易·系辞》其事肆而应。)谨照原文应改隐。(《周礼·天官·司市》掌以陈肆辨物。)谨照原书天官改地官。照原文辨物下增而平市三字。(《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释文》羞,进也。)谨按羞进也,句出贾疏非释文,今据改为贾疏。
无无:《卯集下·无字部》《唐韵》武夫切,音巫。《说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易·乾卦》无咎。《释文》无音无。易内皆作此字。《艺苑雄黄》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时始以蕃橆之橆为有无之无。诗、书、春秋、礼记、论语本用无字,变篆者变为无,惟易、周礼尽用无。然论语亡而为有,我独亡,诸无字,盖变隶时误读为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广韵》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释典》。(无)(古文)《唐韵》武扶切《广韵》武夫切《集韵》《韵会》《正韵》微夫切,□音巫。《说文》亡也。《玉篇》不有也。《书·舜典》刚而无虐,□而无傲。又《益稷》懋迁有无化居。又《尔雅·释诂》虚无之间也。〈注〉虚无皆有间隙。《老子·道德经》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周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又《礼·三年问》无易之道也。〈注〉无,犹不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越巂郡会无县。又姓。《正字通》汉无且明,无能。又《广韵》汉复姓无庸无钩,俱出自楚。又文无,药名。《古今注》相别赠之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又《说文奇字》作无。《玉篇》虚无也。周易无字俱作无。又《集韵》或作亡。《诗·卫风》何有何亡。又通作毋。书,无逸。《史记·鲁世家》作毋逸。又通作毛。《后汉·冯衍传》饥者毛食。〈注〉衍集:毛作无。今俗语犹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通雅》江楚广东呼无曰毛。又《集韵》或作武。◎按礼器:诏侑武方。注:武当为无,声之误也。郑注:明言其误。集韵合无,武为一。非。《集韵》无或作橆。韵会,□本古文蕃□字。篆借为有无字。李斯变隷变林为四点。〇按说文□,从亡无声,在亡部。至蕃橆之橆,在林部。音义各别,不云相通。且有无与蕃橆义尤相反,不应借用。玉篇集韵韵会俱非。韵会蕃橆作蕃□,尤非。又按读书通云:通作勿莫末没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义通,或止音近,实非一字也。读书通误。又梵言,南无呼那谟。那如拏之上声,谟音如摩,犹云归依也。
忌忌:《卯集上·心字部》(古文)坖《唐韵》《集韵》《韵会》渠记切《正韵》奇寄切,□音惎。《说文》憎恶也。《增韵》嫉也。《诗·周南·小星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又《广韵》忌讳也。《周礼·春官·小史》诏王之忌讳。〈疏〉谓告王以先王之忌讳也。又《地官·诵训》掌道方慝,以诏辟忌。〈注〉不避其忌,则其方以为苟于言语也。又惮也。《左传·昭六年》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又怨也。《晋语》小人忌而不思。〈注〉怨也。又戒也。《书·吕□》敬忌罔有择言在身。〈注〉忌之言戒也。又敬也。《左传·昭元年》非羇何忌。〈注〉言不敬羇客,当谁敬哉。又忌日,亲丧日也。《礼·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又姓。《风俗通》周公忌父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又龙忌,谓禁火日也。《后汉·周举传》有龙忌之禁。又《集韵》居利切《正韵》吉器切,□音懻。语助辞。《诗·郑风》叔善射忌。又《五音集韵》巨己切,音芑,亦戒也。《诗·大雅》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说文》己心为忌。会意。
惮惮:《卯集上·心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案切《正韵》杜晏切,□音但。《说文》忌难也。从心单声。一曰难也。《增韵》畏也。又《集韵》得案切,音旦。《书·毕命》彰善瘅恶。或作惮。又《集韵》丁贺切,音跢。《说文》劳病也。本作瘅,或从心。《诗·小雅》惮我不暇。《朱注》惮,劳也。又《集韵》尺战切,音硟。难也。《扬子·方言》齐鲁曰惮。又《韵会》昌善切。慢易也。又《集韵》荡旱切,音蜑。劳也,难也。《诗·小雅》哀我惮人。又《集韵》党旱切,音亶。劳也。又通作怛。《周礼·冬官考工记·矢人》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释文》音怛,都达反。又《韵会》唐干切,音坛。惊怛也。《庄子·达生篇》以钩注者惮。又《五音集韵》於权切,音□。车敝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