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ōng bǎi hán méng
成语注音:ㄙㄨㄙ ㄅㄞˇ ㄏㄢˊ ㄇㄥˊ
成语简拼:SBHM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鬆栢寒盟
成语解释
比喻患难之交。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接龙
松柏寒盟→盟山誓海→海涵地负→负德辜恩→恩恩爱爱→爱憎分明→明珠弹雀→雀小脏全→全神灌注→注玄尚白→白首为郎→郎才女貌→貌是心非→非分之念→念念有词→词穷理絶→絶长补短→短绠汲深→深情故剑→剑树刀山→山溜穿石→石城汤池→池鱼幕燕→燕安鸩毒→毒手尊拳
成语造句
(1)赤峰弘亚学校的功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松柏寒盟”。
(2)虫虫写不出成语“松柏寒盟”的拼音。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松柏寒盟”几个大字。
(4)小策不会写成语“松柏寒盟”的最后一个字。
(5)雨菲叔叔给就葵和颜希讲述了“松柏寒盟”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清·李渔《怜香伴·斋访》:『虽则是梅花冷淡,也甘守松柏寒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松柏松柏:[sōngbǎi] (1)松树与柏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比喻坚贞的洁操。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3)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松松:1、[古] 鬆[sōng] (1)发乱;乱发貌。首蓬松以半散,支棘瘠而枯郏――唐·陆龟蒙《自怜赋》。(2)不紧。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唐·王建《宫词》。又如:松宽(亦作宽松。使行动有较大的自由,放松);松松爽爽(轻松爽快);松怠怠(赖散的样子);松通(宽松,放宽)(3)不坚实。如:松脆;这点心松脆可口。(4)经济宽裕。如:『手头松』;松通(舒散,流通,宽裕)(5)不中用。有这等一个松驸马。――明·汤显祖《南柯记》。(6)慢。围棋术语。松,慢也。棋家取其玲珑透空,疏而不漏之谓也。――宋·徐铉《围棋义例》。2、[古] 鬆[sōng] (1)使松弛。如:松松螺丝;松帆。3、[古] 鬆[sōng] (1)瘦肉做成的绒状或碎末状的食品。如:肉松;鱼松;鸡松。4、[sōng] (1)(形声。从木,公声。本义:松科植物的总称)同本义。松,松木也。――《说文》;山有乔松。――《诗·郑风·山有扶苏》;如松茂矣。――《诗·小雅·斯干》;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搜神记·干将莫邪》。(2)一般为常绿乔木,很少为灌木,树皮多为鳞片状,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有木质的鳞片,木材和树脂都可利用。又如:松塔;松涛;松针;松脂;松亭(旁边有松树的亭子);松活(以松柏的枝叶扎成人、鹤、鹿、亭等形状,作为冥器,叫做松活);松肪(松脂);松扇(用柔嫩松皮制成的一种古扇);松钗(松树的枝叶);松腴(松脂);松花绿(亦作『松花』、『松绿』。偏黑的深绿色,墨绿);松篁(松树与竹子)。
柏柏:1、[古] 栢[bǎi] (1)(形声。从木,白声。本义:木名,柏树,也称『椈』)(2)柏科柏木属植物的通称。柏,鞠也。――《说文》;柏,椈。――《尔雅》;鬯臼以椈。――《礼记·杂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3)柏属约20种。如:侧柏、圆柏、刺柏、台湾扁柏、福建柏等,常绿树,可供观赏和材用,分布于欧亚和北美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4)柏叶。如:柏酒(以柏树叶浸泡的酒)(5)特指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固称)。俱蟠使下之柏,俱擅乙中之二。――唐·黄滔《祭陈侍御》。(6)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省西平县。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左传》。2、[bò] ――见『黄柏』:即黄檗。3、[bó] ――用于外国语音译。如:柏林;柏拉图。
寒寒:hán 1、<形>凉,冷。《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2、<形>贫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形>害怕。《战国策·秦策四》:『梁氏寒心。』[寒士] (1)魏晋南北朝时讲究门第,出身寒微的读书人称寒士。(2)泛指处境贫苦的读书人。
盟盟:méng 1、<动>在神前誓约、结盟。《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名>同盟;盟约。《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结盟好。』3、<动>旧指结拜为兄弟关系,如『盟兄』、『盟弟』。
松松:《辰集中·木字部》梥庺《唐韵》详容切《集韵》思恭切《正韵》息中切,□音淞。木也。《字说》松,百木之长,犹公,故字从公。《礼·礼器》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史记·龟筴传》千岁之松,上有兔丝,下有茯苓。《摭遗》吴邓夫人伤脸,以琥珀屑灭痕。〈注〉琥珀,松脂入地千年所化。又甘松,香草名。《广志》细叶,蔓生,可合诸香。又长松。《本草》一名仙茆,能治风。又州名。《韵会》本河关之西南羌也,唐置松州。又江名。松江,《禹贡》三江之一。或作淞。考证:(《礼·礼器》松柏之有心也,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谨照原文松上增如字。贯上增故字。
柏柏:《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百。《说文》椈也。《六书精蕴》柏,阴木也。木皆属阳,而柏向阴指西,盖木之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又《春秋纬》诸侯墓树柏。《前汉·东方朔传》柏者,鬼之廷也。又大也。与伯通。《释名》柏车,大车也。又逼也。与廹同。《周礼·春官》其柏席用萑黼纯。《郑注》柏席,廹地之席。《史记·汉高纪》柏人者,廹于人也。《汉·武瓠子歌》鱼弗鬰兮柏冬日。又国名。在河南西平县。又山名。《书·禹贡》导淮自桐柏。又《前汉·武帝纪》起柏梁台。又姓。《姓谱》战国柏直,汉柏英。又叶卜各切,音搏。《楚辞·九歌》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又叶壁益切,音必。《陶潜·经钱溪诗》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从木白声。俗作栢,非。
寒寒:《寅集上·宀字部》《唐韵》胡安切《集韵》《韵会》《正韵》河干切,□音韩。《说文》东也。本作□。从人在宀下,从茻荐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隶省作寒。《释名》寒,扞也。扞,格也。《玉篇》冬时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书·洪范》庶徴曰燠,曰寒。〈传〉焕以长物,寒以成物。又司寒,水神。《左传·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注〉司寒,元冥,水神也。又《周语》火见而清风戒寒。《荀悦·申鉴》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又穷窘也。《史记·范睢传》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传》畸人寒士皆赖之。又国名,在北海,平寿县东寒亭。《史记·夏本纪》伯明氏之谗子寒浞封国。又姓。汉博士寒朗。又叶胡田切,音贤。《楚辞·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兽能言。又叶侧邻切,音真。《欧阳修·答韩子华诗》俊乂沈下位,恶去善乃伸。家至与户到,饱饥而衣寒。
盟盟:《午集中·皿字部》《唐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明。《释名》明也。告其事於神明也。《类篇》誓约也。又信也。《书·吕□》罔中于信,以覆诅盟。《周礼·春官·盟祝》注:盟诅主於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疏〉盟者,盟将来。诅者,诅往过。《春秋·正义》凡盟礼,杀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违,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礼·曲礼》涖牲曰盟。〈疏〉割牲左耳,盛以珠盘。又取血,盛以玉敦,用血为盟书。书成,乃歃血读书。又盟府,司盟之官也。《左传·僖五年》藏於盟府。又《集韵》武永切,明上声。义同。又《集韵》眉病切,明去声。《庄子·齐物论》其留如诅盟。郭象读。又《字汇补》谟耕切,音萌。义同□。徐邈读。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更切。与孟通。地名。《左传·隐十一年注》盟,今盟津。河内邑名。《史记·周本纪》武王东观兵於盟津。《书·禹贡》作孟津。又泽名。《前汉·地理志》道荷泽,被盟猪。〈注〉今南京虞城县西北孟诸泽是也。《书·禹贡》作孟猪。又叶莫郞切,音茫。《诗·小雅》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史记·序传》杀鲜放度,周公为盟。大任十子,周以宗疆。又叶莫浪切,茫去声。《黄庭经》十读四拜朝太上,先谒太帝后北向。黄庭内经玉书畅,授者曰师受者盟。《说文》本作□,从血。篆作□。《字汇》俗通从皿,故附皿部。考证:(《周礼·春官·盟诅注》盟诅主於要誓。)谨照原文春官盟诅改春官盟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