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ěn shí qǐn shéng
成语注音:ㄓㄣˇ ㄕㄧˊ ㄑㄧㄣˇ ㄕㄥˊ
成语简拼:ZSQS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枕石寢繩
成语解释
枕方石,睡绳床。同『枕方寝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枕方寝绳
成语接龙
1、枕石寝绳→绳锯木断→断梗浮萍→萍踪浪影→影形不离→离世绝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衣疎食→食不重肉→肉朋酒友→友风子雨→雨凑云集→集矢之的→的一确二→二八女郎→郎才女姿→姿意妄为→为裘为箕→箕山之风→风云人物→物离乡贵→贵贱无常→常胜将军→军不血刃
2、枕石寝绳→绳锯木断→断无此理→理屈词穷→穷途之哭→哭哭啼啼→啼天哭地→地覆天翻→翻来覆去→去本趋末→末路穷途→途穷日暮→暮夜怀金→金匮石室→室徒四壁→壁间蛇影→影只形单→单刀赴会→会道能说→说今道古→古是今非→非昔是今→今夕何夕→夕惕朝乾→乾乾翼翼
3、枕石寝绳→绳愆纠谬→谬采虚声→声振林木→木落归本→本枝百世→世代书香→香消玉殒→殒身不恤→恤老怜贫→贫而乐道→道貌凛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为佳话→话不相投→投阱下石→石火光阴→阴阳怪气→气冲霄汉→汉官威仪→仪静体闲→闲言淡语→语重心沉→沉冤莫白
4、枕石寝绳→绳愆纠谬→谬采虚誉→誉满天下→下车泣罪→罪有应得→得意忘形→形势逼人→人迹罕至→至诚高节→节变岁移→移商换羽→羽翮飞肉→肉山酒海→海内鼎沸→沸反盈天→天壤之别→别具慧眼→眼光如豆→豆蔻年华→华星秋月→月白风清→清微淡远→远至迩安→安富恤贫
5、枕石寝绳→绳愆纠违→违法乱纪→纪纲人论→论议风生→生拽活拖→拖天扫地→地动山摧→摧折豪强→强颜欢笑→笑话奇谈→谈空说有→有生力量→量才而为→为法自弊→弊衣蔬食→食不下咽→咽苦吞甘→甘贫乐道→道不掇遗→遗俗绝尘→尘羹涂饭→饭囊酒瓮→瓮里酰鸡→鸡尸牛从
成语造句
(1)策策不会写成语“枕石寝绳”的最后一个字。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枕石寝绳”几个大字。
(3)非儿写不出成语“枕石寝绳”,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4)建元哥哥给芊茹和馨交讲述了“枕石寝绳”的历史典故
(5)麻河镇中学的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枕石寝绳”。
(6)我们想象不出枕石寝绳生活是怎样的
成语出处
《文子·精诚》:『虑牺氏之王天下也,枕石寝绳,杀秋约冬,负方州,抱员天。』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枕枕:zhěn<名>枕头。《梦游天姥吟留别》:『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zhèn 1、<动>将头放在枕头等物上。《赤壁赋》:『相与枕藉乎舟中。』2、<动>临近;挨着。《汉书·严助传》:『北枕大江。』
石石:shí 1、<名>石头。《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名>石碑。《五人墓碑记》:『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3、<名>矿物类药物;古代治病用的石针。《扁鹊见蔡桓公》:『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4、<名>石制的磬类乐器。金、土、石、革、丝、匏、竹八音之一。5、<量>今读dàn。古代容量计算单位,十斗为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肠] 心肠如石。喻意志坚强。[石田] 多石而不可耕之田。喻无用。
寝寝:qǐn 1、<动>躺;躺卧。《邹忌讽齐王纳谏》:『暮寝而思之。』2、<动>睡觉。《大铁椎传》:『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3、<动>停息;止息。王褒《四子讲德论》:『秦人寝兵。』4、<形>(相貌)丑陋。《大铁椎传》:『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寝兵] 停息干戈。[寝疾] 卧病。[寝迹] 隐迹。言隐居。
绳绳:shéng 1、<名>绳子。《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2、<名>木工取直用的墨线。《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3、<名>标准;法令。《韩非子·孤愤》:『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4、<动>约束;衡量;纠正。《病梅馆记》:『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天下以绳天下之梅也。』[绳尺] (1)工匠用的墨线和尺子。(2)法度;尺度;章法。[绳墨] (1)木工画直线的工具。(2)法度;规矩。[绳枢] 用绳系住门扇充当门轴。形容家境贫困住房简陋。
枕枕:《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章荏切,斟上声。《说文》卧荐首者。《释名》枕,检也,所以检项也。《诗·唐风》角枕粲兮。《礼·内则》敛枕簟。又《唐韵》之赁切《集韵》《韵会》《正韵》职任切。义同。又车后横木也。《小尔雅》轸谓之枕。又鱼脑中骨曰枕。《尔雅·释虫》鱼枕谓之丁。又姓。《姓苑》出下邳。又《广韵》直深切《集韵》持林切,□音沈。系牛杙也。又木名。《释名》乌梓一名枕,一名豫。又《本草纲目》枕木即钓樟。又叶知险切,音展。《诗·陈风》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石石:《午集下·石字部》《唐韵》《集韵》《正韵》常只切《韵会》常亦切,□音硕。《增韵》山骨也。《释名》山体曰石。《易·说卦传》艮为山,为小石。《杨泉物理论》土精为石,石气之核也。气之生石,犹人筋络之生爪牙也。《春秋·说题词》石,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阴精补阳,故山含石。又乐器,八音之一。《书·益稷》击石拊石。〈注〉石,磬也。又乐声不发扬亦曰石。《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注〉钟太厚则如石,叩之无声。又坚也。《前汉·扬雄传》石画之臣。《师古注》言坚固如石。亦作硕。又星亦称石。《左传·僖十六年》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又量名。十斗曰石。《前汉·食货志》夫治田百畮,岁收畮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又官禄秩数称石。《师古曰》汉制,三公号称万石,以下递减至百石。又粗布皮革之数亦称为石。《唐书·张弘靖传》汝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又水亦称石。《水经注》河水浊,清澄一石水六斗泥。又酒亦称石。《史记·滑稽传》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又衡名。百二十斤为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礼·月令》仲春钧衡石。《前汉·律正志》石者,大也,权之大者。又州名。《广韵》秦伐赵取离石,周因邑以名州。又姓。《左传》卫大夫石碏。又复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又叶常义切,音嗜。《宋玉·高唐赋》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又叶石若切,音杓。《楚辞·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又《招魂》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砾石些。又叶七各切,音错。《郭璞·尔雅赞》鳆似蛤,有鳞无殻。一面附石,细孔亲亲,或七或八。
寝寝:《寅集上·宀字部》寑《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七稔切,侵上声。《说文》卧也。《诗·小雅》乃寝乃兴。《论语》宰予书寝。又《广韵》堂室也。《尔雅·释宫》无东西厢,有室曰寝。周制,王公六寝,路寝一,小寝五。路寝,冶事之所,小寝,燕息之地也。《公羊传·庄三十二年》路寝者何,正寝也。又寝庙。凡庙,前曰庙,后曰寝。《诗·小雅》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商颂》寝成孔安。〈注〉庙中之寝,所以安神也。又陵寝。《史记·乐书》三代以前,未有墓祭。至秦始出寝,起於墓侧。汉因秦制,上陵皆有园寝。又凡居室皆曰寝。《礼·王制》庶人祭於寝。又息也。《前汉·□法志》兵寝□措。《唐书·裴度传》汲黯在朝,淮南寝谋。又寝丘,县名,在汝南。《前汉·地理志应劭注》叔敖子所邑之地,后更名固始。又叶衣检切,音揜。《诗·小雅》乃安斯寝。叶上簟。簟音忝。《集韵》亦作□。
绳绳:《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食陵切《集韵》《韵会》《正韵》神陵切,□音乗[音chéng]。《说文》索也。《急就篇注》绳谓紨两股以上。总而合之者也。一曰麻丝曰绳,草谓之索。《易·系辞》上古结绳而治。《书·说命》惟木从绳则正。《礼·经解》绳墨之於曲直。《前汉·律正志》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又《书·囧命》绳愆纠谬。〈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又《诗·周南》宜尔子孙绳绳兮。〈传〉绳绳,戒慎也。《朱传》不绝貌。又《大雅》绳其祖武。〈传〉绳,戒也。《朱传》绳,继也。又《礼·乐记》省其文采,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史记·乐书注》王肃曰:绳,法也。又《礼·深衣》负绳及踝以应直。〈注〉绳谓裻,与后幅相当之缝也。又《左传·庄十四年》蔡侯绳息嬀,以语楚子。〈注〉绳,誉也。《小尔雅》绳之,誉之也。又《集韵》以证切,音孕。《周礼·秋官·薙氏》秋绳而芟之。〈注〉含实曰绳。又《集韵》弭尽切,音泯。绳绳,无涯际貌。一曰运动不绝意。又《集韵》石证切,音乗[音chéng]。□也。又《韵补》叶乗[音chéng]融切。《□琳武库赋》陵九城而上跻,起齐轨兮玉绳。车轩辚於雷室,骑浮厉乎云宫。《广韵》俗作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