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ō cháng lùn duǎn
成语注音:ㄕㄨㄛ ㄔㄤˊ ㄌㄨㄣˋ ㄉㄨㄢˇ
成语简拼:SCL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説長論短
成语解释
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嘴多
近义词
说长说短、说长道短、说短道长、说长话短、说短论长
成语接龙
1、说长论短→短兵接战→战无不克→克肩一心→心满意足→足不出门→门庭如市→市民文学→学如穿井→井中视星→星飞电急→急脉缓受→受宠若惊→惊愚骇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絶风清→清净无为→为民父母→母难之日→日甚一日→日居月诸→诸亲好友→友风子雨→雨散云收
2、说长论短→短兵接战→战战业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鼎足而立→立眉竖眼→眼内无珠→珠翠之珍→珍馐美馔→馔玉炊珠→珠沉玉碎→碎骨粉尸→尸山血海→海楛石烂→烂熳天真→真情实感→感旧之哀→哀而不伤→伤心欲绝→绝口不道→道听涂说→说亲道热
3、说长论短→短吃少穿→穿凿附会→会道能说→说白道緑→緑林豪客→客死他乡→乡书难寄→寄人篱下→下井投石→石沈大海→海纳百川→川泽纳污→污手垢面→面折廷争→争长竞短→短垣自逾→逾千越万→万恨千愁→愁眉泪眼→眼笑眉飞→飞粮挽秣→秣马厉兵→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4、说长论短→短刀直入→入不敷出→出奇取胜→胜残去杀→杀人放火→火热水深→深见远虑→虑周藻密→密锣紧鼓→鼓乐齐鸣→鸣鼓而攻→攻无不克→克伐怨欲→欲壑难填→填街塞巷→巷尾街头→头足异处→处安思危→危言危行→行同能偶→偶变投隙→隙穴之窥→窥牖小儿→儿女之情
5、说长论短→短刀直入→入幕之宾→宾餞日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废名裂→裂地分茅→茅庐三顾→顾影惭形→形具神生→生花之笔→笔酣墨饱→饱食终日→日月重光→光前绝后→后进领袖→袖中挥拳→拳拳盛意→意气用事→事捷功倍→倍道兼进→进退首鼠→鼠目獐头→头晕目眩
成语示例
(1)她的性格有一面很像我的一个妹妹,就是心直口快,对什么都没有顾忌,也不怕别人说长论短。▼巴金《谈〈秋〉》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说长论短”几个大字。
(2)噜噜不会写成语“说长论短”的最后一个字。
(3)咪咪写不出成语“说长论短”,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4)萧勋叔叔给焯鸿和淖妍讲述了“说长论短”的成语故事。
(5)鱼台县第二中学的闪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说长论短”。
(6)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飞机上,锺阿姨给女儿和她的同学讲了『说长论短』的历史故事。
成语出处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说说:shuō 1、<动>陈说;讲说。《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动>说明;解说。《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3、<名>言论;说法;主张。《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名>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黄生借书说》:『为一说,使与书俱。』shuì<动>劝说;说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yuè<形>通『悦』。喜欢;高兴。《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长长:cháng 1、<形>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2、<形>高;高大。《公输》:『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3、<形>长久;久远。《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石壕吏》:『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广;广阔。《柳毅传》:『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5、<动>擅长。《冯婉贞》:『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6、<副>经常。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zhǎng 1、<动>生长。《采草药》:『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又] <动使动>使……生长;扶养;抚育。晃错《论贵粟疏》:『养孤长幼在其中。』2、<动>增长;滋长。《赤壁赋》:『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3、<形>年纪大;辈分高。《师说》:『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形>排行第一。《屈原列传》:『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北子兰为令尹。』5、<名>兄;哥哥。常『兄长』、『长兄』连用。《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6、<名>首领;头领。《陈涉世家》:『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 做……首领;当头领。《记王忠肃公翱事》:『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长才] 高才,英才。[长跪] 直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据地以臀部著足跟。跪则伸直腰股,以示庄重。《后汉书·李善传》:『有事则长请白,然后行之。』[长世] 绵续久存。[长亭] 秦汉时十里修亭,谓之长亭,供往来的人休憩。也是送别的地方。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晚,骤雨初歇。』[长君] 1.古称年长之君主。2.称别人长兄。[长吏] 1.吏秩之尊者。2.泛指上级官长。白居易《赠友》诗之四:『长久于政,然后风教敦。』[长者] 1.年纪大,辈分高的人。2.性行谨厚、有德望的人。《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以赢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能下士也。』
论论:lùn 1、<动>讨论;议论。《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动>评定赏罚;判定。《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3、<动>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动>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5、<动>研究;研讨。《五蠹》:『论世之事,因为之备。』6、<名>言论;主张;学说。《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论。』7、<名>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文选序》:『论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
短短:duǎn 1、<形>与『长』相对。《垓下之战》:『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形>不足;欠缺。屈原《卜居》:『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冯婉贞》:『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3、<动>诋毁。《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说:《考证》《酉集上·言字部》(《易·益卦》民説无强。)谨照原文无强改为无疆。
长长:《戌集上·长字部》(古文)镸《唐韵》《集韵》直良切《正韵》仲良切,□音场。《增韵》短之对也。《孟子》今交九尺四寸以长。《前汉·田横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又久也。《诗·商颂》濬哲维商,长发其祥。〈笺〉长,犹久也。《老子·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又远也。《诗·鲁颂》顺彼长道,屈此羣丑。〈笺〉长,远也。《古诗》道路阻且长。又常也。《陶潜·归去来辞》门虽设而长关。《李商隐诗》风云长为护储胥。又大也。《世说新语补》愿乗[音chéng]长风,破万里浪。又善也。《晋书·乐广传》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唐书·韩琬传》文艺优长。又《博雅》长,挟也。又《吴语》孤敢不顺从君命,长弟许诺。〈注〉长弟,犹云先后也。又星名。《博雅》太白谓之长庚。《诗·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传〉日旦出,谓明星为启明。日既入,谓明星为长庚。又宫名。《班固·西都赋》北弥明光而亘长乐。《谢朓·怨情诗》掖庭聘绝国,长门失欢宴。〈注〉长门,汉□皇后所居。又地名。《玉海》长安,本关中地,西汉建都于此,后因谓天子所都为长安。又山名。《说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金史·礼志》有司言,长白山在兴王之地,礼合尊崇。又国名。《山海经》有盐长之国。又兽名。《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又草名。《尔雅·释草》长楚,铫芅。〈疏〉长楚,一名铫芅。又姓。《左传·僖二十八年》甯子先长牂守门。〈注〉长牂,卫大夫。又仲长,复姓。又长乗[音chéng],神名。《山海经·郭璞赞》九德之气,是生长乗[音chéng]。人状犳尾,其神则凝。妙物自潜,世无得称。又《韵会》《正韵》□展两切,音掌。孟也。《易·乾卦》元者,善之长也。〈疏〉元为施生之宗,故言元者善之长也。《战国策》君长齐奚以薛为。〈注〉长,雄长之长。又齿高也。《书·伊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礼·曲礼》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又位高也。《书·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传〉言至海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释文》五长,衆[音zhòng]官之长。又《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注〉长谓公卿大夫,王子弟之食采邑者。又进也。《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又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又长养之也。《前汉·董仲舒传》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又《诗·大雅》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笺〉敎诲不倦曰长。又官名。《左传·襄十一年》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注〉庶长,秦爵也。又县名。《左传·襄十八年》夏,晋人执卫行人石买于长子。〈注〉长子县,属上党郡。又《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宂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宂长。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考证:(《杜甫诗》风云长为护储胥。)谨按筹笔驿诗为李商隐作。杜甫改李商隐。(《周礼·大冢宰》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谨照原书大冢宰改大宰。
论论:《酉集上·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卢昆切,音崘。《说文》议也。《广韵》说也。《周礼·春官·大司乐·贾疏》直言曰论,答难曰语。论者,语中之别,与言不同。又《论语·序解正义》论者,纶也,轮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书可经纶世务,故曰纶,圆转无穷故曰轮,蕴含万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贤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龙》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述,故仰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羣论立名,始于兹矣。又《释名》伦也,有伦理也。《玉篇》思理也。《诗·大雅》於论鼓钟。〈传〉思也。《郑笺》论之言伦也。《朱传》言得其伦理也。又《增韵》紬绎讨论也。《孔安国·尚书序》讨论典坟。又《正韵》决罪曰论。又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长皆称曰勃极烈,次曰国论、忽鲁、勃极烈。国论,言贵。忽鲁,犹总帅也。又诸羌州名。《唐书·地理志》刃南道有论川州,开元后置。又姓。《唐书》论弓仁,本吐蕃族也。又三字姓。《金史·国语解·姓氏》乌古论曰商。又《广韵》力迍切《集韵》《韵会》《正韵》龙春切,□音伦。言有理也。又《礼·王制》凡制五□,必即天论。〈注〉天论,天理也。与伦同。又《玉篇》力困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卢困切,□崘去声。义同。又《正韵》辨论也。《书·周官》论道经邦。〈传〉论者,讲明之谓。《礼·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论之。〈注〉谓考评其行艺之详也。《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功行封。又叶卢健切,音练。《前汉·叙传》兵家之策,惟在不战。营平皤皤,立功立论。又叶圣闰切,音舜。《冯衍·显志赋》澄德化之陵迟兮,烈□罚之峭峻。燔[音fán]商鞅之法术兮,烧韩非之说论。又叶闾员切,音挛。《曹植·文帝诔》考诸先纪,寻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论。《字汇补》伪作□,非。
短短:《午集中·矢字部》《唐韵》《正韵》都管切《集韵》《韵会》覩缓切,□端上声。《说文》有所长短,以矢为正。《徐曰》若以弓为度也。《广韵》促也,不长也。《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礼·月令》度有长短。又长短术。《史记·六国年表》谋诈用,而纵横长短之说起。〈注〉长短术兴於六国时,行长入短,其语隐谬,用相激怒。又短功。《唐书·百官志》凡工匠,十月至正月为短功。又短人。《史记·孔子世家》僬侥三尺,短之至也。《荀子·非相篇》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张华·博物志》伊尹黑而短。又凡指人过失曰短。《史记·屈原传》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前汉·萧望之传》郑朋数称述望之,短车骑将军。《师古注》短谓毁其短恶也。又叶多卷切,音近亶。《陆机·思亲赋》天步悠长,人道短矣。异途同归,无早晚矣。又叶都眷切,音近玷。《苏辙·夷中诗》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峰峦古崖石,草木条干短。《集韵》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