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十行俱下

www.16system.cn 2023-12-22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háng jù xià
成语注音:ㄕㄧˊ ㄏㄤˊ ㄐㄨˋ ㄒㄧㄚˋ
成语简拼:SHJ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十行俱下
成语英文:be quick at reading

成语解释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读书极快

近义词

[同]一目十行、五行俱下、五行并下、七行俱下、一挥而就、不假思索

成语接龙

1、十行俱下→下气怡色→色授魂与→与物无竞→竞短争长→长林丰草→草率将事→事不过三→三三两两→两手空空→空言虚语→语出月胁→胁肩絫足→足趼舌敝→敝绨恶粟→粟陈贯朽→朽竹篙舟→舟中敌国→国士无双→双喜临门→门无杂客→客死他乡→乡书难寄→寄兴寓情→情孚意合

2、十行俱下→下学上达→达官知命→命若悬丝→丝分缕析→析珪判野→野人献曝→曝骨履肠→肠肥脑满→满城风雨→雨愁烟恨→恨之入骨→骨肉相连→连明彻夜→夜郎自大→大逆不道→道德文章→章父荐屦→屦贱踊贵→贵贱无二→二缶钟惑→惑世诬民→民怨沸腾→腾蛟起凤→凤协鸾和

3、十行俱下→下里巴人→人亡政息→息迹静处→处高临深→深思熟虑→虑不及远→远近兼顾→顾盼神飞→飞龙在天

4、十行俱下→下陵上替→替天行道→道在屎溺→溺心灭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似悬河→河梁之谊→谊切苔岑

成语示例

(1)《北齐书·卷一一·文襄六王列传·河南王唐舒孝瑜》:『孝瑜容貌魁伟,精彩雄毅,谦慎宽厚,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一二·谈艺二·反锦》:『松字瀛涯,博学好古,读书十行俱下。』

(3)…父母乃取名逊,字敬之。年十岁,从师读书,一目十行俱下,作文写字,不教自会,世俗无有能为之师者。真君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才,复姓司马,名貌,表字重湘。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八岁纵笔成文,本郡举他应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成语造句

(1)白湖中学的眭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十行俱下”。

(2)颢恒叔叔给镶丹和华萍讲述了“十行俱下”的成语故事。

(3)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十行俱下”几个大字。

(4)佳佳写不出成语“十行俱下”的拼音。

(5)娇娇不会写成语“十行俱下”的最后一个字。

(6)李清菬幼有大志,过目不忘,读书十行俱下,十岁便有神童之誉。

(7)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见《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

(8)在去西街的路途中,圣爷爷给他的外甥和小孙囡讲了『十行俱下』的故事。

(9)年十岁,从师读书,一目十行俱下,作文写字,不教自会,世俗无有能为之师者。

成语出处

《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成语故事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记忆力很强。他读书的速度相当快,能够十行同时阅读下去,而且能够做到过目不忘。11岁时就博览群书,写诗赋文章得心应手。因此被任命为宣惠将军,丹阳尹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