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ō jīng duó xí
成语简拼:SJDX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說經奪席
成语解释
讲说经书,争夺席位。原指讲经者互相诘难,义理不通者夺其讲席。后比喻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实际在争权夺利。
成语造句
(1)滨滨写不出成语“说经夺席”,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2)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说经夺席”几个大字。
(3)莉亭哥哥给林炎和宸菱介绍了“说经夺席”的成语典故。
(4)巧家县茂租中学的覃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说经夺席”。
(5)小涓不会写成语“说经夺席”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后汉书·戴凭传》:『正旦朝贺,光武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诘难,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戴凭遂夺五十余席。』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说说:shuō 1、<动>陈说;讲说。《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动>说明;解说。《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3、<名>言论;说法;主张。《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名>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黄生借书说》:『为一说,使与书俱。』shuì<动>劝说;说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yuè<形>通『悦』。喜欢;高兴。《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经经:jīng 1、<名>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文同《织妇怨》:『皆言边幅好,自爱经纬密。』2、<名>经络;经脉。《庖丁解牛》:『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畖乎?』3、<名>经典;经书。《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4、<名>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以儒学经传著术为主,与『史』、『子』、『集』相对。《复庵记》:『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5、<名>分界;界线。《察传》:『是非之经,不可不分。』6、<动>上吊;缢。《史记·田单列传》:『经其颈于树枝。』7、<动>经过;经历。《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8、<动>治理。《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又] <动>合符常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海内必以兄为经之人。』[经纪] (1)纲常;法度。(2)条理;秩序。(3)经营;料理。(4)买卖,贸易。[经年] 经过一整年或若干年。[经传] 儒家经典与前人对这些经典所作的解释的统称。
夺夺:duó 1、<动>强取。《陈涉世家》:『广起,夺而杀尉。』2、<动>剥夺;削去权力。《左传·桓公五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3、<动>失去;丧失。《齐桓晋文之事》:『百亩之田,无夺其时。』4、<动>乱。《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
席席:xí 1、<名>席子;用草、竹篾、苇篾等编织的坐卧铺垫的用具。《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又] <名意动>以……为席。《左忠毅公逸事》:『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2、<名>席位;坐位。《口技》:『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3、<名>酒席;筵席。《群英会蒋干中计》:『瑜命撤席,诸将辞出。』4、<名>船帆。李白《梁园吟》:『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5、<动>凭借;倚仗。《汉书·刘向传》:『吕产禄席太后之宠,据将相之位。』
说说:《考证》《酉集上·言字部》(《易·益卦》民説无强。)谨照原文无强改为无疆。
经经:《未集中·糸字部》坕《唐韵》《广韵》古灵切《集韵》《韵会》《正韵》坚灵切,□音泾。《说文》织也。《玉篇》经纬,以成缯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经纶。〈疏〉经,谓经纬。又《易·颐卦》拂经於丘。〈注〉经犹义也。又《书·酒诰》经德秉哲。〈传〉能常德持智。《左传·昭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注〉经者,道之常。又《诗·大雅》经之营之。〈传〉经,度之也。又《周礼·天官·冢宰》体国经野。〈注〉经,谓为之里。〈疏〉南北之道谓之经,东西之道谓之纬。又《周礼·天官·大宰》以经邦国。〈注〉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又《礼·月令》毋失经纪。〈注〉谓天文进退度数。又《礼·经解疏》经解者,以其记六艺政敎之得失也。又《左传·昭二十五年》为夫妇外内,以经二物。〈注〉夫治外,妇治内,各治其物。又《论语》自经於沟渎,而莫之知也。《何晏注》经,经死於沟渎之中。《晋语》雉经於新城庙。《释名》屈颈闭气曰雉经,如雉之为也。又《广韵》古定切,音径。经纬也。又织也。又《离骚·王逸注》经,径也。《释名》经,径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又《韵补》叶居良切。《韩愈·此日足可惜诗》闭门读书史,清风窗户凉。日念子来游,子岂知我情。别离未为久,辛苦多所经。情音翔。《五经文字》作□者,讹。
夺夺:《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徒活切,音□。强取也。《前汉·食货志》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景帝纪》渔夺百姓。《文中子·王道篇》轻施者必好夺。又镌削禄阶亦曰夺。《论语》夺伯氏骈邑三百。又狭路也。《礼·檀弓》齐庄公袭莒于夺。○按《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杜注》:且于,莒邑。隧,狭路。郑元引之证经云:隧夺声相。近又云:或作兑,据此则夺非地名。敓,古夺字,兑即敓之省文。□澔失考,误音兑,字书因之训地名,□非。又丘月切,音阙。《白居易·桐花诗》何此巴峡中,桐花开十月。草木坚强物,所禀固难夺。又叶僻吉切,音狄。《大□度首》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敚或敓原字从攴。
席席:《寅集中·巾字部》《唐韵》祥易切《集韵》《韵会》《正韵》祥亦切,□音夕。《说文》藉也。《玉篇》牀席也。《广韵》荐席。《增韵》藳秸曰荐,莞蒲曰席。《急就篇注》簟谓之席。又重曰筵,单曰席。《周礼·天官》玉府掌王之燕衣服衽席牀第。〈注〉衽席,单席也。《释名》席,释也。可卷可释。《诗·邶风》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贾谊·过秦论》席卷天下。又《韵会》资也,因也。《书·毕命》席宠惟旧。《前汉·刘向传》吕产吕禄,席太后之宠。〈注〉师古曰:席犹因也。言若人之坐於席也。又《玉篇》安也。又□也。《礼·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注〉席,□也。铺□往古尧舜之善道,以待聘召。又姓。《韵会》出安定,其先司周之典籍,因氏焉。后避项羽名,改为席。又叶祥龠切,音灼。《易林》重茵厚席,循臯采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