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ō sān dào sì
成语注音:ㄕㄨㄛ ㄙㄢ ㄉㄠˋ ㄙㄧˋ成语正音说,不能读作『shuì』。
成语简拼:SSDS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説三道四成语辨形道,不能写作『倒』。
歇后语:七个婆婆拉家常成语谜语皂
成语解释
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成语辨析]
见『说长道短』(909页)。
成语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乱加谈论
近义词
讲是说非、道东说西、道西说东、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品头评足、评头品足、两道三科、论长说短、论短道长、论长道短、说黑道白、说长道短、议论纷纷、指指点点、指手划脚、说是谈非、说是道非、说是弄非、说嘴说舌、说咸道淡、说东道西、夸夸其谈、传三过四、搬嘴递舌、数短论长、言三语四
反义词
相对无言、默不做声
成语接龙
1、说三道四→四大皆空→空费词说→说白道绿→绿衣黄里→里应外合→合胆同心→心长绠短→短垣自逾→逾墙窥隙→隙大墙坏→坏植散群→群雄逐鹿→鹿皮苍璧→璧合珠连→连三并四→四战之国→国泰民安→安步当车→车载船装→装虚作假→假公济私→私心杂念→念兹在兹→兹事体大
2、说三道四→四大皆空→空谷白驹→驹光过隙→隙穴之窥→窥牖小儿→儿女子语→语短情长→长才广度→度德量力→力所能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害攸关→关山迢递→递兴递废→废书而叹→叹老嗟卑→卑鄙无耻→耻居王后→后悔无及→及第成名→名公巨卿→卿卿我我→我见犹怜
3、说三道四→四纷五落→落叶归根→根蟠节错→错综复杂→杂七杂八→八难三灾→灾难深重→重于泰山→山寒水冷→冷酷无情→情深一往→往蹇来连→连宵彻曙→曙后星孤→孤豚腐鼠→鼠撺狼奔→奔轶绝尘→尘羹涂饭→饭来张口→口燥唇干→干卿底事→事必躬亲→亲冒矢石→石火风烛
4、说三道四→四纷五落→落英缤纷→纷纷攘攘→攘肌及骨→骨肉相残→残编裂简→简要清通→通前彻后→后生可畏→畏死贪生→生荣死哀→哀告宾服→服低做小→小枉大直→直上直下→下马冯妇→妇人醇酒→酒肉朋友→友风子雨→雨顺风调→调良稳泛→泛浩摩苍→苍狗白衣→衣不蔽体
5、说三道四→四海鼎沸→沸反盈天→天南地北→北门南牙→牙牙学语→语不惊人→人定胜天→天悬地隔→隔年皇历→历历可数→数一数二→二三其德→德浅行薄→薄物细故→故我依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为佳话→话里有刺→刺刺不休→休声美誉→誉满天下→下乔入幽→幽期密约
成语示例
(1)…措是出于一种十分浅显的判断,二徒弟如果给王家说三道四,王家肯定会有强烈反应,因为王家在这镇子上向来不…——当代·陈忠实《白鹿原》
(2)…三道四。——《增广贤文》译文
成语造句
(1)“可能是那些讲闲话的人认为她们有社会支持,但是事实她们真的并非如此,”科尔博士说,先前的研究显示人们往往不会喜欢和信任那些经常说三道四的人。
(2)不过,既然分档一直是国际足联比赛的重要游戏规则,那我们也不便说三道四,用阴谋论来指责它。
(3)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说三道四”几个大字。
(4)赐解哥哥给琦芳和姝莘介绍了“说三道四”的成语典故。
(5)大多数人无法忍受有陌生人睡在我们家里,听我们家里人的私房话,背地里对我们的私事说三道四。
(6)对那些责任比我们更大的管理者的能力说三道四很容易,幻想自己在那个位置上肯定会做得更好更是不费吹灰之力。
(7)而向来就喜欢对世贸中心建设说三道四的纽约时报,也没有把这次庆典活动的报道放在按理应该属于她的封面位置,而是把她“流放”到第89页去了。
(8)隆阳区大庄中学的仲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说三道四”。
(9)美国会众院有关决议案对第23条立法说三道四是毫无道理的,也是徒劳的。
(10)任何人对中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所进行的国防建设说三道四,都是站不住脚的。
(11)如果他们确信自己知道应该如何,那么政府和国家无权对他们说三道四。
(12)如果他也能随意抱怨餐馆的服务,对自己的同事说三道四,也向我们那样得到一个“酒鬼”的称号呢?
(13)事实也是如此,不再使用疲软的俚语成为一些群体的特色,人们也不再对措辞变换的迅速而说三道四。
(14)他们担心邻居会说三道四。
(15)她是一个真正的幻想家,所以人们管她叫说三道四的老太婆。
(16)通常,当有些很精明的程序员对我的做法说三道四,却又根本不知道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时,我很苦恼。
(17)为了不让任何人对此说三道四,大多数自由移民权利的捍卫者已经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18)我的确不满媒体现在的说三道四,说我情绪低落而且生活颓废,好像是我要完蛋了。
(19)我们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正确看待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停止对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说三道四。
(20)我讨厌自己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我这么做,别人到我家的时候也会对我说三道四!
(21)我相信我的精神疾病已经使我作为医生成为可能。当患者悲伤时仅仅陪伴他们,而不是忙忙碌碌、对他们说三道四。
(22)现在我才明白,他若是去老梅尔乔理发馆的话,他可能永远都不会见到那个法国女人的,也就不会有人对他说三道四了。
(23)小唱写不出成语“说三道四”,所以昨天考试才99分。
(24)小仔不会写成语“说三道四”的最后一个字。
(25)一些男性钢管舞者还担心被女性说三道四。
(26)有的人工作不努力,别人有了成绩,却整天说三道四。
(27)有些人,不是不停地抱怨工作,就是到处说三道四,传播流言蜚语,或者是在上班时间打私人电话,却不能按时完成工作。
(28)这是一个表达自我的好方法,还不用担心别人对你说三道四。
(29)中国领导人也对自己最大的债务国在经济政策上对本国说三道四越发没有耐心。
成语出处
清·崔灏《通俗编·言笑》:『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启蒙乡村,说三道四。』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说说:shuō 1、<动>陈说;讲说。《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动>说明;解说。《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3、<名>言论;说法;主张。《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名>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黄生借书说》:『为一说,使与书俱。』shuì<动>劝说;说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yuè<形>通『悦』。喜欢;高兴。《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三:sān 1、<数>三;第三。2、<数>再三;多次;多(年)。《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三尺] (1)剑。剑长约三尺,所以这样称。(2)法律。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用『三尺』代称法律。[三辅]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三个行政长官的合称,也指他们所管辖的区域。后代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三宫] (1)儒家称天子六宫,诸侯夫人减半,称作三宫。(2)三个星座。明(3)堂、辟雍、灵台。(4)皇帝、太后、皇后。[三军] (1)古代诸侯大国军队分上军、中军、下军,其三万七千五百人。(2)古代指步、车、骑三军;现代指海陆空三军。(3)全军,通称军队。
道道:dào 1、<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又] <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2、<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名>道理;事理。《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6、<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7、<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好。』8、<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9、<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10、<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1、<名>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12、<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13、<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14、<量>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忱前。』[道心] (1)犹言道德观念。(2)悟道之心。[道学] (1)道家的学说。(2)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道眼] 指抉择真妄的能力。[道义] (1)道德和义理。(2)道德和正义。[道艺] 学问与技能。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说说:《考证》《酉集上·言字部》(《易·益卦》民説无强。)谨照原文无强改为无疆。
三三:《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弎《唐韵》《集韵》《韵会》苏甘切《正韵》苏监切,□飒平声。《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谓以阳之一合阴之二,次第重之,其数三也。《老子·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史记·律书》数始於一,终於十,成於三。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凡兵无过三其身。又《左传·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慎,务三而已。一择人,二因民,三从时。又《晋语》民生於三,事之如一。又《周语》人三为衆[音zhòng],女三为粲,兽三为羣。又姓。明三成志。又汉复姓。屈原之后有三闾氏,三饭尞之后有三饭氏,三州孝子之后有三州氏。又去声。《韵会》苏暂切。《论语》三思而后行。又本作参。《博雅》参,三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参分其股围。《前汉·□法志》秦造参夷之诛。□与三同。又《韵补》叶疏簪切,音森。《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三兮。下叶今。叁。
道道:《酉集下·辵字部》衟《唐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陶上声。《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诗·小雅》周道如砥。《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又《广韵》理也,衆[音zhòng]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顺也。《书·禹贡》九河既道。〈注〉顺其道也。又国名。《左传·僖五年》江黄道柏。〈注〉道国,在汝南安阳县南。又《韵会》州名。汉属零陵郡,唐营州,攺道州。又当道,草名。《博雅》当道,马舄也。又《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陶去声。《正韵》言也。《孝经》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又由也。《礼·礼器》苟无忠信之人,则理不虚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又治也。与导同。《论语》道千乗[音chéng]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又引也。《左传·隐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又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又《字汇补》动五切,音覩。《易林》冬薮枯腐,当风于道。蒙蔽尘埃,左氏劳苦。又叶徒厚切,头上声。《诗·卫风》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