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ī jū lóng xiàn
成语注音:ㄕㄧ ㄐㄨ ㄌㄨㄙˊ ㄒㄧㄢˋ
成语简拼:SJL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尸居龍見
成语解释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动态和静态
成语接龙
1、尸居龙见→见财起意→意合情投→投石拔距→距跃三百→百花争妍→妍蚩好恶→恶衣粗食→食不充肠→肠肥脑满→满不在意→意满志得→得意忘形→形槁心灰→灰容土貌→貌美如花→花枝招展→展脚伸腰→腰缠万贯→贯朽粟陈→陈陈相因→因公行私→私淑弟子→子为父隐→隐介藏形
2、尸居龙见→见风使船→船坚炮利→利令智昏→昏定晨省→省衣节食→食荼卧棘→棘地荆天→天理难容→容光焕发→发隐擿伏→伏虎降龙→龙蟠凤翥→翥凤翔鸾→鸾歌凤吹→吹毛求瑕→瑕不掩瑜→瑜不揜瑕→瑕不揜瑜→瑜不掩瑕→瑕瑜互见→见所未见→见危授命→命辞遣意→意在言外
3、尸居龙见→见精识精→精兵强将→将机就计→计不旋踵→踵武相接→接踵而来→来因去果→果刑信赏→赏善罚恶→恶迹昭著→著述等身→身非木石→石火电光→光车骏马→马上功成→成羣集党→党坚势盛→盛宴难再→再接再砺→砺世磨钝→钝学累功→功成不居→居仁由义→义胆忠肝
4、尸居龙见→见豕负涂→涂歌里咏→咏桑寓柳→柳啼花怨→怨气冲天→天理难容→容光焕发→发上冲冠→冠上加冠→冠屦倒施→施命发号→号令如山→山穷水絶→絶少分甘→甘井先竭→竭智尽力→力挽狂澜→澜倒波随→随珠弹雀→雀马鱼龙→龙阳泣鱼→鱼龙变化→化腐为奇→奇花异草
5、尸居龙见→见噎废食→食为民天→天高地厚→厚颜无耻→耻居王后→后来居上→上竿掇梯→梯山航海→海涸石烂→烂漫天真→真知卓见→见微知着→着人先鞭→鞭辟入里→里丑捧心→心如刀割→割据一方→方面大耳→耳目众多→多端寡要→要言不烦→烦言碎辞→辞赋风骨→骨肉离散
成语造句
(1)从江县庆云中学的米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尸居龙见”。
(2)打开本子,上面写着“尸居龙见”几个大字。
(3)家璨哥哥给銘尉和封珑讲解了“尸居龙见”的故事。
(4)小琤写不出成语“尸居龙见”的拼音。
(5)小昊不会写成语“尸居龙见”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庄子·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尸尸:shī 1、<名>尸体,古也写作『屍』。《唐雎不辱使命》:『伏尸百万,流血千里。』2、<动>陈列尸体示众。《叔向贺贫》:『其身尸于朝,其宗灭绛。』3、<名>古代代表死者受祭的人。《仪礼·士虞礼》:『祝迎尸。』4、<动>主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尸臣] 主事的大臣。[尸利] 如尸之只受享祭而无所事事,喻受禄而不尽职责。
居居:jū 1、<动>坐。《核舟记》:『佛印居右,鲁直居左。』2、<动>位居;位于;处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而位居我之上。』3、<动>居住。《愚公移山》:『面山而居。』[又] <动使动>使……居住。《越妇言》:『买臣之贵,不忍其去妻,筑室以居之。』4、<名>住地;住所。《治平篇》:『一人之居以供十人不足,何况供百乎?』5、<动>闲居;闲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6、<动>占据;据有。《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动>充当;担任。《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年不徙。』8、<动>停止;停留。《柳毅传》:『客当居此以伺焉。』[又] <形>停止不动的;停滞的。《登泰山记》:『而半山居雾若带然。』9、<动>积蓄;储存。《叔向贺贫》:『略则行志,假货居贿。』《促织》:『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10、<动>历;经;过了。《塞翁失马》:『居数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居摄] 暂居帝王之位。[居士] (1)未出仕的读书人。(2)在家信佛的人。
龙龙:lóng 1、<名>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名>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指帝王用的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3、<名>比喻杰出的人物。《隆中对》:『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龙飞] (1)比喻帝王将兴或即位。(2)比喻升官,得意。[龙凤] (1)指优异才能的人。(2)形容帝王的相貌。[龙鳞] 指皇帝或其威严。[龙钟] (1)衰老的样子。(2)潦倒的样子。(3)流泪的样子。
见见:jiàn 1、<动>看;看到。《齐桓晋文之事》:『见牛未见羊也。』2、<动>遇见;碰见。《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3、<动>见面;会面。《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4、<动>拜见;谒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5、<动>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6、<动>知道;懂得。《示儿》:『乃翁见事可怜迟。』7、<动>听见;听到。《林黛玉进贾府》:『总不许见哭声。』8、<名>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敢陈愚见。』9、<副>用在动词前,表被动,译为『被』。《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10、<副>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孔雀东南飞》:『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xiàn 1、<动>同『现』,出现;显现。《毛遂自荐》:『锥之处囊中,其未立见。』2、<动使动>使……拜见。《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尸尸:《寅集上·尸字部》《广韵》式之切《集韵》升脂切《正韵》申之切,□音蓍。《说文》尸,□也。象卧之形。《释名》尸,舒也。骨节解舒。不能复自胜敛也。《论语》寝不尸。《礼·丧大记》凡冯尸。兴必踊。又神象也。古者祭祀,皆有尸以依神。《诗·小雅》皇尸载起。《大雅》公尸来燕来宁。《朱子曰》古人於祭祀,必立之尸。因祖考遗体,以凝聚祖考之气。气与质合,则散者庶乎复聚。此敎之至也。又主也。《诗·召南》谁其尸之,有齐季女。〈笺〉主设羹之事。又□也。《左传·庄四年》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注〉谓□师於荆也。又《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前汉·鲍宣传》以拱默尸禄为智。〈注〉言不忧其职,但知食禄而已。又姓。《广韵》秦尸佼为商君师,着书。又三尸,神名。《正字通》本作□,俗作尸。考证:(《礼·表记》事君,近而不谏,则是尸利也。)谨照原文省是字。
居居:《寅集上·尸字部》《广韵》九鱼切《集韵》《韵会》《正韵》斤於切,□音车。《说文》凥处也。从尸,得几而止也。引孝经,仲尼凥,凥谓间居,如此会意。今文作居。又《广韵》安也。《书·盘庚》奠厥攸居。《礼·王制》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居民,必参相得。又《书·舜典》五宅三居。〈注〉三居,谓周之夷服,镇服,蕃服也。又坐也。《论语·阳货》居,吾语女。又积也,蓄也。《书·皋陶谟》懋迁有无化居。〈注〉化,易也。谓交易其所居积也。又《史记·平准书》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有所废,有所蓄,言乗[音chéng]时射利也。又止也。《礼·月令》季秋行春令,师兴不居。〈疏〉不休止也。又海鸟曰爰居。《鲁语》爰居止於鲁东门外。又姓。汉居般,封宋城侯。又《广韵》《集韵》《韵会》□居之切,音基。语助辞。《礼·檀弓》公仪仲子之丧,舍其孙而立其子。檀弓曰:何居,我未之前闻也。〈注〉怪之之辞,犹言何故也。一说何居,犹言此义何处。居读如字,不必改音基。《集韵》通作其。又叶居御切,音据。《诗·召南》惟鸠居之。叶下御。《唐风》无巳太康,职思其居。叶下瞿。瞿去声。○按《说文》居,一训蹲。《长笺》以凥为凥处,居为蹲踞。《韵会》《正韵》收入御韵,引《诗》居居怀恶,不相亲比,是居有倨音。《正字通》云:蹲踞通作倨。居止,居处,与蹲踞,贵倨,从经史分见可也。考证:(《礼·曾子问》居,吾语女。)谨按曾子问无此语,查系论语文。据改为论语阳货。(《前汉·食货志》富商□谷百数,废居,居邑。《徐广注》废居,贮蓄之名。)谨按徐广注见史记,不在食货志。谨改前汉食货志为史记平准书。
龙龙:《亥集下·龙字部》(古文)竜□□□□□龒《唐韵》《集韵》力钟切《韵会》《正韵》卢容切,□音笼。《说文》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广雅》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虯龙,无角曰螭龙,未升天曰蟠龙。《本草注》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易·乾卦》时乗[音chéng]六龙以御天。又星名。《左传·僖五年》龙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为苍龙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龙,宋郑之星也。又山名。龙门,在河东,见《禹贡》。龙山,见《山海经》。封龙,见《括地志》。又邑名。《左传·成二年》齐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龙。〈注〉龙,鲁邑。在泰山博县西南。又《前汉·地理志》炖煌郡有龙勒县。又官名。《左传·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又句龙。《左传·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又马名。《周礼·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礼·月令》驾苍龙。又龙辅,玉名。《左传·昭二十九年》公赐公衍羔裘,使献龙辅於齐侯。又草名。《诗·郑风》隰有游龙。《陆玑·草木疏》一名马蓼,生水泽中,今人谓之小荭草。又神名。《山海经》有神名烛龙。《屈原·离骚》日安不到,烛龙何照。又姓。汉有龙且。又复姓。夏关龙逢,即豢龙氏后。汉御史扰龙羣,即刘累之后。又人名。奢龙,黄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龙辨乎东方,故使为土师。又舜臣名。《书·舜典》帝曰: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又《广雅》龙,君也。又《广韵》通也。又《玉篇》竉也。《诗·商颂》何天之龙。我龙受之。《毛传》读如字。《朱传》宠也。又《玉篇》和也,萌也。又《正韵》与宠同。《诗·商颂·何天之龙释文》郑读作宠,荣名之谓也。○按朱传作叶音。又《正韵》音曨。《孟子》有私龙断焉。又《集韵》《韵会》□莫江切,音厖。《集韵》黑白亲色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上公用龙。〈注〉谓亲色,非纯玉也。又叶蒲光切,音庞。《易·坤卦》故称龙焉。叶上嫌於无阳。《扬雄·解嘲》以鸱枭而笑凤凰,执蝘蜒而嘲龟龙。《说文》从肉飞之形,童省声。《徐铉曰》象宛转飞动之貌。考证:(《尔雅·释畜》马高八尺为龙。)谨按尔雅作駥不作龙。今改周礼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见见:《酉集上·见字部》《唐韵》《广韵》古甸切《集韵》《类篇》《韵会》《正韵》经电切,□坚去声。《说文》视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疏〉德被天下,为万物所瞻覩。《书·立政》灼见三有俊心。《礼·王制》问百年者就见之。《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賔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义。《史记·五帝纪》舜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班瑞。《前汉·东方朔传》未得省见。〈注〉言不为所拔识也。又《通监》汉武帝元光五年,张汤、赵禹定律令,务在深文,作见知法。详矢部知字注。又姓。出《姓苑》。又《唐韵》胡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形甸切,□贤去声。《广韵》露也。《易·乾卦》见龙在田。〈疏〉阳气发见,故曰见龙。《仪礼·士相见礼》某也,愿见无由达。〈注〉凡□于尊曰见,敌而曰见,谦敬之辞也。《史记·淮阴侯传》情见势屈。《师古曰》见,显露也。又荐达也。《左传·昭二十年》齐豹见宗鲁於公孟。〈注〉见,荐达也。谓为之绍介,犹论语云:从者见之也。又见在也。《史记·项羽纪》军无见粮。〈注〉无见在之粮。《前汉·高五王传》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见在者六人为王。《集韵》俗作现。又《集韵》日朝也。《诗·小雅》见睍曰消。〈笺〉韩诗作曣,云:见,日出也。又《集韵》居苋切,音襇。棺衣也。《礼·亲记》实见间,而后折入。〈疏〉一解云:郑合见间二字共为覸,苦辩反。《集韵》或作梘。又亲也。《礼·祭义》建设朝事,燔[音fán]燎羶芗,见以萧光。〈注〉见当为覸,音间厠之间。孔颖达云:覵,谓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