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cái lǔ
成语简拼:SCL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守財虜
成语解释
有钱财而吝啬的人。同『守钱虏』。
成语示例
(1)凡人无钱气不扬,到得多财,却也为累。若土著之民,富有资财,先得了一个守财虏的名头,又免不得个有司着想,亲友妒嫉。▼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二回
(2)…小夫妻两个反时时向老头儿吵闹,说老人家是个守财虏,守着了几百吊钱,不知道拿出来给儿子做买卖,好歹也…——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造句
(1)本子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守财虏”几个大字。
(2)嘉南哥哥给蓉蓉和寅寅讲述了“守财虏”的成语典故。
(3)荆家镇中心中学的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守财虏”。
(4)丽丽写不出成语“守财虏”的拼音。
(5)小琤不会写成语“守财虏”的最后一个字。
(6)若土著之民,富有资财,先得了一个守财虏的名头,又免不得个有司着想,亲友妒嫉。
(7)不要说市井中卖菜亻庸、守财虏,见了银钱,欢喜爱惜;即如和尚道士的设心,手里拨素珠,口里诵黄庭,外足恭而内多欲,单只要想人家的财物。
成语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我何苦空积攒着做守财虏,倒与他们受用!』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财财:1、[古] 財[cái] (1)通『才』。仅仅。财令陵为助兵。――《汉书·李陵传》;士财有数千。――《汉书·李广利传》。(2)通『纔』。刚刚。乃为小冠,高广财二寸。――《汉书·杜钦传》。2、[古] 財[cái] (1)通『裁』。(2)裁成,裁制。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人道。――《易·泰》;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荀子·非十二子》;财制礼义之宜。――《淮南子·要略》。(3)裁断,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论断。凡物载名而来,圣人因而财之,而天之治。――《管子·心术下》;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4)节制,制裁。民重则君轻,民轻则君重,此乃财馀以满不足之数也。――《管子·揆度》;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天论》。(5)杀,自杀。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财。――《史记·吕太后本纪》。
虏虏:lǔ 1、<动>俘获。《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又] <动>把人抢走。《三国志·吴主传》:『虏其人民而还。』2、<名>俘虏。《教战守策》:『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3、<名>奴隶,古代俘虏被用作奴隶。《五蠹》:『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4、<名>对敌人蔑称。《<指南录>后序》:『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财财:《酉集中·贝字部》《唐韵》昨哉切《集韵》墙来切,□音裁。《说文》人所宝也。《徐曰》可入用者也。《玉篇》纳财,谓食谷也,货也,赂也。《易·系辞》何以聚人曰财。〈注〉财,所以资物生也。《书·禹贡》底慎财赋。〈传〉所慎者,财货贡赋。《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赋敛财贿。〈注〉财,泉谷也。《礼·坊记》先财而后礼。〈注〉币帛也。又《礼器》设於地财。〈注〉财,物也。各是土地之物。又与裁通。《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释文》财,荀作裁。《尔雅·释言疏》裁、财音义同。《史记·封禅书》民里社各自财以祠。《前汉·郊祀志》作自裁。又与材通。《孟子》有达财者。又与才通。《史记·孝文本纪》太仆见马遗财足。〈注〉财,与才同。又《集韵》昨代切,音在。义同。又《韵补》叶前西切。《舜·南风之歌》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按《唐韵正》支、齐两韵本通。考证:(又《礼器》设於用财。)谨照原文用改地。
虏虏:《申集中·虍字部》《唐韵》郞古切《集韵》《韵会》笼五切,□音鲁。虏掠也。《汉书·晋灼注》生得曰虏,斩首曰获。又地名。《水经注》淄水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其外郭即晋献公所徙临淄城也,世谓之虏城。《六书正伪》生得者,则以索贯而拘之,故字从毋从力。俗从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