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手足之情

www.16system.cn 2023-11-17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zú zhī qíng
成语注音:ㄕㄡˇ ㄗㄨˊ ㄓㄧ ㄑㄧㄥˊ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简拼:SZZQ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手足之情
成语英文:brotherliness成语日文兄弟の誼(よし)み成语德文Bruderliebe

成语解释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指亲情

近义词

手足情深、情同手足、亲如手足、情同骨肉、情逾骨肉、亲密无间

反义词

反目成仇、视同陌路

成语接龙

1、手足之情→情窦初开→开山始祖→祖武宗文→文章魁首→首足异处→处心积虑→虑周藻密→密云不雨→雨沾云惹→惹事招非→非分之财→财殚力尽→尽智竭力→力所能及→及瓜而代→代人捉刀→刀头燕尾→尾生抱柱→柱石之坚→坚如磐石→石火风烛→烛照数计→计穷势迫→迫不可待

2、手足之情→情孚意合→合从连衡→衡石程书→书读五车→车殆马烦→烦言碎辞→辞多受少→少条失教→教一识百→百二山河→河鱼之疾→疾声厉色→色胆迷天→天女散花→花堆锦簇→簇锦团花→花样翻新→新学小生→生死不易→易于反掌掌上观纹→纹风不动→动如脱兔→兔角龟毛

3、手足之情→情见乎词→词清讼简→简傲绝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车羸马→马尘不及→及时行乐→乐行忧违→违乡负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竭髯枯→枯形灰心→心事重重→重望高名→名山胜水→水土不服→服低做小→小肚鸡肠→肠肥脑满→满腹牢骚→骚情赋骨

4、手足之情→情见乎辞→辞严意正→正儿巴经→经帮纬国→国士无双→双瞳剪水→水火不辞→辞穷理屈→屈打成招→招风惹雨雨顺风调→调兵遣将→将错就错→错综复杂→杂乱无章章句小儒→儒雅风流→流溺忘反→反复推敲→敲榨勒索→索隐行怪→怪声怪气→气象万千→千里之志

5、手足之情→情景交融→融汇贯通→通首至尾→尾生抱柱→柱天踏地→地主之仪→仪静体闲→闲花埜草→草腹菜肠→肠肥脑满→满腹文章→章甫荐履→履霜知冰→冰消云散→散带衡门→门可罗雀→雀屏中选→选舞征歌→歌声绕梁→梁孟相敬→敬陈管见→见微知著→著书立说→说黄道黑

成语示例

(1)请你念及手足之情,不要因我没有出息,就把我抛弃。▼巴金《秋》

(2)…永为山洞之主。怎知为这和尚伤了你的性命,断吾手足之情!』满洞群妖,一齐痛哭。——明·吴承恩《西游记》

(3)……我弄错?我会弄错?』众人见他哀毁逾恒,足见手足之情极笃,都不禁为他难过,樊纲怒气也自平了,寻思:『…——当代·金庸《鹿鼎记》

(4)…:『若娶妻,便当与二弟别居。笃夫妇之爱,而忘手足之情,吾不忍也。』繇是昼则同耕,夜则同读,食必同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5)…道:『你哥哥为官,一去三年,杏无音信,你可念手足之情,亲往兰溪任所,讨个音耗回来,以慰我悬悬之望。』…——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成语造句

(1)白人反而较慢才能承认这种人类手足之情。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手足之情”几个大字。

(3)成语手足之情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4)成语手足之情和心情有关。

(5)赐筠大哥哥给玮萱和怡莎讲述了“手足之情”的历史典故

(6)但如果这样的局面就是他们所说的兄弟手足之情的话,中国人迟早得打道回府。

(7)但是,也告诉他,请他放宽他那一副傲然的手足之情的心肠吧。我是严格遵守法律限制的。

(8)当时波兰于一战之后刚刚独立,尤其强调爱国、“坚韧”和手足之情,童子军这一青年组织在当时大行其道。

(9)柳壕镇初级中学的宫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手足之情”。

(10)每次有几千人参加圣灵手足之情的庆典仪式。

(11)如今,双子座的双生子并列镶嵌在苍穹,象征手足之情伟大的救赎力量。

(12)煽动阶级仇恨不能够增进人类的手足之情。

(13)圣灵手足之情代表祖先杂居的人们相信圣灵的存在,他们以一种打击乐器相互联系在一起。

(14)手指乃脚趾进化之产物。手足之情,源远流长

(15)它可以象徵父母与孩子的亲情,也可以是手足之情或是浪漫的爱情。

(16)她也从未听说过手足之情一词,更认为那并不存在,她固执地认为任何有组织的反党活动都注定失败且是件愚蠢的事。

(17)她阅读大量关于手足之情的书籍,并就该问题采访心理学家。

(18)小昂写不出成语“手足之情”,导致语文测试只考了97分。

(19)小画不会写成语“手足之情”的最后一个字。

(20)一切直接关系到联邦的手足之情和外国势力则是联邦政府的范围。

(21)有了这个信念,我们将能把这个国家刺耳的不可谐之音,转换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美妙交响曲。

(22)愿心善者都享有天伦之乐、手足之情,与师长融洽、与朋友相投,新年快乐!

成语出处

宋·苏辙《为兄苏轼下狱上书》:『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