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qián nú
成语简拼:SQN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守錢奴
成语解释
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同『守钱虏』。
成语示例
(1)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
(2)…向三公子道:『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还被守钱奴如此凌虐,令人怒发冲冠!我们可以商量个道理,救得此…——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守钱奴”几个大字。
(2)好好不会写成语“守钱奴”的最后一个字。
(3)小霏写不出成语“守钱奴”的拼音。
(4)运捷哥哥给妍萱和烁馨讲述了“守钱奴”的成语典故。
(5)长发镇中心学校的泉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守钱奴”。
(6)…婪、最一毛不拔的守钱奴,处在我现在的地位…
(7)去青青世界的火车上,台爷爷给他的小外甥女和孙子讲解了『守钱奴』的历史故事。
(8)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见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
成语出处
宋·黄庭坚《四休居士诗三首》诗其二:『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拘官囚。』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守守:shǒu 1、<动>防守;守卫。《过秦论》:『乃使蒙田北筑长城而守藩篱。』2、<动>守候;看守。《五蠹》:『守株,冀复得兔。』3、<动>守住;保持。《谏太宗十思疏》:『岂取之易守之难乎?』4、<动>遵守;奉行。《察今》:『守法而弗变则悖。』5、<动>在不利的情况下坚持按自己的理想道德处世。《芋老人传》:『村南有夫妇守贫者。』6、<名>操守;节操。《易·系辞》:『失其守者辞守屈。』7、<名>官名,也称太守,秦朝郡的最高长官。后代称州郡一级的长官。《雁荡山》:『谢灵运为永嘉守。』
钱钱:qián 1、<名>钱币;货币。《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2、<形>形状像铜钱的东西。《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
奴奴:nú 1、<名>奴隶;奴仆。《游黄山记》:『时已过午,奴辈适至。』2、<名>女子自称的谦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官人不知,容奴告禀。』3、<名>自我谦称或对他人的鄙称。《左忠毅公逸事》:『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守守:《寅集上·宀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说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视也,护也。《易·系辞》何以守位,曰仁。《周礼·天官》兽人职时田则守罟。〈注〉防兽触攫也。又《广韵》主守也。《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又《增韵》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史记·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又《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兽。《增韵》守之也,所守也,为之守也。天子巡诸侯所守,曰巡守。诸侯为天子守土,亦曰守。汉置郡太守。又姓。《正字通》宋守恭,与苏轼为诗友。又叶式视切,音矢。《楚辞·天问》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长人何守。在音泚。又叶虽遂切,音粹。《前汉·班固叙传》崇执言责,隆持官守。宝曲定陵,□有大志。考证:(《左传·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麓守之。)谨照原文衡麓改衡鹿。(海之蜃蛤,祈望守之。衡麓等皆官名。)谨照原文蜃蛤改盐蜃。衡麓改衡鹿。
钱钱:《戌集上·金字部》《唐韵》昨先切《集韵》财仙切《正韵》才先切,□音前。《玉篇》财也。《集韵》货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无不徧也。《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古之为市,所有易所无,布币金刀龟贝之法穷,钱始行。周制以商通货,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钱外圆而内孔方,轻重以铢。圜者为均通也。九府者,掌财帛之官也。正代便之。周景王铸大钱,曰宝货,肉好有轮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其利。钱形似璧,故亦称肉好。或谓肉为边,不知钱边曰郭,肉在边之中也。汉以后,大小轻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攺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马端临有钱币考,彼此异同,本注不具载。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又《朝野佥载》张鷟号青钱学士,谓万选万中也。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又《后汉·梁冀传》意钱之戏。《何承天·纂文》一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一曰持掩,即今摊钱也。《潜夫论》或以游博持掩为事。〈注〉博,博六也。掩,意钱也。《欧阳修词》堂上簸钱堂下走。又马饰。《古乐府》铁□金面青连钱。《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晋书·王济传》作连乾。又绿钱,苔别名。《沈约诗》賔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又《岑参诗》楡荚小於钱。《张籍诗》莲叶出水大如钱。又连钱,□鴒别名。《广韵》颈有钱文。一名钱母。又姓。晋有正阳太守钱凤。又《唐韵》即浅切《集韵》《韵会》子浅切《正韵》子践切,□音翦。《说文》铫也。古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鎛。〈传〉钱,铫也。又《集韵》在演切,音践。义同。又《字汇补》古与盏通。酒器也。《续钟鼎铭》有雀钱。考证:(《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太公望立九府图法)谨照原文图法改圜法。(《诗·周颂》痔乃钱鎛。)谨照原文痔改庤。
奴奴:《丑集下·女字部》《广韵》乃都切《集韵》《韵会》《正韵》农都切,□音孥。《说文》奴婢,古之罪人。《周礼·秋官·司厉》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藳。凡有爵者,与七十者,未龀者,皆不为奴。《前汉·卫青传》人奴之生,得无笞马足矣,安望封侯乎。又地名。雍奴,汉县,属渔阳郡。建武二年,封□恂为雍奴侯。见《后汉书》。又泽名。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见《水经注》。又姓。庐奴之后。见《统谱》。又念奴,官妓名。《元稹·连昌宫词》力士传呼觅念奴。又梵言□索迦,华言奴。又飞奴,鸽也。张九龄家养羣鸽,每与亲知书信,系鸽尾上,依所敎投之。又烛奴,烛檠也。申王以檀木刻童子执画烛,名曰烛奴。见《天宝遗事》。又酪奴,与茗为奴。齐王肃品题食物,惟酪不中与茗为奴,见《洛阳伽蓝记》。又木奴,柑橘号。《杜甫诗》方同楚客怜乡树,不学荆州利木奴。见《玉堂闲话》。又竹奴,青奴,世所称竹夫人,所以憩臂休膝者,见《黄庭坚集》。又锡奴,温足缾也。荔枝奴,龙眼也。狸奴,獭也。□见《玉堂闲话》。又《类篇》奴故切,音砮。亦贱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