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pián zú zhī
成语注音:ㄕㄡˇ ㄆㄧㄢˊ ㄗㄨˊ ㄓㄧ
成语简拼:SPZ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手胼足胝
成语解释
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反义词
细皮嫩肉
成语接龙
1、手胼足胝→胝肩茧足→足兵足食→食不充饥→饥駈叩门→门户之见→见微知着→着书立说→说地谈天→天缘凑合→合浦珠还→还年卻老→老之将至→至大至刚→刚肠嫉恶→恶衣粗食→食古不化→化为乌有→有钱有势→势若脱兔→兔起凫举→举手投足→足蹈手舞→舞词弄札→札手舞脚
2、手胼足胝→胝肩茧足→足不履影→影只形孤→孤陋寡闻→闻所未闻→闻风而至→至诚高节→节衣素食→食不餬口→口不应心→心血来潮→潮鸣电掣→掣襟露肘→肘胁之患→患难与共→共度爱河→河鱼腹疾→疾首痛心→心头撞鹿→鹿裘不完→完好无缺→缺口镊子→子曰诗云→云屯雾集
3、手胼足胝→胝肩茧足→足不逾户→户枢不蝼→蝼蚁贪生→生死与共→共为唇齿→齿亡舌存→存亡继絶→絶妙好辞→辞多受少→少私寡欲→欲盖而彰→彰明较着→着人先鞭→鞭丝帽影→影只形孤→孤标傲世→世外桃源→源源不断→断羽绝鳞→鳞萃比栉→栉霜沐露→露水夫妻→妻荣夫贵
4、手胼足胝→胝肩茧足→足尺加二→二八佳人→人我是非→非昔是今→今非昔比→比量齐观→观风察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绝风清→清都绛阙→阙一不可→可有可无→无与伦比→比众不同→同年而校→校短推长→长途跋涉→涉海登山→山遥路远→远走高飞→飞砂转石→石烂江枯
5、手胼足胝→胝肩茧足→足蹈手舞→舞衫歌扇→扇枕温席→席丰履厚→厚貌深文→文行出处→处安思危→危于累卵→卵石不敌→敌惠敌怨→怨气冲天→天公地道→道边苦李→李广未封→封豕长蛇→蛇行鼠步→步线行针→针锋相对→对症发药→药石之言→言行信果→果于自信→信步而行
成语示例
(1)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三回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手胼足胝”几个大字。
(2)赫赫不会写成语“手胼足胝”的最后一个字。
(3)珂玥哥哥给水涵和泳嘉讲述了“手胼足胝”的成语典故。
(4)湘阴县樟树中学的夏侯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手胼足胝”。
(5)小关写不出成语“手胼足胝”,所以昨天考试才考了99分。
(6)人类的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7)今大王欲造灵台,尚言给领工钱,我等虽肝脑涂地,手胼足胝,亦所甘心。
(8)去张家港市第六中学的时候,子飘大哥哥给姿劈和雅韵讲了『手胼足胝』的典故。
(9)再宏伟的蓝图,再美好的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奋斗。
成语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荀子·子道》:『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胼胼:pián 见『胼胝』。[胼胝] 手脚上的老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手足胼,面目黧黑,劳有功者也。』
足足:zú 1、<名>脚。《劝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2、<名>动物的脚。《核舟记》:『细若蚊足,钩画了了。』3、<名>器物的支撑部分。《赤壁之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4、<形>充足。《赵威后问齐使》:『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补不足。』5、<形>满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兰亭集序》:『快然自足。』6、<副>足够。《鸿门宴》:『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赤壁之战》:『兵精粮多,足以立事。』7、<副>值得。《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论语〉十则》:『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足下] (1)称对方的敬词。战国时多称诸侯国国君为足下。(2)脚下;立足的地方。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胼胼:《未集下·肉字部》《集韵》蒲眠切,音蹁。胼胝,皮坚。《玉篇》皮厚也。手足胼胝。《集韵》或作跰。通作骿。
足足:《酉集中·足字部》(古文)疋《唐韵》即玉切《集韵》《韵会》《正韵》纵玉切,□音哫。《说文》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注〉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释名》足,续也,言续胫也。《易·说卦》震为足。〈疏〉足能动用,故为足也。《礼·玉藻》足容重。〈注〉举欲迟也。又《广韵》满也,止也。《书·仲虺之诰》矧予之德,言足听闻。《诗·小雅》既沾既足。《礼·学记》学然后知不足。《老子·道德经》知足不辱。又不可曰不我足。《吴语》天若弃吴,必许吾成而不吾足也。又草名。《尔雅·释草》虃,百足。〈注〉音纤。又姓。《战国策》足强。〈注〉韩人。又《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又《管子·五行篇》春辟勿时,苗足本。〈注〉足,犹拥也。又《广韵》添物也。《类篇》益也。《前汉·五行志》不待臣音,复讇而足。又《韵补》叶子悉切。《易林》欲飞无翼,鼎重折足。失其福利,包羞为贼。
胝胝:《未集下·肉字部》《唐韵》竹尼切《集韵》《韵会》张尼切,□音疷。《说文》腄也。《玉篇》胼胝。《广韵》皮厚也。《韵会》□也。《集韵》一曰茧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躬傶骿胝无胈〈注〉□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任昉·百辟劝进牋》虽累茧救宋,重胝存楚。又《集韵》称脂切,音□。鸟胃。一曰胵,五藏总名。《博雅》百叶谓之膍胵。本作胵。或从氐。又丁计切,音帝。牲体之本也。又《正韵》旨而切,音支。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