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ōu yīn zhǒng guǒ
成语注音:ㄕㄡ ㄧㄣ ㄓㄨㄙˇ ㄍㄨㄛˇ
成语简拼:SYZ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収因種果
成语解释
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收因结果、收园结果、收缘结果
成语接龙
1、收因种果→果不其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经送宝→宝马香车→车怠马烦→烦文缛礼→礼先一饭→饭囊衣架→架屋迭床→床上迭床→床上安床→床笫之私→私盐私醋→醋海翻波→波委云集→集腋成裘→裘马轻狂→狂瞽之言→言近指远→远谋深算→算沙抟空→空心汤圆→圆木警枕
2、收因种果→果行育德→德厚流光→光明正大→大呼小叫→叫苦不迭→迭见层出→出奇不穷→穷鸟投人→人迹罕至→至圣至明→明日黄花→花烛洞房→房谋杜断→断章取义→义正辞严→严刑峻法→法出一门→门无杂宾→宾客盈门→门阶户席→席地幕天→天崩地解→解甲归田→田翁野老
3、收因种果→果然如此→此伏彼起→起早挂晚→晚生后学→学识渊博→博采众议→议论风生→生花之笔→笔误作牛→牛头马面→面朋口友→友风子雨→雨顺风调→调嘴调舌→舌敝唇焦→焦头烂额→额手称颂→颂声载道→道尽途殚→殚思极虑→虑周藻密→密密层层→层见错出→出处殊涂
4、收因种果→果然如此→此伏彼起→起早挂晚→晚食当肉→肉眼愚眉→眉头眼脑→脑满肠肥→肥头大面→面黄肌瘦→瘦骨零丁→丁一确二→二缶锺惑→惑世盗名→名利双收→收残缀轶→轶羣絶类→类聚群分→分厘毫丝→丝竹中年→年头月尾→尾生之信→信步而行→行思坐忆→忆苦思甜
5、收因种果→果熟蒂落→落叶知秋→秋色平分→分而治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综复杂→杂七杂八→八仙过海→海水难量→量能授官→官虎吏狼→狼狈为奸→奸掳烧杀→杀衣缩食→食日万钱→钱可通神→神差鬼遣→遣兵调将→将机就机→机关算尽→尽心尽力→力殚财竭→竭智尽力
成语造句
(1)策策写不出成语“收因种果”,所以单元测试才99分。
(2)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收因种果”几个大字。
(3)铺镇中学的吾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收因种果”。
(4)绳阗叔叔给江妍和境琳讲述了“收因种果”的成语故事。
(5)小画不会写成语“收因种果”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当日要一文钱没处求,今日享千钟粟还嫌薄……权做个收因种果。』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收收:shōu 1、<动>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2、<动>收获。《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 收成。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收不过百担。』3、<动>收拾;拣收。《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4、<动>收藏;收养。《促织》:『意似良,喜而收之。』5、<动>征收。《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6、<动>收拢;聚集。《赤壁之战》:『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7、<动>收取;夺取。《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8、<动>收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收谷] (1)收藏谷物。(2)收养。[收杀] 结局。
因因:yīn 1、<动>因袭;遵循。《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2、<动>接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3、<动>依照。《庖丁解牛》:『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4、<动>顺应。《察今》:『变法者因时而化。』5、<名>原因;机会。《孙雀东南飞》:『于今无会因。』6、<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7、<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依据,可译为『依靠』、『凭借』。《廉颇蔺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8、<介>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依照』、『根据』。《核舟记》:『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9、<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鸿门宴》:『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10、<副>就;于是。《鸿门宴》:『贡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1、<连>因为;于是。《雁荡山》:『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屈原列传》:『上宫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因革] 沿袭旧习惯和创造新方法。[因袭] 继承。
种种:zhǒng 1、<名>植物的种子。《甘藷疏序》:『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2、<名>种族;族类。《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名>种类;类别。《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4、<名>人的后嗣。《晋书·刘颂传》:『卿尚有种也。』zhòng<动>种植。《采草药》:『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种种] (1)诚恳的样子。(2)头发短。(3)各种各样。
果果:guǒ 1、<名>果实;果子。又写作『菓』。《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2、<名>结局;结果。柳宗元《东海若》:『无国无果。』3、<动>成为现实;实现。《桃花源记》:『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4、<形>充实;饱。《庄子·逍遥游》:『三飡而反,腹犹果然。』5、<副>果真;果然。《祭十二郎文》:『吾去汴州,汝不果来。』6、<连>如果。《中山狼传》:『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7、<副>终于;终究。《左传·城濮之战》:『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8、<副>究竟;到底。《教战守策》:『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收收:《卯集下·攴字部》《唐韵》式周切《集韵》尸周切,□音荍。《说文》捕也。《五经文字》作収,讹。《诗·大雅》此宜无罪,女反收之。〈传〉收,拘收也。又《诗·周颂》我其收之。〈传〉收,聚也。又《礼·玉藻》有事则收之。〈疏〉当有事之时,则收敛之。又《左传·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注〉收,取也。又《战国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注〉收,犹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泄。《朱传》振,收也。又车轸也。《诗·秦风》小戎俴收。〈传〉收,轸也。又夏冠名。《仪礼·士冠礼》周弁,殷冔,夏收。〈注〉收,言所以收敛发也。又神名。《礼·月令》其神蓐收。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因因:《丑集上·囗字部》《唐韵》於真切《集韵》《韵会》《正韵》伊真切,□音姻。《说文》从囗大。会意。《徐锴曰》能大者,衆[音zhòng]围就之也。又仍也,袭也。《论语》殷因於夏礼。《孟子》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注〉析而又析也。《礼·礼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论语》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时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眄者,无因至前也。又缘也。《传灯录》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因,今生作者是。又姓。《左传·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礼、因絅。又《六书正伪》借为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又叶乌前切,音烟。《陆云·赠顾尚书诗》殊音合奏,曲异响连。绝我懽条,统我思因。《集韵》或作□。考证:(《邹阳上梁王书》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刃相盼者,无因至前也。)谨照史记汉书本传盼□作眄,改眄。
种种:《午集下·禾字部》《广韵》直弓切《集韵》《韵会》《正韵》持中切,□音虫。稚也。又姓。后汉司徒种暠。(种)(古文)《广韵》之陇切《集韵》《韵会》主勇切,□音肿。谷种也。《诗·大雅》诞降嘉种。《周礼·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又《夏官·职方氏》豫州,其谷宜五种。〈注〉黍稷菽麦稻。又种类。《书·盘庚》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史记·高帝纪》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后汉·窦融传》此遗种处也。又地名。《史记·货殖传》杨平阳□西贾秦翟,北贾种代。〈注〉种在恒州石邑县,北盖蔚州也。又外域国名。《后汉·任延传》武威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宼抄,多弃田业。又《庄子·胠箧篇》舍夫种种之机。〈注〉种种,谨慤貌。又《增韵》种种,犹物物也。又发短貌。《左传·昭三年》余发如此种种。又《广韵》之用切《集韵》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书·大禹谟》臯陶迈种德。〈注〉种,布也。种物必布於地,故为布也。《史记·李斯传》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前汉·律正志》鹑首初井十六度,芒种。《正字通》说文种,先穜后孰也。从禾,重声,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声,之用切,分穜种为二。按,诗重穋借用重字,说文似与诗异。又童声,与之用之音反。蓺与种植之种通。周礼种植之种与书传所用种字皆同,当从经传为正。旧音同,音虫,皆非。
果果:《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古火切,音裹。《说文》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易·说卦》乾为天,为木果。〈注〉果实着木,有似星之着天也。《周礼·地官》甸师共野果蓏之属。《应劭曰》木曰果,草曰蓏。《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又胜也,尅也。《左传·宣二年》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又决也。《礼·内则》将为善思,贻父母令名必果。又验也。《宋书·后妃传》今果然矣。又释氏因果。《隋书·经籍志》释迦敎化弟子多有正果者。又果然,兽名。《宋国史补》扬州取一果然,数十果然可得。又《尔雅·释虫》果蠃,蒲卢。〈疏〉细腰蠭也。又与惈通。《左思·吴都赋》风俗以韰果为嫿。《方言》惈,勇也,古字通。又《集韵》《韵会》□苦果切。音颗。果然。饱貌。《庄子·逍遥游》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又《唐韵》《集韵》《韵会》□同婐。女侍也。《孟子》二女果。又通裸。《广韵》赤体也。又《集韵》《韵会》□与祼通。《周礼·春官·大宗伯》大賔客则摄而载果。《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果将。又鲁火切,音臝。《周礼·春官·宗伯》龟人掌六龟之属,东龟曰果属。字从田从木,今趋便作果,俗作菓,非。考证:(《易·下系》乾为天,为木果。)谨照原文下系二字改为说卦。(《左传·宣元年》)谨照原文元改二年。(又与蜾通。《左思·吴都赋》风俗以韰果为嫿。)谨照原文蜾改惈。(《小宗伯》辨六彝之名物,以待祼将。)谨照原文祼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