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ǒu bù chuò juàn
成语简拼:SBC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手不輟卷
成语解释
辍:中止;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勤奋好学
近义词
[同]手不释卷、不忍释卷
成语接龙
手不辍卷→卷帙浩繁→繁称博引→引车卖浆→浆酒霍肉→肉薄骨并→并存不悖→悖逆不轨→轨物范世→世代书香
成语示例
(1)《晋书·卷五一·皇甫谧列传》:『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後得风 疾,犹手不辍卷。』
成语造句
(1)鲍叔叔给他的外甥囡和外甥讲述了“手不辍卷”的成语故事。
(2)斐斐写不出成语“手不辍卷”的拼音。
(3)记事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手不辍卷”几个大字。
(4)老城一中的鲍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手不辍卷”。
(5)芮芮不会写成语“手不辍卷”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不不:bú 1、<副>不,表一般否定。2、<副>没有,表存在的否定。《毛遂自荐》:『今日出而从,日中不决,何也?』3、<副>不是,表否定判断。《卖柑者言》:『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fǒu通『否』。 1、<助>在句末表询问。《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2、<副>用在句中表否定。《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师说》:『或师焉,或不焉。』[不齿] 齿,并列,并排。不与并列,不与同列。表示极度鄙视。[不佞] 1.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2.无才,自谦之词。《史记·孝文本纪》:『寡人不,不足以称宗庙。』
辍辍:chuò 1、<动>停止,中止。《陈涉世家》:『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2、<动>废止,废除。《荀子·天论》:『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辍学] 中途停止上学。[辍斤] 停止使用斧头。言无知己,不愿轻试其技。后引申为失去知己。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辍之恸,何独庄周?闻笛而悲,宁惟向秀?』
卷卷:juǎn 1、<动>把东西卷裹成圆筒形。《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2、<动>翻卷;掀起;裹起。《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3、<动>席卷;全部盗取或侵吞。《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逃去。』juàn 1、<名>书卷;书籍。《核舟记》:『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2、<名>整部书的一部分。《<指南录>后序》:『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3、<量>表示文书、书籍的单位。《木兰辞》:『军书十二卷。』4、<名>试卷;考卷。《左忠毅公逸事》:『呈卷,即而署第一。』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不不:《子集上·一字部》《韵会》《正韵》□逋没切,补入声。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则有变乎,且不乎。又《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敎扰之。〈注〉服不服之兽者。又《广韵》《韵会》□分物切。与弗同。今吴音皆然。又《韵会》俯九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说文》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负切《广韵》甫救切,□缶去声。义同。又《广韵》甫鸠切《集韵》《韵会》《正韵》方鸠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尔雅·释鸟》□其鳺鴀。《郉疏》陆玑云:今小鸠也。一名□鸠,幽州人或谓鷱鴡,梁宋间谓之隹,扬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辞也。《陶潜诗》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又姓。《晋书》汲郡人不准。◎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转注古音,音彪。又《正韵》芳无切。与柎通。花萼跗也。《诗·小雅》鄂不韡韡。《郑笺》承华者,鄂也。不当作柎。郑樵曰:不象萼蔕形。与旉通。《陆玑诗疏》柎作跗。《束皙·补亡诗》白华绦趺。《唐诗》红萼青趺皆因之。又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城东北。《左传·成二年》晋却克战于鞌,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伏琛齐记》引挚虞畿服经,不,与诗鄂不之不同。李白诗: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盖因华跗而比拟之。胡传读不如卜,非。又《古诗·日出东南隅行》使君谢罗敷,还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〇按愚当读若吾,疑模切,与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韵,《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又与丕同。《书·大诰》尔丕克远省。马融作不。《秦·诅楚文》不显大神巫咸。《秦·和钟铭》不显皇祖。□与诗周颂不显不承同。不显不承,犹书云丕显丕承也。又《韵补》叶补美切,音彼。《荀子·赋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与。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所不谓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声者,方音各殊,或读逋入声,或读杯入声。司马光切韵图定为逋骨切,今北方读如帮铺切,虽入声转平,其义则一也。考证:(《礼·曾子问》葬引至于堩,日日有食之,)谨照原文省下日字。(《荀子·赋论篇》)谨照原书省论字。(〈注〉谓小人所鄙也。)谨按原文无此注,改为所不谓小人所鄙也。
辍辍:《酉集下·车字部》《广韵》陟劣切《集韵》《韵会》《正韵》株劣切,□音啜。《说文》车小缺复合者。又《广韵》已也。《集韵》止也。《增韵》歇也。
卷卷:《子集下·卩字部》《唐韵》居倦切《集韵》《韵会》古倦切《正韵》吉掾切,□音眷。《说文》厀曲也。又书卷。《扬子·法言》一卷之书,必立之师。《增韵》可舒卷者曰卷。编次者曰帙。又《唐韵》居转切《集韵》《韵会》《正韵》古转切,□眷上声。《广韵》舒卷之卷。《韵会》或作卷。又卷耳,草名。《诗·周南》采采卷耳。又卷舌,星名。《前汉·刘向传》客星见昴卷之间。〈注〉师古曰:见於昴与卷舌之间也。又《唐韵》巨员切《集韵》《韵会》逵员切,□音权。《集韵》曲也。《诗·大雅》有卷者阿。又《中庸》一卷,石之多。〈注〉犹区也。又《韵会》大卷,黄帝乐名。《周礼·大司乐注》卷者,卷聚之义。又通作惓。《前汉·贾捐之传》敢昧死竭卷卷。又《集韵》《韵会》《正韵》□驱圆切,音□。《集韵》县名,在河南。《前汉·周勃传》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又《集韵》一曰冠武。又《正韵》古本切,音衮。《礼·王制》三公一命卷,天子卷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