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ōu dāo jiǎn guà
成语注音:ㄕㄡ ㄉㄠ ㄐㄧㄢˇ ㄍㄨㄚˋ
成语简拼:SDJ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収刀撿卦
成语解释
指停止胡作非为。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川西中学的戊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收刀检卦”。
(2)淙淙不会写成语“收刀检卦”的最后一个字。
(3)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收刀检卦”几个大字。
(4)朦朦写不出成语“收刀检卦”,因此期中考试才考了98分。
(5)政扬大哥哥给律翟和一秣讲了“收刀检卦”的典故。
成语出处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九:『大路不平旁人铲,识向的各自收刀检卦,走你的清秋大路。』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收收:shōu 1、<动>拘捕;捕捉。《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2、<动>收获。《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 收成。晁错《论贵粟疏》:『百亩之收不过百担。』3、<动>收拾;拣收。《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4、<动>收藏;收养。《促织》:『意似良,喜而收之。』5、<动>征收。《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6、<动>收拢;聚集。《赤壁之战》:『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7、<动>收取;夺取。《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8、<动>收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收谷] (1)收藏谷物。(2)收养。[收杀] 结局。
刀刀:dāo 1、<名>古代兵器。《琵琶行》:『铁骑突出刀枪鸣。』《大铁椎传》:『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2、<名>泛指切割斩削的利器。《庖丁解牛》:『良庖岁更刀,割也。』《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检检:jiǎn 1、<名>法度;法则;方式。曹丕《典论·论文》:『节奏同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2、<动>收敛;约束;检点。成公绥《啸赋》:『宁子检手而叹息。』《三国志·魏书·锺会传》:『会于是禁检士众不得钞略。』庾亮《让中书令表》:『少无检操。』3、<动>查看;查验。曹操《收租调令》:『郡国守相明检察之。』
卦卦:guà <名>古代占卜用的符号,以阳爻(一)和阴爻(--)相配合而成。基本有『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每卦代表同一属性的若干事物。八卦相互排列组合为六十四卦。
收收:《卯集下·攴字部》《唐韵》式周切《集韵》尸周切,□音荍。《说文》捕也。《五经文字》作収,讹。《诗·大雅》此宜无罪,女反收之。〈传〉收,拘收也。又《诗·周颂》我其收之。〈传〉收,聚也。又《礼·玉藻》有事则收之。〈疏〉当有事之时,则收敛之。又《左传·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注〉收,取也。又《战国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注〉收,犹息也。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泄。《朱传》振,收也。又车轸也。《诗·秦风》小戎俴收。〈传〉收,轸也。又夏冠名。《仪礼·士冠礼》周弁,殷冔,夏收。〈注〉收,言所以收敛发也。又神名。《礼·月令》其神蓐收。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舒救切,音狩。获多也。《礼·月令》农事备收。《释文》收,如字,又守又反。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朱子·本义》收,汲取也。诗救反,又如字。
刀刀:《子集下·刀字部》《唐韵》《集韵》《韵会》都劳切《正韵》都高切,□到平声。《说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与刃也。《释名》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传·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又钱名。《初学记》黄帝采首山之铜,始铸为刀。《史记·平准书》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注〉索隐曰:刀者,钱也。以其形如刀。《前汉·食货志》利於刀。〈注〉如淳曰:名钱为刀者,以其利於民也。又《诗·卫风》谁谓河广,曾不容刀。《朱注》小船曰刀。《正韵》小船形如刀。
检检:《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奄切,兼上声。《说文》书署也。《徐曰》书函之盖,三刻其上,绳缄之,然后填以泥,题书其上而印之也。《周礼·地官·司市注》玺节印章,如今斗检封。又玉检,以玉为检也。《前汉·武帝纪封禅注》金泥玉检。又书袠之签曰检。《后汉·公孙瓒传》皁囊施检。《类篇》俗谓之燕尾,又谓之排。又检制也。《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又《尔雅·释诂》检,同也。《郭注》模范同等。又检式也。《淮南子·主术训》人主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又櫽栝谓之检。《扬子·法言》蠢迪检押。又检点,官名。《宋史·太祖纪》为都检点。又《韵会》俗谓文书藳曰检子。又姓也。《姓苑》汉句章尉检其明,避讳改作□。
卦卦:《子集下·卜字部》《唐韵》《集韵》古卖切《正韵》古画切,□音挂。《说文》筮也。《徐曰》筮而画之,三变而成画,六画而成卦。《玉篇》八卦也,兆也。《广韵》八卦者,八方之卦也。乾坎艮震巽离坤兑。《易·系辞》四象生八卦。《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四。〈疏〉卦之为言挂也,挂万象於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