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坐立不安

www.16system.cn 2023-09-14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ò lì bù ān
成语注音:ㄗㄨㄛˋ ㄌㄧˋ ㄅㄨˋ ㄢ
成语简拼:ZLBA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坐立不安
歇后语:属泥翁的;猴屁股扎蒺藜成语谜语躺下才舒服
成语英文:ants in one's pants成语日文いても立(た)ってもいられない,いらいらする成语法文être sur des charbons ardents成语德文wie auf Kohlen sitzen

成语解释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成语释义

形容焦急、烦躁,心神不宁的样子。※语或本《周书·卷四七·艺术列传·姚僧垣》。△『忐忑不安』

成语辨析

一、[同]『坐立不安』及『忐忑不安』都是用来形容不安宁的样子。[异]『坐立不安』侧重於形容行为的表现;『忐忑不安』侧重於形容内心的感觉。二、坐立不安与『坐卧不宁』有别:坐立不安多用在口语里;『坐卧不宁』多用在书面语里。

成语用法

一、[义]形容焦急、烦躁,心神不宁的样子。[类]用在『惶惶不安』的表述上。[例](1)在等待考试录取通知的日子里,他成天坐立不安。(2)听说家里发生事故,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坐立不安。(3)登山者的家属在等候救难队的搜救消息时,显得坐立不安。(4)明天就要放榜了,看他坐立不安的样子,大家都劝他不要太着急。(5)知道公司可能被查封,每个员工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6)母亲应该在家的,为何电话没人接?不祥的预感,让他顿时坐立不安起来。(7)当医生正在为这个女孩进行手术时,她的父母在手术室外不停地走来走去,显得坐立不安。二、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情绪。

近义词

坐卧不安、坐卧不宁、芒刺在背、如坐针毡、七上八下、心神不定、六神无主、忐忑不安、惴惴不安、寝食难安、踧踖不安、惶恐不安、担惊受怕、胆战心惊、受怕担惊、惶惶不安、忐忑不定、睡卧不宁、手足无措、局促不安、坐不安席、心烦意乱、心神不安、行坐不安

反义词

心安理得、安之若素、处之泰然、镇定自若、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关联成语

坐卧不安、坐卧不宁

成语接龙

1、坐立不安→安邦定国→国而忘家→家贫如洗→洗手奉公→公私兼顾→顾此失彼→彼此彼此→此呼彼应→应天承运→运拙时艰→艰深晦涩→涩于言论→论心定罪→罪该万死→死不改悔→悔其少作→作奸犯罪→罪恶深重→重气徇命→命词遣意→意气高昂→昂首伸眉→眉来眼去→去粗取精

2、坐立不安→安步当车→车驰马骤→骤不及防→防不胜防→防萌杜渐→渐不可长→长斋绣佛→佛头加秽→秽德垢行→行同能偶→偶烛施明→明察秋毫→毫厘不爽→爽心豁目→目注心营→营营苟苟→苟合取容→容头过身→身体力行→行间字里→里应外合→合二为一→一榻横陈→陈古刺今

3、坐立不安→安如太山→山崩川竭→竭泽而渔→渔海樵山→山林隐逸→逸闻琐事→事与原违→违害就利→利己损人→人神共嫉→嫉贤妒能→能工巧匠→匠门弃材→材茂行洁→洁己奉公→公买公卖→卖男鬻女→女大难留→留连忘返→返本还元→元元之民→民困国贫→贫贱骄人→人给家足

4、坐立不安→安如泰山→山阴乘兴→兴高彩烈→烈火轰雷→雷动风行→行己有耻→耻言人过→过犹不及→及第成名→名声籍甚→甚嚣尘上→上嫚下暴→暴取豪夺→夺人所好→好语似珠→珠流璧转→转败为成→成事不说→说长说短→短褐穿结→结发夫妻→妻梅子鹤→鹤发鸡皮→皮破血流

5、坐立不安→安土重旧→旧事重提→提要钩玄→玄妙入神→神情自若→若有若无→无大不大→大块朵颐→颐养精神

成语示例

(1)《儒林外史·第二一回》:『牛老心里着实不安,请他坐下,忙走到柜里面,一个罐内倒出两块橘饼和些蜜饯天茄,斟了一杯茶,双手递与卜诚,说道:「却是有劳的紧了,使我老汉坐立不安。」』

(2)《二刻拍案惊奇·卷一〇》:『走一个到朱家去看,见说儿子不曾到家,倒叫了娘子去,一发不解。走来回覆众人,大家疑惑,就像热盘上蚁子,坐立不安。』

(3)《官场现形记·第二回》:『他平时见了稍些阔点人,已经坐立不安,语无伦次,何况学台大人,钦差体制,是何等威严?未尝见面,已经吓得昏的了。』

(4)《三侠五义·第九回》:『且说公孙策自包公入朝後,他便提心吊胆,坐立不安,满心要打点行李起身,又恐谣言惑众,只得忍耐。』

(5)《水浒传·第三七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棹船出来,江里赶些私盐。不想又遇着哥哥在此受难!』

(6)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7)《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关)公退,寻思去计,坐立不安。』

(8)当医生正在为这个女孩进行手术时,她的父母在手术室外不停地走来走去,显得坐立不安。

(9)母亲应该在家的,为何电话没人接?不祥的预感,让他顿时坐立不安起来。

(10)知道公司可能被查封,每个员工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11)明天就要放榜了,看他坐立不安的样子,大家都劝他不要太着急。

(12)登山者的家属在等候救难队的搜救消息时,显得坐立不安。

(13)听说家里发生事故,他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坐立不安。

(14)在等待考试录取通知的日子里,他成天坐立不安。

(15)…又闻身上;闻了身上,又闻脸上:弄的满面通红,坐立不安,羞愧要死。——清·李汝珍《镜花缘》

(16)…子、甥女口口声声只是埋怨,一时想起妹夫,真是坐立不安,随即推故有事,匆匆回家。把燕窝货卖,置了几顷庄…——清·李汝珍《镜花缘》

(17)…不当你是个下人。』恽来只得坐下同吃,却只觉着坐立不安。——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8)…话说,慢腾腾的踱到书房,换过便衣,唉声叹气的坐立不安。直等到晚上十二点多钟,新人方才回来。辅成一肚子…——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9)…后来就好了。』我听了这两句话,又是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在身边取出两张钱票子,给了那家人,便走了。——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成语造句

(1)“他总是坐立不安,”惠特曼回忆。

(2)本子的第二页赫然是“坐立不安”几个大字。

(3)成语坐立不安和心情有关。

(4)当对方双手不停摩擦膝盖显示出坐立不安,他们会吸鼻并且往下看。

(5)到最后她才完全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在椅子上坐立不安,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又坐下去,一会儿诧异,一会儿又为自己祝福

(6)赫赫写不出成语“坐立不安”,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7)横桥中学的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坐立不安”。

(8)换句话说,总是坐立不安未必就是一定需要药物治疗的疾病,也许它就是在全球各地被称作童年的一种表现。

(9)或者你可以把这作为坐立不安的一个理由。

(10)暨叔叔给南南和他的同学介绍了“坐立不安”的历史故事。

(11)焦虑还会表现在动作方面,例如坐立不安,四处走动或者关注不寻常的地方。

(12)嚼口香糖或坐立不安比你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消耗更多的能量。

(13)就我自己而言,当我觉得打搅到别人的时候,我会感到坐立不安。

(14)咖啡难喝极了,我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15)譬如自杀性袭击者,记录显示他们在动手前并不都是举止异常、开始出汗或坐立不安。

(16)墙上贴着一大张彩色海报,画着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领导人。海报旁是一座老式挂钟,秒针滴答走着,为前屋坐立不安的刘晓伴奏。

(17)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坐立不安时,试着把他举起来,或者左右摇晃下他们,还可以给他们讲些故事。

(18)他向女孩的住所走去,紧张,坐立不安。头脑中一遍遍想着那些。

(19)瓦尔特有点坐立不安,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表示他的奇怪心情,或者,也许他只是急于想结束这场谈话。

(20)我再也不用整天盯着手表在座位上坐立不安了。

(21)小程不会写成语“坐立不安”的最后一个字。

(22)在颁奖仪式快要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她在扇扇子,坐立不安,可能她正在找门。

(23)这是个欢乐的时刻,即使因为缺了无线网让莱佛青有点坐立不安。

(24)这一消息不仅令员工坐立不安,而且令他们的老板们心神不定。

(25)症状包括注意力涣散和集中困难,难于理解或执行指令,过度活跃,经常坐立不安或不停说话。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成语典源

※《周书·卷四七·艺术列传·姚僧垣》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或有劝其服决命大散者,其家疑未能决,乃问僧垣。僧垣曰:『意谓此患不与大散相当。若欲自服,不烦赐问。』因而委去。其子殷勤拜请曰:『多时抑屈,今日始来。竟不可治,意实未尽。』僧垣知其可差,即为处方,劝使急服,便即气通。更服一剂,诸患悉愈。[注](1)水肿:因液体在身体的细胞组织中发生异常的积聚现象,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肿胀症状。通常发生於心脏病、肾脏病患者。(2)喘息奔急:呼吸急促。

成语典故

『坐立不安』指是一个人情绪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这个成语可能出自於北周姚僧垣的故事。姚僧垣精通医术。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原先就有气喘的疾病,加上身体水肿,导致呼吸急促,以致焦急、烦躁,心神不宁,坐卧不安。有人劝他服用决命大散,可是他的家人犹豫不决,於是去请教僧垣。僧垣不赞成服用决命大散,并直言如果想自行服用,就不要来问。说完就想弃之而去。但是在贺兰隆的儿子再三恳求,僧垣开了处方,贺兰隆服用两剂,病就全好了。後来『坐立不安』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焦急、烦躁,心神不宁的样子。出现『坐立不安』的书证如《三国演义·第二六回》:『(关)公退,寻思去计,坐立不安。』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