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ò shī jī yí
成语注音:ㄗㄨㄛˋ ㄕㄧ ㄐㄧ ㄧˊ
成语简拼:ZSJY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坐失機宜
成语解释
白白地失掉机会。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
坐失良机、坐失时机、坐失事机
成语示例
(1)我看他们实在是坐失机宜,让敌人多准备了一天一夜。▼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第一场
成语造句
(1)成语「坐失机宜」是一个动宾式成语。
(2)记事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坐失机宜”几个大字。
(3)南开艺术中学的东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坐失机宜”。
(4)小笔不会写成语“坐失机宜”的最后一个字。
(5)小菲写不出成语“坐失机宜”,因此期中考试才98分。
(6)治宏叔叔给希英和妮灵介绍了“坐失机宜”的成语故事。
(7)我看他们实在是坐失机宜,让敌人多准备了一天一夜。见郭沫若《孔雀胆》第一幕第一场。
(8)鄙人是举,并非感情用事,实以我股东等身家财产所系之重,万不容坐失机宜,致贻后悔。
(9)锆泽正在专心致志地默记吴融的诗《无题》,身着青蓝色在去海坨山的高铁上,贵大爷给熠熠和辉辉讲了『坐失机宜』的典故。
成语出处
清·昭梿《嘨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机宜机宜:[jīyí] (1)依据当时情况处理事务的方针、办法等。面授机宜。(2)指事理。
失机失机:失去机会,特指某些球类比赛中的一方发生失误,失去得分的机会。
坐失坐失:不主动采取行动而失掉(时机)。如:坐失良机。
坐坐:zuò 1、<动>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动>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3、<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4、<动>犯罪;因……犯罪;犯……罪。《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盗。」』5、<动>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坐。』6、<动>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坐。』7、<动>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坐其北门。』8、<动>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9、<介>因为;由于。《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10、<副>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1、<副>恰好。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12、<副>即将。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坐大] 自然强大。[坐法] 犯法而处罚。[坐化] 佛教用语,指和尚盘膝端坐而死。[坐食] 不劳而食。
失失:shī 1、<动>丧失;失去。《班超告老归国》:『尚后竟失边和。』2、<动>迷失。《垓下之战》:『项王至阴陵,迷失道。』3、<动>错过;耽误。《寡人之于国也》:『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4、<名>过错;过失。《柳毅传》:『帝知其冤而宥其失。』5、<动>忍不住;禁不住。杜甫《远游》:『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机机:jī 1、<名>弩机;弓弩上发射箭的机关。《韩非子·说林下》:『操弓关机』2、<名>泛指器械的机关。《张衡传》:『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3、<名>机械;器械。《战国策·宋卫策》:『公输般为楚设机。』4、<名>织布机。《孔雀东南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5、<名>事物的关键。王符《潜夫论·本政》:『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6、<名>时机;机会。《赤壁之战》:『成败之机,在于今日。』7、<形>重要的;关键的。《晋书·荀勖传》:『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8、<名>事务,专指国家政务。《汉书·百官公卿表》:『掌丞天子,助理万机。』9、<名>事物的细微迹象或动向。《滕王阁序》:『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10、<形>机灵;机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少机警。』[机变] (1)器械巧变。(2)机智灵活;随机应变。[机要] (1)精义和要点。(2)机密的要政。[机杼] (1)机、杼本都是织布机的上部件,合起来常代称织布机。(2)比喻诗人创作中构思的布局的精巧。[机心] 智巧变诈的心计。
宜宜:yí 1、<形>适宜;合适。《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2、<动>应当;应该。《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3、<副>大概;也许。《赤壁之战》:『将军擒操,宜在今日。』4、<副>当然。《齐桓晋文之事》:『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5、<名>事宜;事情。嵇康《述志诗》:『悠悠非吾匹,畴昔应俗宜?』[宜当] 适合;恰当。[宜人] 合人心意。封建时代妇女的一种封号。
坐坐:《丑集中·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徂卧切,音座。行之对也。《礼·曲礼》坐如尸。〈又〉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又便坐,别坐之处。《前汉·文翁传》在便坐受事。又《后汉·宣秉传》秉修高节,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诏与司隶校尉中书令同专席而坐,京师谓之三独坐。又犹守也。《左传·桓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又古者谓跪为坐。《礼·曲礼》先生琴瑟书策在前,坐而迁之。〈注〉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汉·文帝纪》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对理曰坐。《左传·僖二十八年》鍼庄子为坐。又释氏大坐曰跏趺。《莲华经》结跏趺坐。又与座通。《前汉·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注〉正座也。又姓。见《姓苑》。又《集韵》徂果切,音睉。义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韵诸书训注皆同,惟《转注古音》坐注引《史记》高帝纪,遂坐上坐。《正义》云:前坐字,在果反,后坐字,在卧反。《字汇》行坐之坐读上声,非。《正字通》谓坐字在上声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说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考证:(《左传·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其山下,大败之。)谨照原文覆其山下改为覆诸山下。(本作□。《说文》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谨照说文□改□。留改畱。
失失:《丑集下·大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式质切,音室。得之反。《说文》纵也。一曰错也,过也,遗也。《书·泰誓》时哉弗可失。《杜甫诗》虽乏谏诤资,恐君有遗失。又《集韵》《韵会》《正韵》□弋质切。与□同。《庄子·应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马将失。《六书本义》与佚轶通。又《集韵》《韵会》式吏切《正韵》式至切,□音试。《应桢华·林园集诗》示武恐荒,过亦为失。凡厥羣后,无懈于位。
机机:《辰集中·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居履切《正韵》居里切,□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楡,可烧以粪田。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又《集韵》居狋切《韵会》居宜切,□音饥。亦木名也。又《类篇》牛吠切,音刵。椹也。(机)《唐韵》《韵会》居衣切《集韵》居希切,□音几。《说文》主发谓之机。《书·太甲》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尚书·大传》捕兽机槛陷。《大学》其机如此。〈注〉发动所由。〈疏〉关机也。动於近,成於远。又星名。《博雅》斗星三为机。《通卦验》遂皇始出,握机矩,法北斗七星,而立七政。又《集韵》织具谓之机杼,机以转轴,杼以持纬。又气运之变化曰机。《庄子·天运篇》意者有机,缄而不得已耶。《至乐篇》万物皆出於机,皆入於机。又机械,巧术也。《庄子·天地篇》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又天机,天真也。《庄子·大宗师篇》嗜慾深者天机浅。又《韵会》要也,会也,密也。《书·臯陶谟》一日二日万几。〈疏〉作机。又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机,去声。《正韵》作坚溪切,音鸡,非。
宜宜:《寅集上·宀字部》《唐韵》《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音仪。《说文》所安也。《增韵》适理也。《易·泰卦》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礼·王制》齐其政,不易其宜。又《左传·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注〉职方氏所谓青州宜稻粱,雍州宜黍稷之类是也。又《诗·周南》宜其室家。〈传〉宜者,和顺之意。又《尔雅·释诂》宜,事也。《诗·大雅》公尸来燕来宜。《毛传》宜其事也。又《玉篇》当也,合当然也。《礼·乐记》武之迟久,不亦宜乎。又祭名。《书·泰誓》类于上帝,宜于冢土。〈注〉祭社曰宜。冢土,社也。《礼·王制》宜乎社。〈注〉引尔雅,起大事,动大衆[音zhòng],必先有事乎社,令诛罚得宜。又州名。古百越地,庸置粤州,改宜州。又姓。《正字通》元宜桂可,博通经史。又通作仪。《前汉·地理志》伯益能仪百物。仪读与宜同。又叶五何切,音俄。《诗·鄘风》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叶上佗下何。◎按《音学五书》宜古音鱼何反。宜字《诗》凡九见,《易》一见,《仪礼》一见,《楚辞》一见,□同。后人误入五支韵,据此则又非但叶音矣。《集韵》宐,隶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