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ùn zhuō shí jiān
成语注音:ㄧㄨㄣˋ ㄓㄨㄛ ㄕㄧˊ ㄐㄧㄢ
成语简拼:YZSJ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咦緯r艱
成语解释
指时运不佳,处于逆境。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运乖时蹇、运蹇时乖、运拙时乖
成语接龙
运拙时艰→艰深晦涩→涩于言论→论心定罪→罪该万死→死不改悔→悔其少作→作奸犯罪→罪恶深重→重气徇命→命词遣意→意气高昂→昂首伸眉→眉来眼去→去粗取精→精神满腹→腹心之患→患得患失→失诸交臂→臂有四肘→肘胁之患→患难之交→交淡若水→水光山色→色胆包天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赫然是“运拙时艰”几个大字。
(2)郸洋大哥哥给弈欣和灰灰讲解了“运拙时艰”的典故。
(3)晶晶不会写成语“运拙时艰”的最后一个字。
(4)临澧县黄鳌中学的居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运拙时艰”。
(5)霖霖写不出成语“运拙时艰”,导致期末考试才考了97分。
成语出处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似班定远在玉门关,空学的兵书战策,争奈运拙时艰,淹留在此去住无门。』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运运:yùn 1、<动>转动。《齐桓晋文之事》:『天下可运于掌。』2、<动>搬运。《愚公移山》:『叩石垦壤,箕畚运于勃海之尾。』3、<动>用。《子孙·九地》:『运兵计谋,为不可测。』4、<名>气数;运气。《滕王阁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5、<名>南北距离。《国语·越语》:『广运百里。』[运笔] 书法用语,运腕用笔。[运祚] 寿命。
拙拙:zhuō 1、<形>笨,与『巧』相对。《林黛玉进贾府》:『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2、<名>本分。《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3、<形>粗;劣。常表自谦,如『拙作』。[拙荆]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词。[拙目] 见识浅陋;眼光短浅。[拙讷] 缺少才能,不善说话。
时时:shí 1、<名>季节;时节。《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2、<名>天气;气候。《狱中杂记》:『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3、<名>时辰;时刻。《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4、<名>过去或将来的某个时间;某一事情发生的时候。《两小儿辩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5、<名>时代。《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6、<名>时事;时势。《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7、<名>时俗;时尚。《师说》:『不拘于时,学于余。』8、<名>时机;机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大丈夫相时而动。』9、<名>时运。《垓下之战》:『时不利兮骓不逝。』10、<副>按时。《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副>当时。《兰亭集序》:『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12、<副>时常;经常。《项脊轩志》:『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艰艰:jiān 1、<形>艰难;困难。《离骚》:『哀民生之多艰。』[又] 艰险;险恶。《周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而不复,艰贞无咎。』2、<名>父母的丧事。王俭《褚渊碑文》:『又以居母艰去官。』
运运:《酉集下·辵字部》《集韵》羽粉切,音殒。走貌。(运)(古文)《广韵》《正韵》禹愠切《集韵》《韵会》王问切,□音韵。《玉篇》转也,动也。《正韵》行也,用也。《易·系辞》日月运行。《书·大禹谟》帝德广运。〈注〉行之不息也。《礼·少仪》君子欠伸运笏。〈注〉运,动也。又《说文》移徙也。《广韵》转输也。《后汉·百官志》尉曹主卒徒转运事。又《正韵》天造曰运。《浑天仪》天运如车毂。又《韵会》五运,五行气化流转之名。又运祚,历数也。《史记·高帝赞》汉承尧运。又《集韵》地南北谓之运。《越语》广运百里。注:远行赋东西为广,南北为运。又叶于分切,音云。《蔡邕·述行赋》弥信宿而后阕,思逶迤以东运。见阳光之颢颢,怀少弭而有欣。又叶于愿切,音院。《阮瑀·琴歌》奕奕天门开,大魏应期运。青盖巡九州,在西东人怨。(运)考证:(《礼·曲礼》君子欠伸运笏。)谨照原文曲礼改少仪。(《越语》广运百里。东西为广,南北为运。)谨照原文百里下增注字。(《蔡邕·远行赋》弥信宿而后阕,繇威遗以东运。阳光见之颢颢兮,怌少弭之有欣。)谨照原文远改述。繇威遗改思逶迤。阳光见改见阳光。省兮字。怌改怀。之有欣改而有欣。
拙拙:《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梲。读若专入声。《说文》不巧也。《书·周官》作伪心劳日拙。《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战国策》敎人而不能,则谓之拙。又《释名》屈也。使物否屈,不为用也。《史记·范睢传》楚之铁刃利,而倡优拙。
时时:《辰集上·日字部》(古文)旹《唐韵》《集韵》《韵会》市之切《正韵》辰之切,□音莳。《说文》四时也。《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物之生死各应节期而至也。《书·尧典》敬授人时。〈传〉敬记天时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礼·孔子间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训》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又〉三月而为一时。又《韵会》辰也,十二时也。又《广韵》是也。《书·尧典》黎民於变时雍。〈传〉时,是也。《诗·大雅》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朱传》可以止于是,而筑室矣。又《博雅》伺也。《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谓伺虎不在家时而往谢之。又《博雅》善也。《广韵》中也。又地名。《左传·庄九年》战于乾时。〈注〉乾时,齐地。时水在乐安界,岐流旱则竭涸,故曰乾时。又姓。《广韵》良吏传有时苗。《何氏姓苑》云:今钜鹿人。又与埘同。《诗·王风》鸡栖于埘。《释文》埘,本亦作时。又《韵补》叶上纸切。《王粲·七释》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后时。进德修业,与世同理。又叶侧吏切。《屈原·离骚》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独穷苦乎此时也。叶下态,态音替。
艰艰:《未集下·艮字部》囏《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间。《说文》土难治也。《尔雅·释诂》阻艰,难也。《书·大禹谟》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又《周官》惟克果断,乃罔后艰。又《释名》艰,根也,如物根也。又险也。《诗·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艰。《朱注》艰,险也。又《王俭褚渊□文》以居母艰去官,虽事缘义感,而情均天属。又《韵补》叶居真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礼□,卫人释艰。又叶经先切,音坚。《班彪·北征赋》嗟西伯於羑里兮,伤明夷之逢艰。演九六之变化兮,永幽隘以以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