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戒垂堂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uò jǐng chuí táng成语注音:ㄗㄨㄛˋ ㄐㄧㄝ ˋ ㄔㄨㄟˊ ㄊㄤˊ
成语简拼:ZJC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坐戒垂堂
成语解释
不坐在屋檐下,恐瓦堕伤身。形容自爱、谨慎。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自爱
近义词
坐不垂堂、谨小慎微
成语造句
(1)丑丑不会写成语“坐戒垂堂”的最后一个字。
(2)皓皓写不出成语“坐戒垂堂”,导致期末考试仅仅考了97分。
(3)货隆初级中学的奈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坐戒垂堂”。
(4)记事本的封面上写着“坐戒垂堂”几个大字。
(5)思亿大哥哥给上尚和兆荣讲解了“坐戒垂堂”的典故。
(6)坐不垂堂的近义词有谨小慎微、坐戒垂堂。
成语出处
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坐坐:zuò 1、<动>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2、<动>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3、<名>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4、<动>犯罪;因……犯罪;犯……罪。《晏子使楚》:『王曰:「何坐?」曰:「坐盗。」』5、<动>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坐。』6、<动>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坐。』7、<动>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坐其北门。』8、<动>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9、<介>因为;由于。《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10、<副>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1、<副>恰好。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12、<副>即将。柳宗元《早梅》:『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坐大] 自然强大。[坐法] 犯法而处罚。[坐化] 佛教用语,指和尚盘膝端坐而死。[坐食] 不劳而食。
戒戒:jiè 1、<动>警戒;警惕;戒备。《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2、<动>告诫;劝诫。《冯婉贞》:『三保戒团众装药实弹,毋亡发。』3、<动>戒除;禁戒。《谏太宗十思疏》:『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4、<动>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庄严隆重的大事前,洁身静心、克制嗜欲以示诚敬,多『斋戒』连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5、<名>戒规。《晋书·会稽王道子传》:『佛教以五戒为教,绝酒不淫。』
垂垂:chuí 1、<名>边疆,边境。又写作『陲』。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2、<动>垂挂。《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3、<动>垂落,落下。《荆轲刺秦王》:『士皆垂泪涕泣。』《行路难》:『闲来垂犯钓碧溪上。』4、<动>流传。《荀子·王霸》:『名垂乎后世。』成语有『永垂不朽。』5、<动>临近。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以大杖击二十,垂死。』6、<副>敬词。表示对方高于自己。白居易《答崔侍郎书》:『垂问以鄙况。』《中山狼传》:『请诉之,愿丈人垂听。』[垂成] 1.接近完成。陈寿《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实欲使卒垂之功,编于前史之末。』2.指庄稼将近成熟。苏轼《祈睛吴山祝文》:『岁既大熟,惟神之赐;害于垂,匪神之意。』[垂垂] 1.渐渐。2.表下落。3.低垂。4.延伸。[垂拱] 1.垂衣拱手,言不亲理事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而治。』后多用以颂扬帝王无为而治。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鸣琴垂,不言而化。』2.犹『袖手』。形容置身事外。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大王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垂而观其孰胜。』3.两手重合而下垂,表恭敬。《礼记·玉藻》:『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垂,视下而听上。』[垂暮] 傍晚,比喻晚年。[垂荣] 焕发光彩。[垂世] 留传后世。[垂示] 1.留给后人示范。范晔《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无以述遵先世,垂后世也。』2.谦词。表示对方居高以示下。骆宾王《和<闺情诗>启》:『学士袁庆隆奉宣教旨,垂《闺情诗》并序。』[垂髫] 古时候儿童头发下垂,故用以代指儿童。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堂堂:táng 1、<名>正屋。古代房屋阶上室外叫堂,堂后叫室。《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左忠毅公逸事》:『拜夫人于堂上。』2、<名>朝堂;殿堂。《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3、<名>公堂;官吏办公的地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退堂至密室,令从人退去,只留这门子一人伏侍。』《君子国》:『终日屈膝公堂,亦不顾及颜面。』《严监行和严贡生》:『汤知县正要退堂,见两个人进来喊冤。』4、<名>尊称别人的母亲,如『令堂』。5、<形>表示同祖父的亲属关系,如『堂兄弟』、『堂伯父』等。[堂奥] 房屋的深处,比喻深奥精微的道理或境界。[堂官] (1)明清时中央各衙门的长官。(2)旧时茶馆、饭馆、酒店等行业的服务人员,也写作『堂倌』。[堂萱] 指母亲。
坐坐:《丑集中·土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徂卧切,音座。行之对也。《礼·曲礼》坐如尸。〈又〉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又便坐,别坐之处。《前汉·文翁传》在便坐受事。又《后汉·宣秉传》秉修高节,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诏与司隶校尉中书令同专席而坐,京师谓之三独坐。又犹守也。《左传·桓十二年》楚伐绞,军其南门。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又古者谓跪为坐。《礼·曲礼》先生琴瑟书策在前,坐而迁之。〈注〉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汉·文帝纪》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对理曰坐。《左传·僖二十八年》鍼庄子为坐。又释氏大坐曰跏趺。《莲华经》结跏趺坐。又与座通。《前汉·梅福传》当户牖之法坐。〈注〉正座也。又姓。见《姓苑》。又《集韵》徂果切,音睉。义同。○按坐有上去二音,字韵诸书训注皆同,惟《转注古音》坐注引《史记》高帝纪,遂坐上坐。《正义》云:前坐字,在果反,后坐字,在卧反。《字汇》行坐之坐读上声,非。《正字通》谓坐字在上声者,叶音也,亦非。本作□。《说文》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隷作坐。考证:(《左传·桓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而覆其山下,大败之。)谨照原文覆其山下改为覆诸山下。(本作□。《说文》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谨照说文□改□。留改畱。
戒戒:《卯集中·戈字部》《唐韵》古拜切《集韵》《韵会》《正韵》居拜切,□音介。《说文》警也。《书·大禹谟》警戒无虞。又谕也。《书·大禹谟》戒之用休。又告也。《仪礼·士冠礼》主人戒賔。〈注〉告也。《聘礼》戒上介亦如之。〈注〉犹命也。又《广韵》慎也,具也。又备也。《易·萃卦》戒不虞。〈注〉备不虞也。又《易·系辞》圣人以此齐戒。〈注〉洗心曰齐,防患曰戒。《朱子·本义》湛然纯一之谓齐,肃然警惕之谓戒。又守也。《周礼·夏官·掌固》夜三鼜以号戒。〈注〉谓击鼓行夜戒守也。又《司马法》鼓夜半三通,号为晨戒。又通作诫。《易·系辞》小惩而大诫。《前汉·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又与界同。《史记·天官书》星茀於河戒。又《唐书·天文志》江河为南北两戒。又《韵补》叶居吏切,音记。《六韬》将不常戒,则三军失其备。又叶纪力切,音亟。《诗·小雅》岂不日戒,玁狁孔棘。考证:(《易·系辞》圣人以此斋戒。)谨照原文斋改齐。(《司马法》鼓夜半三通,号为发戒。)谨照原文发戒改晨戒。
垂垂:《丑集中·土字部》《唐韵》《集韵》□是为切,音甀。自上缒下。《易·大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诗·小雅》垂带而厉。又布也。《后汉·邓禹传》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尽处近阶者。《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史记·袁盎传》臣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边垂。《左传·成十三年》虔刘我边垂。《前汉·谷永传》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隐八年》宋公卫侯遇于垂。〈注〉垂,卫地,济阴句阳县东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注〉齐地。又《集韵》驰伪切,音缒。乡名。在县。又《集韵》树伪切《正韵》殊伪切,□音瑞。《书·舜典》垂共工。陆德明读。又将及也。杜甫有垂老别诗。
堂堂:《丑集中·土字部》(古文)坣《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徒郞切,音唐。《说文》殿也。正寝曰堂。《释名》高显貌。《演义》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宇也。《诗·豳风》跻彼公堂。又明堂,王者朝诸侯之宫。《礼·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诸侯之尊□也。《前汉·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又堂室。《尔雅·释宫》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虚之,谓之堂,半巳后实之,谓之室。又官署。《汉官仪》黄门有画堂之署,中书省玉堂。《扬雄·解嘲》正金门,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书·百官志》初三省议事于门下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迁于中书省。又户部有考堂,天下岁会计处。又《吴郡国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数失火,以雌黄涂之乃止,故郡治曰黄堂。《吕氏春秋》宓子贱鸣琴而单父治,故县治曰琴堂。又堂堂,盛也,正也。《论语》堂堂乎张也。《淮南子·兵略训》堂堂之阵又衆[音zhòng]笑曰哄堂。《因话录》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一人知亲事,名亲端。公堂会食皆绝笑,左右不可忍,亲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谓哄堂。又佛堂曰鴈堂。《释氏要览》毗舍离为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文巫祭。《周礼·春官》男巫冬堂,赠无方无算。〈注〉冬岁之穷,设祭于堂,赠送万鬼也。又地名。《诗·鄘风》望楚与堂。〈注〉楚,楚丘。堂,丘之旁邑。又山之宽平处曰堂。《诗·秦风》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又姓。《韩诗外传》堂衣若扣孔子之门。又复姓。汉儒高堂生,唐贞观诏从祀。又叶徒红切,音同。《屈原·九歌》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