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ì bào qì
成语简拼:ZB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自暴棄
近义词
[同]自暴自弃
成语示例
(1)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与野传书四四首之二五》:『事事皆在人为,特患不肯用功耳。故自谓不能者,自暴弃者也。』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自暴弃”几个大字。
(2)丹大爷给憨憨和笑笑讲述了“自暴弃”的成语故事。
(3)霏霏写不出成语“自暴弃”的拼音。
(4)加会中学的丹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自暴弃”。
(5)乐乐不会写成语“自暴弃”的最后一个字。
(6)讲学家崖岸过峻,使人甘于自暴弃,皆自沽己名,视世道人心如膜外耳。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暴弃暴弃:[bàoqì] 不求上进;不自爱。自甘暴弃。
自自:zǐ 1、<代>自己。《孙膑减灶》:『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望洋兴叹》:『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2、<副>亲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赵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战》:『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3、<代>其;他(她)的。《孔雀东南飞》:『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4、<副>原来;本来。《陌上桑》:『使君自有妇,罗敷。有夫』《孔雀东南飞》:『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5、<副>自然;当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订鬼》:『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6、<介>从;由。《察今》:『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为学》:『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7、<介>在;自从。《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孔雀东南飞》:『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8、<连>常『自非』连用,相当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9、<连>表示让步,相当于『即使』。《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10、<助>增音节,不译。《孔雀东南飞》:『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自好] 自洁其身。[自谴] 自己排谴忧虑。[自修] 自我修养。自然而此治。[自许] 自己以赞美之词说自己。[自引] (1)自己辞去官职。(2)自杀。[自用] 按自己的主张行事,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暴暴:bào 1、<形>又猛又急;突然。《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察今》:『雍水暴益,荆人弗知。』2、<形>凶残。《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3、<动>欺凌;损害。《周处》:『并皆暴犯百姓。』4、<形>急躁;暴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pù 1、<动>晒,后作『曝』。《劝学》:『虽又槁暴,不复挺者。』2、<动>暴露。《六国论》:『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弃弃:qì 1、<动>抛弃;舍弃。《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2、<动>糟蹋。《陶侃》:『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3、<形>舍弃的;废弃的。《芙蕖》:『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弃世] (1)摒绝俗务,超脱世外。(2)死的委婉说法。[弃市] 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自自:《未集下·自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韵》从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疏〉自,由也。《书·汤诰》王归自克夏,至于亳。《诗·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传〉自,从也。又《玉篇》率也。又《广韵》用也。《书·臯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传〉自,用也。《诗·周颂》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传〉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义》自彼者,近数昔日之辞。又自然,无勉强也。《世说新语》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又《集韵》己也。《正韵》躬亲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五音集韵》古文鼻字。注详部首。◎按说文作鼻本字。
暴暴:《辰集上·日字部》《唐韵》《集韵》《韵会》薄报切《正韵》蒲报切,□音菢。《说文》曦也。《书·泰誓》敢行暴虐。〈传〉敢行酷暴,虐杀无辜。又《礼·王制》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疏〉是暴害天之所生之物。又《周礼·秋官·禁暴氏疏》禁民不得相陵暴。又《诗·邶风》终风且暴。〈传〉暴,疾也。〈疏〉大风暴起也。又《诗·郑风》□裼暴虎。〈传〉空手以搏之。又《荀子·富国篇》暴暴如丘山。〈注〉暴暴,卒起之貌。又《史记·项羽纪》何兴之暴也。《博雅》暴,猝也。又《管子·乗[音chéng]马篇》方六里命之曰暴,五暴命之曰部。〈又〉十家而连,五连而暴。又地名。《左传·文八年》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注〉暴,郑地。又姓。《前汉·隽不疑传》暴胜之为直指使者。又《广韵》蒲木切《集韵》《韵会》《正韵》步木切,□音仆。日乾也。俗作曝。《小尔雅》暴,晒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氏》书暴诸日。《孟子》一日暴之。《荀子·富国篇》声名足以暴炙之。又《孟子》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朱注》暴,显也。又《后汉·窦融传》皆近事暴着。〈注〉暴,露也。又《集韵》北角切,音剥。《尔雅·释诂》毗刘,暴乐也。〈疏〉木枝叶稀疎不均为暴乐。又白各切,音泊。又备沃切,音雹。义□同。又弼角切,音雹。藃暴,乾桡也。又□或作暴,坟起也。又《韵补》叶蒲故切。《易林》仁政不暴,凤皇来戊。四时顺节,民安其处。藃字原从蒿从攵作。
弃弃:《寅集下·廾字部》《说文》古文弃字。《左传·襄四年》是弃□也。《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姜原欲弃之,因名曰弃。余详木部八画。(弃)(古文)弃《唐韵》诘利切《韵会》磬致切《正韵》去冀切,□音器。《说文》捐也。《尔雅·释言》忘也。《诗·周南》不我遐弃。《礼·冠礼·祝辞》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弃)考证:(《尔雅·释诂》忘也。)谨照原书释诂改释言。(《诗·召南》不我遐弃。)谨照原书召南改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