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óu shǒu hào xián
成语注音:ㄧㄡˊ ㄕㄡˇ ㄏㄠˋ ㄒㄧㄢˊ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成语简拼:YSHX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游手好閑成语辨形闲,不能写作『闭』。
歇后语:卖油条的拉胡琴成语谜语泳坛健将不爱干
成语英文:sit on one's hands成语日文のらくらして働(はたら)かない成语法文mener une vie oisive成语德文müβig die Hǎnde in den Schoβ legen
成语解释 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成语辨析] 见『不务正业』(111页)。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无所事事
近义词 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好逸恶劳、不求上进、无所作为、斗鸡走狗、寻欢作乐、好吃懒做、游手偷闲
反义词 不舍昼夜、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成语接龙 1、游手好闲 因果报应 应节合拍 造车合辙 辙乱旂靡 
2、游手好闲→闲情逸致→致远任重 重厚少文 
3、游手好闲→闲言碎语→语重情深 意气风发 众犬吠声 应天顺人 
4、游手好闲→闲言闲语→语近指远 远至迩安 政由己出 议论纷纷 
5、游手好闲→闲云野鹤→鹤唳华亭→亭亭玉立→立马万言→言近旨远 远见卓识 
成语示例 (1)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正好有功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
(2)…吊钱。生下一个儿子,却是很没出息的,长大了,游手好闲,终日不务正业。老头儿代他娶了一房媳妇,要想仗媳…——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旧日情人,暗通来往。这位督办,那时候正在上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正好有工夫做那些不相干的闲事。不知他…——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4)…僧左右。那些人有知事的,看看儿就回去了。有那游手好闲的,并那顽童们,烘烘笑笑,都上前抛瓦丢砖,与八戒…——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他们基本上整个暑假只是游手好闲,而我却不能,”奥巴马说。
(2)Misha(左边)已经四岁了,可还是游手好闲,它仍没有真正抓到过一条鱼。
(3)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游手好闲”几个大字。
(4)大丽委身于李士多里,也许还结识过旁人,她之所以游手好闲,是她那十只过分美丽的桃红指甲在作怪。
(5)费罗斯特尽力促使他游手好闲的儿子有所长进。
(6)灰灰写不出成语“游手好闲”的拼音。
(7)济阳县创新中学的秦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游手好闲”。
(8)鉴于发生这样的事可能需要数万亿年或更长时间,我们不必过于担心游手好闲的黑洞。
(9)今日仍然滞留坦帕。上千客人入住在不同的旅店,游手好闲。
(10)琳琳不会写成语“游手好闲”的最后一个字。
(11)去年夏天我是游手好闲,什么正经事也没做。
(12)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件事上,就像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在观看一场魔术师技艺表演,对最后的结果并不感兴趣。
(13)她把这些犯罪归咎于当地无业青少年。她总是说,“游手好闲者,惹是生非人”。
(14)她丈夫一天游手好闲,偶尔给她帮帮忙,但都是听她的安排和命令。
(15)天骄大哥哥 
(16)我不同情像他那样游手好闲的人。
(17)我不喜欢看到年轻人游手好闲地在城里逛荡。
(18)我的思想就是我的王国,它让我生活得充实快乐,而不像你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19)我听见别的父母在谈论他们,说他们来自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他们的母亲不断进出戒毒所,他们的父亲总是游手好闲。
(20)有了点血汗钱就游手好闲,那是自寻烦恼。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游手 游手:[yóushǒu] (1)不干正事,四处游荡。游手无赖。(2)徒手;赤手。
游 游:yóu 1、<动>在水上漂浮。《与朱元思书》:『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动>游玩。《赤壁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动>出游;游历。《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4、<动>交往。《鸿门宴》:『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又] 特指请教学问。《送东阳马生序》:『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手 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好 好:hǎo 1、<形>容貌美。《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2、<形>好;善、佳。与『坏』、『恶』相对。《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又] 友好;和睦。《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隆中对》:『于是与亮情好日密。』3、<动>完毕;完成。韩偓《无题》:『妆好方长叹,欢余却浅颦。』4、<副>合适;合宜。《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青春 
闲 闲:xián 1、<名>马圈;栅栏。贾谊《治安策》:『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2、<名>一定的范围或界限。《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3、<动>限制;隔离。《西门豹治邺》:『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穀衣,闲居斋戒。』4、<形>通『娴』。熟习;熟练。《战国策·燕策》:『闲于兵甲,习于战攻。』5、<形>闲暇;清闲。《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6、<形>空闲;空。《柳敬亭传》:『华堂旅会,闲亭独坐。』7、<形>安静;安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闲人] (1)清闲少事的确。(2)帮闲食客。
游 游:《巳集上·水字部》(古文)汓《唐韵》以周切《集韵》《韵会》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经注》淮水於淮浦县枝分,北为游水。又浮行也。《尔雅·释水》顺流而下曰遡游。《诗·秦风》遡游从之。又《周礼·天官》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注〉游,离宫也。又《管子·首宪篇》分理以为十游,游为之宗。又《尚书·考灵曜》地有四游,常动而人不知。又玩物适情之意。《礼·少仪》士依於德,游於艺。又间旷也。《礼·王制》无游民。又自适貌。《诗·小雅》慎尔优游。又枝叶扶疏 
手 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好 好:《丑集下·女字部》《唐韵》呼皓切《集韵》《韵会》《正韵》许皓切,□蒿上声。美也,善也。《诗·郑风》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又相善也。《诗·卫风》永以为好也。又好会也。《周礼·春官》琬圭以结好。《左传·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结二国之好。又人名。张好好,年十三,姣丽善歌,杜牧置乐籍中。见《唐书·杜牧传》。又曲名。武夷君于山顶会乡族,仙乐竞奏,唱人间好。见《武夷山志》。又《广韵》呼到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到切,□音耗。《说文》爱而不释也。女子之性柔而滞,有所好,则爱而不释,故於文,女子为好。《诗·唐风》中心好之。又孔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璧羡尺好,三寸以为度。〈注〉羡,径也。璧羡,以起度也。好,璧孔也。又姓。见《纂文》。又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讲德论》毛嫱西施,善毁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揜其丑。又叶滂佩切,音配。《楚辞·九章》自前世之嫉贤兮,谓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又叶呼□切,音诟。《诗·唐风》岂无他人,维子之好。叶上究。考证:(《周礼·地官》琬圭以结好。)谨照原书地官改春官。(《左传·文十二年》藉先君之命,结二国之好。)谨照原文先君改寡君。
闲 闲:《戌集上·门字部》《唐韵》户间切《集韵》《韵会》何间切《正韵》何艰切,□音间。《说文》阑也。从门,中有木。《徐曰》闲,犹阑也。以木歫门也。会意。《广韵》防也,御也,法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又《家人》闲有家。〈疏〉正义曰:治家之道在初,即须严正立法防闲也。又《书·毕命》虽收放心,闲之维艰。又《广韵》大也。《诗·商颂》旅楹有闲。〈疏〉□列其楹,有闲然而大。又《诗·魏风》桑者闲闲兮。〈传〉闲闲然,男女无别往来之貌。又《尔雅·释诂》习也。《诗·秦风》游于北园,四马既闲。〈传〉闲,习也。又《礼·经解》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又《韵会》马阑也。《前汉·百官公卿表》龙马闲驹。〈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周礼·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闲。〈注〉每廐为一闲。《左传·成十八年注》每廐为一闲,闲有二百一十六匹。又《周礼·夏官·虎贲氏》舎则守王闲。〈注〉闲,梐枑。〈疏〉闲与梐枑,皆禁卫之物也。又阂也。《易·大畜》日闲舆卫。〈注〉闲,阂也。卫,护也。进得其时,虽涉艰难,而无患也。舆虽遇闲,而故卫也。〈疏〉进得其时,涉难无患,虽曰有人欲闲阂车舆,乃是防卫见护,故曰闲舆卫也。又动摇也。《诗·大雅》临冲闲闲。〈传〉闲闲,动摇也。又《荀子·劝学篇》多见曰闲。又《博雅》闲,遮也。又《韵补》叶音贤。《曹植·王粲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闲。《正字通》间暇、间宂与闲音同义别。潘岳间居赋,清□敞闲,本作间,吴棫韵补引赋攺作闲。字汇引入闲注,伪误与韵补同。正韵十删间注:俗作闲。分间、闲为二。闲注,阑也,习也。又训散也,宂也,暇也。亦作嫺。嫺注:通作闲。合间闲为一,自相矛盾。闲习之闲或借嫺,防闲、马闲,古今未有攺从嫺者,泛云闲亦作嫺,尤非。
注 :本文资料中的部分内容由互联网资料提取而成,未与权威书籍校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