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ó zhì fán zī
成语注音:ㄓㄨㄛˊ ㄓㄧˋ ㄈㄢˊ ㄗㄧ
成语简拼:ZZFZ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濁質凡姿
成语解释
凡庸的姿质。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自谦
成语接龙
1、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丛驱雀→雀屏中选→选舞征歌→歌功颂德→德胜头回→回天挽日→日久歳长→长念却虑→虑周藻密→密密层层→层见错出→出口入耳→耳听八方→方正不阿→阿鼻地狱→狱货非宝→宝刀未老→老蚌生珠→珠联璧合→合衷共济→济河焚舟→舟中敌国→国步艰难
2、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丛驱雀→雀小脏全→全无心肝→肝胆过人→人多阙少→少不经事→事出有因→因祸为福→福不盈眦→眦裂发指→指日可待→待时守分→分化瓦解→解疑释惑→惑世诬民→民有菜色→色丝虀臼→臼杵之交→交口称赞→赞口不绝→绝其本根→根深枝茂→茂林修竹
3、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德不终→终身大事→事在萧墙→墙风壁耳→耳提面训→训格之言→言近旨远→远谋深算→算尽锱铢→铢量寸度→度外之人→人财两失→失道寡助→助天为虐→虐老兽心→心焦火燎→燎如观火→火妻灰子→子孝父慈→慈眉善目→目瞪口张→张口掉舌→舌端月旦
4、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非作恶→恶衣粝食→食肉寝皮→皮破血流→流水落花→花烛洞房→房谋杜断→断编残简→简墨尊俎→俎樽折冲→冲云破雾→雾惨云愁→愁潘病沉→沉着痛快→快人快事→事与原违→违天逆理→理所必然→然荻读书→书声琅琅→琅嬛福地→地老天昏→昏昏默默
5、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富不仁→仁言利溥→溥天率土→土壤细流→流言惑众→众口相传→传龟袭紫→紫气东来→来历不明→明窗净几→几尽一刻→刻舟求剑→剑态箫心→心乡往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认颜标→标新竞异→异口同辞→辞多受少→少年老诚→诚心正意→意望已过
成语造句
(1)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浊质凡姿”几个大字。
(2)东光学校的载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浊质凡姿”。
(3)风风写不出成语“浊质凡姿”,导致语文测试才考了97分。
(4)霖霖不会写成语“浊质凡姿”的最后一个字。
(5)卓昊哥哥给娜杏和人女讲解了“浊质凡姿”的故事。
成语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闻乐》:『想我浊质凡姿,今夕得到月府,好侥幸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浊浊:zhuó 1、<形>水浑浊。《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形>浑浊。《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3、<形>混乱。《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4、<形>污浊的;坏的。《窦娥冤》:『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5、<形>低践的;愚昧的。《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6、<形>声音低沉粗重。《晋书·谢安传》:『有鼻疾,故其音浊。』[浊富] 不义而富。[浊流] (1)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2)品格卑污的人。[浊世] 混乱的时世。
质质:zhì 1、<名>人质;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2、<动>作人质;作抵押品。《触龙说赵太后》:『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3、<名>质地;底子。《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4、<形>质朴;朴实。《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5、<名>资质;禀性。《送东阳马生序》:『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6、<名>刑具;刀斧底下的垫座。又写作『锧』。《廉颇蔺相如列传》:『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7、<名>通『贽』。初见面时送的礼物。《屈原列传》:『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8、<名>箭靶。《荀子·劝学》:『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9、<动>对质。《礼记·曲礼》:『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10、<动>质询。《送东阳马生序》:『余侍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11、<副>正。《<指南录>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12、<名>盟约。《左传·哀公二十年》:『黄池之役,先主与吴王有质。』[质要] 古代买卖货物的券契。
凡凡:fán 1、<形>平常;平庸。《赤壁之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2、<名>人世间;尘世。司空图《携仙箓》:『仙凡路阻两难留。』3、<副>凡是,表示概括。《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者。』4、<名>大概;大略。《汉书·扬雄传》:『仆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凡。』5、<动>总共;总计,表示总合。《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出师表》:『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凡鸟] 1.家禽,比喻普通平常。曾巩《鸿雁》:『性殊凡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2.指庸才。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题门上作「风」字而去……「凤」字,凡也。』
姿姿:zī 1、<名>容貌;仪态。《芙蕖》:『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2、<名>通『资』。资质;天资。《汉书·谷永传》:『陛下天然之性,疏通聪敏,上主之姿也。』[姿才] 才能。
浊浊:《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濯。水名。《说文》水出齐郡属嬀山。又《括地志》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又《水经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又《水经注》南昌有浊水。又水不清也。《诗·邶风》泾以渭浊。又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律书》浊者,触也。又姓。《史记·货殖传》浊氏连骑。又《集韵》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记·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又《韵补》叶昌六切,音逐。《前汉·颍川歌》颍水浊,灌氏族。
质质:《酉集中·贝字部》《唐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桎。《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又《诗·小雅》民之质矣。〈传〉质,成也。《朱传》实也。又《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又《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又《周礼·地官·质人》大市曰质,小市曰剂。〈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又《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礼·月令》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注〉所染者当得真采正善也。又《聘义》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质。〈注〉质谓正自相当。又《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又《广雅》质,地也。《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又《公羊传·定八年》弓绣质。〈注〉质,拊也。又《史记·范睢传》不足以当椹质。〈注〉质,剉[音cuò]刃也。又《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又《广雅》问也,定也。又《小尔雅》质,信也。又《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又姓。《前汉·货殖传》质氏以洒削而鼎食。又《广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说文》以物相赘。《左传·隐三年》故周郑交质。又《集韵》脂利切。贽,亦作质。《左传·昭三年》将奉质币,以无失时。《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鼓。《孟子》不传质为臣。考证:(《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为□,四尺为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中也。)谨照原文两为字□改曰。两□字□改侯。”
凡凡:《子集下·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咸切,音帆。《说文》最括也。《玉篇》非一也。《广韵》常也,皆也。《正韵》大槪也。又《前汉·扬雄传》请略举凡。〈注〉师古曰:凡,大指也。《杜预·左传序》发凡以言例。又《玉篇》计数也。《前汉·石奋传》凡号奋为万石君。〈注〉师古曰:凡,最计也。总合其一门,计五人为二千石,故号万石君。又最凡,诸凡之最目也。《周礼·天官·司会注》书谓簿书,契其最凡也。《小宰疏》凡要亦是簿书,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处印之。又轻微之称。《广韵》凡,轻也。《孟子》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又国名。在濬州。《春秋·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又姓。《韵会》周公凡伯之后。又叶符筠切。《崔驷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注〉凡,常也。考证:(《周礼·天官·司会注》谓簿书,挈其最凡也。)谨照原文谓字上增书字。挈字改契字。
姿姿:《丑集下·女字部》《广韵》即夷切《集韵》《韵会》《正韵》津私切,□音咨。《说文》态也。《唐书·太宗纪》太宗生四岁,有书生见之,曰:龙凤之姿。《后魏·宋弁传》声姿清亮。又《集韵》资四切,音恣。媚也。《韩愈诗》羲之俗书媿姿媚。《欧阳氏曰》性姿,天姿,与资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