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ó jiǔ yī bēi
成语简拼:ZJYB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濁酒一杯
成语解释
浊:浑浊。指酒质差而且有限,聊以自娱或排遣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唐·杜之松《答王绩书》:『浊酒一杯,清琴数弄,诚足乐也。』
成语造句
(1)草稿本的第二页写着“浊酒一杯”几个大字。
(2)多多写不出成语“浊酒一杯”的拼音。
(3)丽丽不会写成语“浊酒一杯”的最后一个字。
(4)润州中学的营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浊酒一杯”。
(5)泽罡叔叔给骁宣和媛茉介绍了“浊酒一杯”的成语故事。
(6)浊酒一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见《儒林外史》第一回。
(7)唐·杜之松《答王绩书》:『浊酒一杯,清琴数弄,诚足乐也。』。
(8)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9)去往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分路口初中的巴士上,佳蓉大哥哥给香淳和孟辰讲解了『浊酒一杯』的典故。
成语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浊酒浊酒:[zhuójiǔ] 未滤的酒。浊酒一杯家万里。――宋· 范仲淹《渔家傲》。
浊浊:zhuó 1、<形>水浑浊。《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形>浑浊。《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3、<形>混乱。《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4、<形>污浊的;坏的。《窦娥冤》:『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5、<形>低践的;愚昧的。《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6、<形>声音低沉粗重。《晋书·谢安传》:『有鼻疾,故其音浊。』[浊富] 不义而富。[浊流] (1)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2)品格卑污的人。[浊世] 混乱的时世。
酒酒:jiǔ(1)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2)姓。
一一:yī 1、<数>《狼》:『一屠晚归。』2、<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一也。』4、<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6、<动>专一。《劝学》:『用心一也。』7、<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8、<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9、<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10、<副>初次。《曹刿论战》:『一鼓作气。』[一旦] (1)有一天。(2)一时;忽然。(3)形容时间很短。[一何] 多么。[一力] (1)协力。(2)竭力。[一体] 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 前些日子。
杯杯:bēi(1)杯子:茶杯;杯盘狼藉;杯酒言欢。(2)杯状的锦标:银杯。
浊浊:《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濯。水名。《说文》水出齐郡属嬀山。又《括地志》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又《水经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又《水经注》南昌有浊水。又水不清也。《诗·邶风》泾以渭浊。又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律书》浊者,触也。又姓。《史记·货殖传》浊氏连骑。又《集韵》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记·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又《韵补》叶昌六切,音逐。《前汉·颍川歌》颍水浊,灌氏族。
酒酒:《酉集下·酉字部》《唐韵》子酉切,愀上声。《说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释名》酒,酉也,酿之米麴,酉泽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强相踧持饮之也。又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礼·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注〉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前汉·食货志》酒,百药之长。《东方朔传》销忧者莫若酒。《江纯·酒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又□酒,明水也。《礼·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又天酒,甘露也。《瑞应图》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一名天酒。又官名。《周礼·天官》酒正。〈注〉酒官之长。〈又〉女酒。〈注〉女奴晓酒者。又祭酒,尊称之号。《前汉·伍被传》号为刘氏祭酒。〈注〉祭时惟尊长酹酒也。又酒旗,星名。《曹植·酒赋》仰汉旗之景曜,协嘉号於天辰。又地名。《左传·庄二十二年》王与虢公酒泉之邑。〈注〉邑在河南。又《前汉·武帝纪》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注〉酒泉,今肃州。又姓。明有酒好德。又人名。《史记·晋世家》静公俱酒。又《韵补》叶子小切,音剿。《诗·郑风》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灵巫拜祷。神嘻饮食,使人寿老。又叶子与切,音苴。《张超·诮青衣赋》东向长跪,接狎欢酒。悉请诸灵,邪僻无主。考证:(《周礼·天官·酒正》女酒。〈注〉女奴烧酒者。)谨照原文烧酒者改晓酒者。
一一:《子集上·一字部》(古文)弌《唐韵》《韵会》於悉切《集韵》《正韵》益悉切,□漪入声。《说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广韵》数之始也,物之极也。《易·系辞》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又《广韵》同也。《礼·乐记》礼乐□政,其极一也。《史记·儒林传》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然其归一也。又少也。《颜延之·庭诰文》选书务一不尚烦密。《何承天·答颜永嘉书》窃愿吾子舍兼而遵一也。又《增韵》纯也。《易·系辞》天下之动贞夫一。《老子·道德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又均也。《唐书·薛平传》兵铠完砺,徭赋均一。又诚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又正一。《唐书·司马承桢传》得陶隐居正一法,逮四世矣。又一一。《韩非子·内储篇》南郭处士请为齐宣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韩愈诗》一一欲谁怜。《苏轼诗》好语似珠穿一一。又《星经》天一星,在紫微宫门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又太一,山名,即终南山。一名太乙。又三一。《前汉·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注〉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气也。又尺一,诏版也。《后汉·□蕃传》尺一选举。〈注〉版长尺一,以写诏书。又百一,诗篇名,魏应璩着。又姓,明一炫宗。又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娄氏,后改娄氏。又一二三作壹贰叄。《大学》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史记·礼书》总一海内。《前汉·霍光传》作总壹。《六书故》今惟财用出纳之簿书,用壹贰叄以防奸易。又《韵补》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吴都赋》藿蒳豆蔲,姜汇非一。江蓠之属,海苔之类。又叶弦鸡切,音兮。《参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枢,其数名一。
杯杯:《辰集中·木字部》《唐韵》布回切《集韵》《韵会》晡枚切《正韵》晡回切,□背平声。《说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饮酒器。唐孔颖达曰:《周礼》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礼·玉藻》母没而杯棬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又盛羹器。《前汉·项羽传》幸分我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又叶博孤切,音餔。《曹植·陇西行》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又叶薄侯切,音裒。《鲍照·合欢诗》饮共连理杯,寝共无缝裯。考证:(《史记·项羽传》一杯羹。《师古注》今之侧杯有两耳者。)谨按师古注系前汉书,谨将史记改为前汉。幷[同并]照原文增幸分我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