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ó guǐ biàn huàn
成语简拼:ZGBH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卓詭變幻
成语解释
卓诡:卓异,卓越。指超绝特异,变幻莫测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
(1)笨笨写不出成语“卓诡变幻”,所以昨天考试只考了99分。
(2)草稿本的第三页赫然是“卓诡变幻”几个大字。
(3)亮亮不会写成语“卓诡变幻”的最后一个字。
(4)梅墟树人学校的军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卓诡变幻”。
(5)镇杰哥哥给茗尤和齐昕讲述了“卓诡变幻”的成语典故。
(6)在去往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中学的火车上,信昊哥哥给灵杏和雯霞讲解了『卓诡变幻』的故事。
成语出处
明·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世之学佛者徒求卓变诡幻,可喜可愕之迹。』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卓诡卓诡:高超出奇。《汉书·刘辅传》:『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堂圣心者,故得拔至于此。』
变幻变幻:[biànhuàn] 常常发生没有规律地改变。阿尔卑斯山上阳光的变幻状态。
卓卓:zhuó 1、<形>高;高超。《后汉书·祭遵传》:『卓如日月。』2、<形>远。《汉书·霍去病传》:『卓行殊远而粮不绝。』3、<名>几案,桌子。徐积《谢周裕之》:『两卓合八尺,一炉暖双趾。』[卓踔] 高超。[卓尔] 特出的样子。[卓冠] 超越。[卓诡] 高超出奇。[卓立] 耸立;特立。[卓荦] 卓越出众。
诡诡:guǐ 1、<动>要求;责成。《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力,恐未效而死。』2、<形>欺诈;狡诈。《屈原列传》:『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形>奇怪;异常。《新唐书·吐蕃传》:『上宝器数百具,制治诡殊。』4、<动>违背;不符。《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5、<动>隐蔽。《<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
变变:biàn 1、<动>变化;改变;发生事变。《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察今》:『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赤壁赋》:『盖将自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2、<动>变通;灵活应变。《柳敬亭传》:『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3、<名>事变,突发事件。《隆中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幻幻:huàn(1)没有现实根据的;不真实的:虚幻;梦幻;幻想。(2)奇异地变化:幻术;变幻莫测。
卓卓:《子集下·十字部》《唐韵》《正韵》竹角切《集韵》《韵会》侧角切,□音涿。《说文》高也。早上为卓。隶作卓。《扬子·法言》颜苦孔之卓。〈注〉颜之苦亡它,惟苦孔子之道卓然高坚也。又《释名》超卓也。举脚有所卓越也。又姓。《后汉·卓茂传》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诡诡:《酉集上·言字部》《唐韵》过委切《集韵》《韵会》《正韵》古委切,□音垝。《说文》责也。《前汉·京房传》臣出守郡,自诡效功。《师古注》自以为忧责也。《孔融·荐祢衡表》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注〉自责必系单于也。又《玉篇》欺也,谩也。《类篇》诈也。《谷梁传·文六年》诡辞而出。〈注〉不以实吿人。又《玉篇》怪也。《庄子·齐物论》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注〉吊诡,至怪也。又《增韵》异也。《前汉·刘辅传》此其言必有卓诡切至当圣心者。《师古注》诡,异於衆[音zhòng]也。《后汉·班固传》殊形诡制。〈注〉诡,异也。又违也。《前汉·董仲舒传》有所诡於天之理与。《师古注》违也。又毁也。《后汉·班固传论》固之序事不激诡。〈注〉激,扬。诡,毁也。又《广雅》诡随,小恶也。《诗·大雅》无纵诡随。〈注〉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又《广韵》横射物为诡遇。《孟子》为之诡遇。《赵注》横而射之也。《朱注》不正而与禽遇也。又谲诡,变化也。《张衡·东京赋》瑰异谲诡。又《广雅》诡犀,总也。总,音思。又《正韵》戾也。又星名。《前汉·天文志》司诡星出西方。《孟康注》星大而有尾,两角,荧惑之精也。又邑名。《史记·秦始皇纪》将军蒙骛,攻魏氏畼有诡。〈注〉畼有诡,魏邑名。又姓。《左传·庄十六年》晋武公伐夷,执夷诡诸。〈注〉诡诸,周大夫。夷,采地名。又人名。《史记·齐世家》桓公长卫姬生无诡。《左传》作无亏。又通作恑。《陆机·辩亡论》古今诡趣。〈注〉诡,变也。同恑。《集韵》或作謉、伪。《正韵》亦作佹、傀。
变变:《酉集上·言字部》《唐韵》秘恋切《广韵》彼眷切。《集韵》《韵会》彼卷切,□鞭去声。《说文》更也。《小尔雅》易也。《广韵》化也,通也。《增韵》转也。《正韵》攺也。《易·乾卦》乾道变化。《易解》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礼·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注〉更也。《周礼·夏官·司爟》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注〉变,犹易也。《前汉·循吏传》汉家承敝通变。又动也。《礼·檀弓》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注〉变,动也。《荀子·议兵篇》机变不张。〈注〉谓器械变动攻敌也。又权变。《前汉·魏豹传赞》张耳、韩信皆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文中子·述史篇》非君子不可以语变。〈注〉变,权也。反经合道之谓也。又灾异曰变。《前汉·五行志》灾异愈甚,天变成形。又《诸葛丰传》灾变数见。又死丧曰变。《谷梁传·昭十五年》君在祭乐之中,大夫有变以闻,可乎。又姓,见《姓苑》。又《韵会》平免切,音辨。正也。《礼·礼运》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注》变读为辨。犹正也。又叶□眠切,音边。《庄子·田子方》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又叶必慎切,音鬓。《陆云诗》羽仪未变,叶有客来信。○按《说文》本从攴□,载攴部。徐曰:攴,有为也。精薀从久,俗伪作攵,□非。字汇已载攴部,是言部重出,下攺从攵,非。又集韵俗作〈木变〉□,亦非。□。考证:(《礼·檀弓》夫子之疾病矣,不可以变。)谨照原文疾病改病革。
幻幻:《寅集下·幺字部》《集韵》胡惯切,音患。《说文》从反予,相诈惑也。《书·无逸》民无或胥,譸张为幻。又《广韵》化也。《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增韵》幻,妖术也。或作眩。《前汉·张骞传》犁靬眩人。〈注〉眩,读与幻同。即今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之类皆是也。又《唐韵》《集韵》□胡辨切,音苋。义同。又叶荧绢切,音院。《陆机·刻漏赋》来像神造,去犹鬼幻。因势相引,来灵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