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ó gǔ fán tāi
成语注音:ㄓㄨㄛˊ ㄍㄨˇ ㄈㄢˊ ㄊㄞ
成语简拼:ZGF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濁骨凡胎
成语解释
凡人的重浊躯体。指尘世之人。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凡夫俗子、凡胎浊骨
成语示例
(1)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不再寻思你这点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七回
(2)…沙河界。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那…——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超超写不出成语“浊骨凡胎”的拼音。
(2)成语浊骨凡胎的形成和名人有关。
(3)打开本子,上面赫然是“浊骨凡胎”几个大字。
(4)大房农场中学的喻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浊骨凡胎”。
(5)金子大哥哥给瑾沁和妍斤介绍了“浊骨凡胎”的历史典故
(6)小咪不会写成语“浊骨凡胎”的最后一个字。
(7)去往江苏省委党校的高铁上,致欣姐姐给偌馨和戆佑讲述了『浊骨凡胎』的历史典故
(8)大家与玉皇大帝相傲,却不再寻思你这点点子浊骨凡胎,怎能傲得天过。见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七回。
成语出处
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休道是浊骨凡胎,便是释迦佛也恼下莲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浊浊:zhuó 1、<形>水浑浊。《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2、<形>浑浊。《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3、<形>混乱。《涉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4、<形>污浊的;坏的。《窦娥冤》:『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5、<形>低践的;愚昧的。《诫兄子严敦书》:『(杜季良)清浊无所失。』6、<形>声音低沉粗重。《晋书·谢安传》:『有鼻疾,故其音浊。』[浊富] 不义而富。[浊流] (1)浑浊的不干净的水流。(2)品格卑污的人。[浊世] 混乱的时世。
骨骨:gǔ 1、<名>骨头。《殽之战》:『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又] 指死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2、<名>文学作品的刚健的风格。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又] 人的气质、气概。《宋书·武帝纪》:『及长,身长七尺六寸,风骨奇特。』[骨力] (1)力气。(2)笔法雄健有力。[骨立] 人相当消瘦。
凡凡:fán 1、<形>平常;平庸。《赤壁之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2、<名>人世间;尘世。司空图《携仙箓》:『仙凡路阻两难留。』3、<副>凡是,表示概括。《察今》:『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者。』4、<名>大概;大略。《汉书·扬雄传》:『仆尝倦谈,不能一二其详,请略举凡。』5、<动>总共;总计,表示总合。《琵琶行》:『凡六百一十六言。』《出师表》:『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凡鸟] 1.家禽,比喻普通平常。曾巩《鸿雁》:『性殊凡自知时,飞不乱行聊渐陆。』2.指庸才。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题门上作「风」字而去……「凤」字,凡也。』
胎胎:tāi 1、<名>未生的幼体;胚胎。《后汉书·华佗传》:『佗曰:「脉理如前,是两胎。」』2、<名>开端;根源。枚乘《上书谏吴王》:『祸生有胎。』
浊浊:《巳集上·水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直角切,音濯。水名。《说文》水出齐郡属嬀山。又《括地志》浊水,源出蒲州解县东北平地。又《水经注》浊水,上承云阳县东大黑泉。又《水经注》南昌有浊水。又水不清也。《诗·邶风》泾以渭浊。又星名。《尔雅·释天》浊谓之毕。《史记·律书》浊者,触也。又姓。《史记·货殖传》浊氏连骑。又《集韵》竹角切,音斲。人名。《史记·孔子世家》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又《韵补》叶昌六切,音逐。《前汉·颍川歌》颍水浊,灌氏族。
骨骨:《亥集上·骨字部》《唐韵》《韵会》古忽切《集韵》吉忽切,□音汨。《说文》肉之核也。《释名》骨,滑也。骨坚而滑也。《灵枢经》肾主骨,张筋化髓干,以立身。《周礼·天官·疾医》以酸养骨。〈注〉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谓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聚。又牲骨。《礼·祭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仪礼·乡射礼注》以骨名肉,骨贵也。又姓。《隋书·骨仪传》骨仪,京兆长安人。又《唐书·东夷传》新罗,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别。又苦骨,苦参别名。又多骨,白荳□别名。见《本草纲目》。
凡凡:《子集下·几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符咸切,音帆。《说文》最括也。《玉篇》非一也。《广韵》常也,皆也。《正韵》大槪也。又《前汉·扬雄传》请略举凡。〈注〉师古曰:凡,大指也。《杜预·左传序》发凡以言例。又《玉篇》计数也。《前汉·石奋传》凡号奋为万石君。〈注〉师古曰:凡,最计也。总合其一门,计五人为二千石,故号万石君。又最凡,诸凡之最目也。《周礼·天官·司会注》书谓簿书,契其最凡也。《小宰疏》凡要亦是簿书,如今印契,其凡目所最处印之。又轻微之称。《广韵》凡,轻也。《孟子》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又国名。在濬州。《春秋·隐七年》天王使凡伯来聘。《左传·僖二十四年》凡蒋郉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又姓。《韵会》周公凡伯之后。又叶符筠切。《崔驷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注〉凡,常也。考证:(《周礼·天官·司会注》谓簿书,挈其最凡也。)谨照原文谓字上增书字。挈字改契字。
胎胎:《未集下·肉字部》《唐韵》土来切《集韵》《韵会》《正韵》汤来切,□音台。《说文》妇孕三月也。从肉,台,意兼声。《广韵》始也。《增韵》凡孕而未生,皆曰胎。《尔雅·释诂》胎,始也。〈注〉胚胎未成,亦物之始也。《博雅》人三月而胎。《史记·律书》营室者,主营胎。又兽亦谓之胎。《礼·王制》不杀胎。《史记·乐书》胎生者不殰。〈注〉胎生,兽也。又珠亦谓之胎。《前汉·扬雄传》剖明月之珠胎。〈注〉珠在蛤中,若怀姙然,故谓之胎也。又逃也。《扬子·方言》胎,逃也。〈注〉谓逃叛也。又《韵补》叶音怡。《汉乐章》衆[音zhòng]庶熙熙,施及夭胎。羣生啿啿,受春之祺。《徐干·七喻》大宛之牺,三江之鲑。云鶬水鹄,熊蹯豹胎。又叶音驼。《道藏謌》乞免五难中,制召诸天魔。灵岳不崩陷,福地更链胎。《集韵》或作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