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ō jiāng guān lǐ qù
成语简拼:ZJGLQ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捉將官裡去
成语解释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例
(1)…班拐了丫头逃走。嘉定县得了他的信,就把那轿班捉将官里去。他大舅子便硬将那小姐捉了回来。谁知他小姐回来…——晚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半年许,家人忽白:『七郎为争猎豹,殴死人命,捉将官里去。』武大惊,驰视之,已械收在狱。见武无言,但云…——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田七郎
成语造句
(1)君君写不出成语“捉将官里去”,所以单元测试仅99分。
(2)练习本的第二页上面写着“捉将官里去”几个大字。
(3)罗泾中学的从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捉将官里去”。
(4)天诚叔叔给京鸿和小安讲述了“捉将官里去”的成语故事。
(5)小涵不会写成语“捉将官里去”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真宗下令访天下隐者,得到一个会作诗的杞人杨朴,召见时他却说不会诗,真宗问他临行有人作诗送他否?杨朴回答说:『臣妻有诗一首: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大笑,就放他还山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将官将官:[jiàngguān] 将级军官,低于元帅,高于校官。更选将官。――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捉捉:zhuō 1、<动>握;拿。《新唐书·杨师道传》:『捉笔赋诗。』2、<动>捉拿;捕捉。《促织》:『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3、<动>拾取。《世说新语·德行》:『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捉笔] 拿笔写文章。[捉刀] 指代人作文或做事。
将将:jiāng 1、<动>搀扶;扶持。《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2、<动>带领;携带。《塞翁失马》:『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3、<动>拿;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果品酒馔只顾将来。』4、<动>将就;随顺。《新婚别》:『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5、<动>想要;打算。《曹刿论战》:『齐师伐我,公将战。』6、<副>将要;就要。《郑伯克段于鄢》:『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7、<介>把;用。《祭妹文》:『可将身后托汝。』8、<连>抑或;还是。《战国策·楚策四》:『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祆祥乎?』9、<连>假若;如果。《祭妹文》:『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10、<连>和;与。李白《月下独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1、<助>用于动词后,以助语气。《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12、<连>且;又。表顺承。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jiàng 1、<动>统率;率领。《项羽本纪赞》:『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2、<名>将领;将帅。《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名使动>使……为将军。《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qiāng 1、<动>请,愿。李白《将进酒》:『将进酒,杯莫停。』2、通『锵』,见『将将』。[将牢] 把稳;持重。[将] 帮助,促成好事。[将无] 莫不是。[将弁] 旧时武职的通称。[将将] (1)高大庄严的样子。(2)广大的样子。(3)交谈,聚集的样子。(4)通『锵锵』,金、玉撞击的声音。
官官:guān 1、<名>官府;政府机关。《童区寄传》:『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2、<形>官方的;国家的。《李愬雪夜入蔡州》:『官军至矣。』3、<名>官职;官位。《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4、<名>官员;官吏。《张衡传》:『乃令史官记地动所由方起。』[又] <动>作官。《祭妹文》:『阿品远官河南。』5、<名>感觉器官。《庖丁解牛》:『官知止而神欲行。』[辨] 官,吏。古代,特别是在两汉之前,『官』通常是指行政机关或职务,『吏』则专指官吏。汉以后,『官』有时指般官员,而『吏』则指低级官员,但『官』字行政职务的意义仍然沿用。
里里:lǐ 1、<名>古代居民的基层行政单位。顾炎武《日知录》:『以县统乡,以乡统里。』2、<名>家乡;乡里;里巷。《周处》:『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3、<量>长度单位,用于计算里程和面积,实际长度各朝代不等。《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名>衣服、被褥等的内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5、<名>里面;内部;当中。《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去去:qù 1、<动>离去;离开。《岳阳楼记》:『便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2、<动>距;距离。《五人墓碑记》:『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3、<形>过去的。《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4、<动>除去;去掉。《捕蛇者说》:『去死肌,杀三虫。』5、<动>舍去;舍弃。《五蠹》:『去偃王之仁。』6、<动>用其他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7、<动>前往;到……去。《孔雀东南飞》:『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jǔ<动>通『弆』。收藏;贮存。《苏武》:『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妇] 被遗弃之妻。
捉捉:《卯集中·手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侧角切,庄入声。《说文》搤也。一曰握也。《广韵》捉搦也。《前汉·王褒传》周公躬吐捉之劳。〈注〉一饭三吐飡,一沐三捉发。《蜀志·赵云传注》先主捉手而别。又《增韵》捕也。《释名》促也。使相促及也。又《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
将将:《寅集上·寸字部》《广韵》即良切《集韵》《韵会》《正韵》资良切,□音浆。《说文》本将帅字。一曰有渐之辞。《苏林曰》将,甫始之辞。《易·系辞》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又《公羊传·庄三十二年》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师古注》将有其意也。又抑然之辞。《楚辞·卜居》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又且也。《诗·小雅》将安将乐。又《广韵》养也。《诗·小雅》不遑将父。又助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补过将美。又送也。《诗·召南》百两将之。《邶风》之子于归,远于将之。又大也。《诗·小雅》亦孔之将。《商颂》我受命溥将。又承也,奉也,行也。《诗·商颂》汤孙之将。《书·胤征》今予以尔有衆[音zhòng],奉将天罚。〈注〉将,行也。又《增韵》赉也,持也,与偕也。《正韵》扶持也。《诗·小雅》无将大车。《左传·庄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又进也。《诗·周颂》日就月将。又从也,随也。《前汉·郊祀歌》九夷賔将。又《诗·小雅》鲜我方将。〈注〉壮也。又《楚辞·九辩》恐余寿之弗将。〈注〉长也。又《诗·大雅》在渭之将。〈注〉侧也。又去也。《荀子·赋论篇》时几将矣。〈注〉言时事已去,不可复也。又姓。后赵常山太守将容。又干将,古刃工。《张揖曰》韩王刃师名,今名刃曰干将。又《集韵》《正韵》千羊切《韵会》七羊切,□音锵。请也,几愿辞也。《诗·卫风》将子无怒。《小雅》将伯助予。又声也。《诗·郑风》佩玉将将。又严正貌。《诗·大雅》应门将将。又集也。《诗·周颂》磬筦将将。又《唐韵》即谅切《韵会》《正韵》子谅切,□音酱。《广韵》将帅也。《增韵》将之也。《礼·记注》方氏曰:才足以将物而胜之之谓将,智足以帅物而先之之谓帅。又叶即两切,音奖。《诗·大雅》天不我将。叶下往。
官官:《寅集上·宀字部》《唐韵》古丸切《集韵》《韵会》《正韵》沽欢切,□音观。《说文》吏事君也。《玉篇》宦也。《论语·撰考》黄帝受地形,象天文,以制官。《周礼·天官疏》上古以云鸟纪官,六官之号见於唐虞,尧育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之子,使掌旧职天地之官。其时官名,盖曰稷曰司徒,是天官稷也,地官司徒也。又分命仲叔,使掌四时之官,春为秩宗,夏为司马,秋为士,冬为共工。共工,冬官也。合稷与司徒,是六官之名见也。夏之官百有二十,公卿大夫元士,具列其数,殷之官二百四十,至周三百六十而大备,故曰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又《增韵》职也,使也,公也。《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材。《礼·王制》论定然后官之。又《周礼·春官·大宗伯》六命赐官。〈注〉谓自置其臣属,治家邑也。又朝廷治事处曰官。《礼·玉藻》在官不俟履。〈注〉趋君命也。《前汉·贾谊传》学者所学之官也。又事也。《礼·乐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疏〉官犹事也,谓各得其事也。又身有五官。《孟子》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又〉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又姓。又复姓。三氏,晋王官氏,鲁亓官氏,楚上官氏。又与管通,宋元边徼所司曰掌管,今为土司长官。又叶古元切,音涓。《崔駰·大理箴》嗟兹大理,慎於尔官。赏不可不思,断不可不虔。《说文》从宀从□。□犹衆[音zhòng]也,与师同意。考证:(《周礼·天官疏》故曰建官分职,以为民极。)谨照原文建改设。(《礼·玉藻》在官不俟履。)谨照原文履改履。(《礼·乐记》礼明乐备。)谨照原文改礼乐明备。
里里:《酉集下·里字部》《广韵》良已切《集韵》两耳切《正韵》良以切,□音裏。《尔雅·释言》里,邑也。《诗·郑风》将仲子兮,无踰我里。〈传〉里,居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前汉·□法志》在壄曰庐,在邑曰里。《风俗通》五家为轨,十轨为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又《正韵》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又忧也。《诗·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笺〉里,忧也。又姓。《左传·昭十七年》郑之未灾也,里析告子产。〈注〉里析,郑大夫。又百里、相里,复姓。又地名。《左传·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注〉南里,郑地。又山名。《史记·封禅书注》高里山,在泰山下。又《五代史·附录》契丹所居曰枭罗个没里。〈注〉没里者,河也。又古夫称妻曰乡里。《南史·张彪传》我不忍令乡里落它处。《沈约·山阴柳家女诗》还家问乡里,讵堪持作夫。又《正韵》汉制:长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后世因谓外戚为戚里。又《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里为式,然后可以传衆[音zhòng]方。〈注〉里,读为已,声之误也。《释文》里,音以。
去去:《子集下·厶字部》《唐韵》《集韵》《韵会》□丘据切,墟去声。《说文》人相违也。《广韵》离也。《增韵》来去,离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记·庄助传》汲黯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又弃也。《后汉·申屠刚传》愚闻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韵》羌举切《集韵》《韵会》口举切《正韵》丘举切,□墟上声。《集韵》彻也。又藏也。《前汉·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注〉去,收藏也。又《集韵》或作弆。《前汉·□遵传》遵善书,与人尺牍,皆藏弆以为荣。〈注〉弆,亦藏也。又《韵会》《正韵》□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驱。《诗·小雅》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左传·僖十五年》秦伯伐晋。卜之,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