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ǎn guāi shǒu jí
成语简拼:YGSJ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眼乖手疾
成语解释
眼睛明亮,手脚利落。形容看得准,动作敏捷。
成语示例
(1)…箭正中了那兔儿。原来是那大圣故意教他中了,却眼乖手疾,一把接住那箭头,把箭翎花落在前边,丢开脚步跑了…——明·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1)憨憨写不出成语“眼乖手疾”的拼音。
(2)居奶奶给外甥囡和孙子讲了“眼乖手疾”的历史典故
(3)练习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眼乖手疾”几个大字。
(4)小虹不会写成语“眼乖手疾”的最后一个字。
(5)梓潼中学校的轩辕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眼乖手疾”。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七回:『原来是那大圣故意教他中了,却眼乖手疾,一把接住那箭头,把箭翎花落在前边,丢开脚步跑了。』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眼眼:yǎn 1、<名>眼珠。《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晋书·阮籍传》:『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引] 眼睛。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菴》:『眼前万里江山。』2、<名>孔洞;窟窿。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第中窗上下及中一二眼作方眼。』3、<量>用于井、泉水。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眼。』
乖乖:guāi 1、<形>背离;不一致。《汉书·艺文志序》:『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而大义乖。』2、<形>乖巧;机灵。《西游记》:『行者的眼乖。』[乖角] (1)抵触;闹矛盾。(2)错误;怪僻。(3)机灵。
手手:shǒu 1、<名>人的手。[又] <动>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2、<副>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3、<名>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手。』4、<名>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手谈] 下围棋。[手眼] 手段;技艺。
疾疾:jí 1、<名>病;疾病。《扁鹊见蔡桓公》:『君有疾在腠里,不治将恐深。』2、<动>生病;患病。《荀子·天论》:『寒暑不能使之疾。』3、<名>毛病;缺点。《公输》:『必为有窃疾矣。』4、<名>疾苦;痛苦。《管子·小问》:『凡牧民者,必知其疾。』5、<动>疾苦;痛苦。《西门豹治邺》:『会长老,问民之所疾苦。』6、<动>痛心;憎恨。《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7、<动>妒忌;嫉妒。《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8、<形>快;迅速。《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9、<形>大;强;猛烈。《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10、<形>敏捷。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眼眼:《午集中·目字部》《唐韵》五限切《集韵》《韵会》《正韵》语限切,□颜上声。《说文》目也。《灵枢经·大惑论》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童子,筋之精为黑眼,气之精为白眼,故童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衇法于阳。《释名》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易·说卦》巽其於人也,为多白眼。《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晋书·阮籍传》籍能为青白眼。《南史·陶弘景传》仙书云:眼方者寿千岁。弘景末年,一眼有时而方。又马有夜眼。《本草纲目》马夜眼在马足膝上,有此能夜行。又果名。《嵆含·草木状》南方之果,珍异者有龙眼。又香名。《洪刍香谱》白眼,香黄熟之别名。又彪眼泉,地名。见《北史·常景传》。又姓。见《姓苑》。又《集韵》《韵会》《正韵》□鱼恳切,垠上声。《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望其毂欲其眼也。〈注〉眼出大貌。一曰突出貌。郑康成读。又叶五建切,言去声。《谢灵运·斤竹□诗》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想见山阿人,薜萝若在眼。又叶伊甸切,音宴。《苏辙·雪诗》终胜溪嶂长熏眼,典衣共子成高讌。《说文》本作□。
乖乖:《子集上·丿字部》《唐韵》古怀切《集韵》《韵会》《正韵》公怀切,□怪平声。《说文》背吕也。象胁肋形。《玉篇》戾也,异也。睽也,背也。《易·序卦传》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左传·昭三十年》伍员曰:楚执政衆[音zhòng]而乖。又贵州夷寨有乖西。又《韵补》叶公回切,音规。《前汉·叙传》官失学微,六家分乖。壹彼壹此,庶硏其几。
手手:《卯集中·手字部》《唐韵》书九切《集韵》《韵会》《正韵》始九切,□音首。《释名》手须也,事业所须也。《急就篇》卷捥节爪拇指手。《师古注》及掌谓之手。《易·说卦》艮为手。〈疏〉艮既为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为手也。《礼·玉藻》手容恭。又以手执器亦曰手。《礼·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传·庄十三年》曹子手刃而从之。又《司马相如·上林赋》手熊罴。〈注〉言手击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实沈参墟,封为晋侯。又叶赏吕切,音黍。《郭璞·神嘘赞》脚属於头,人面无手。厥号曰嘘,重黎所处。又叶矧视切,音矢。《宋玉·笛赋》延长颈,奋玉手,摛朱唇,曜皓齿。又《说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谓之拳。非手即拳也。
疾疾:《午集中·疒字部》《唐韵》秦悉切《集韵》《韵会》昨悉切,□音嫉。《说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来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复卦》复亨出入无疾。《书·说命》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又《玉篇》患也。《左传·桓六年》谓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犹言不患此病也。又《玉篇》速也。《广韵》急也。《易·系辞》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诗·大雅》昊天疾威。〈传〉疾犹急也。《礼·月令》季冬之月,征鸟厉疾。〈疏〉疾,捷速也。《张衡·南都赋》总括趣欱,箭驰风疾。又《增韵》恶也。《左传·昭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注〉疾,恶也。又《尔雅·释言》疾,齐壮也。〈疏〉急速齐整,皆于事敏速强壮也。又虐也。《诗·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犹暴虐也。又怨也。《管子·君臣篇》有过者不宿其罚,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又毒害也。《左传·宣十五年》山薮藏疾。〈注〉山之有林薮,毒害者居之。又姓。《姓谱》元魏疾陆眷。又车辕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礼·秋官》大行人立当前疾。又刘疾,鸟名。《尔雅·释鸟》鶛,刘疾。又与嫉通。《书·君□》尔无忿疾于顽。又《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传〉见人之有技艺,蔽冒疾害以恶之。《史记·孙膑传》庞涓恐其贤於已,疾之。又与蒺同。《前汉·扬雄传》及至获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又《韵补》叶才诣切,音剂。《易·无妄》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喜,音戏。《诗·大雅》庶人之愚,亦职维疾。叶下戾。《司马相如·上林赋》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驰波跳沫,汨隐漂疾。考证:(《尔雅·释鸟》鹊,刘疾。)谨照原文鹊改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