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uán yá jué bì
成语注音:ㄒㄨㄢˊ ㄧㄚˊ ㄐㄩㄝˊ ㄅㄧˋ
成语简拼: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懸崕絶壁成语日文断崖絶壁(だんがいぜっぺき)成语德文überhǎngende Felsen und steile Bergwand
成语解释
形容山势险峻。同『悬崖峭壁』。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山势险峻
近义词
悬崖峭壁、壁立千仞
成语接龙
悬崖绝壁→壁间蛇影→影只形孤→孤悬浮寄→寄颜无所→所在皆是→是非颠倒→倒背如流→流言飞语→语重心沉→沉吟不决→决胜千里→里出外进→进退为难→难乎为继→继晷焚膏→膏腴贵游→游目骋观→观山翫水→水火之中→中道而废→废私立公→公私交困→困而不学→学浅才疏
成语示例
(1)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像盘龙柱子。▼李健吾《雨中登泰山》
成语造句
(1)八台镇二中的辜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悬崖绝壁”。
(2)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悬崖绝壁”几个大字。
(3)宏爽哥哥给俪怡和沁俪讲解了“悬崖绝壁”的历史故事。
(4)小浩不会写成语“悬崖绝壁”的最后一个字。
(5)小健写不出成语“悬崖绝壁”的拼音。
(6)可是,金牛走过的这条路,都是丛山峻岭,悬崖绝壁。
(7)务侯乜本来可以跃上悬崖绝壁追赶,但两只狗却毫无办法。
(8)卡庇托林山岗是罗马城内最高的山,陡峭险峻,悬崖绝壁,易守难攻。
(9)在夜荧之光的照射下,石壁上竟然是出现了一条峡谷一般的通道,峡谷两旁是高高的悬崖绝壁
(10)波松嘎不慌不忙地拿出三把岩石,回头一撒,眼前出现了三堵万丈高的悬崖绝壁,把务侯乜挡住了。
(11)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某处深山丛林之中,中俄特种联合小分队队员们在悬崖绝壁中徒步穿行着,默默无声。
(12)但站在这片悬空的悬崖绝壁前,眺望远方,可以清楚的看到,在那些浮空的岛屿中,出现了一个个玩家的身影。
(13)一切恢复正常时,一行人发现他们被集体传送到了一片高高的平地上,在他们一旁,就是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
成语出处
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绝壁绝壁:[juébì]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泊绝壁之下。悬崖绝壁。
悬崖悬崖:[xuányá] 陡峭山崖。悬崖之颠。――明·顾炎武《复庵记》。
悬悬:1、xuán(1)挂:悬空;悬灯结彩。(2)公开揭示:悬赏。(3)抬:写大字时最好把腕子悬起来。(4)无着落;没结果:悬案;悬而未决。(5)挂念:悬念;悬望。(6)凭空设想:悬拟;悬想。(7)距离远;差别大:悬隔;悬殊。2、xuán<方>危险:一个人摸黑走山路,真悬!
崖崖:yá 1、<名>山或高地陡立的侧面。曹植《善哉行》:『高山有崖。』成语有『悬崖峭壁』。2、<名>边际;尽头。《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绝绝:jué 1、<动>断;断绝。《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2、<动>隔绝;隔断。《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又] <形>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又] <形>极远的。《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3、<动>绝交;断绝往来。《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4、<动>停止;止歇。《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5、<动>绝命;死。《孔雀东南飞》:『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6、<动>横渡。《劝学》:『非能水也,而绝江河。』7、<名>旧诗体裁之一。王实甫《西厢记》:『我且高吟一绝,看他则甚。』8、<形>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9、<副>《核舟记》:『佛印绝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10、<副>绝对;完全。《促织》:『而心目力俱穷,绝无踪响。』
壁壁:bì 1、<名>墙壁;石壁。《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2、<形>陡直。《游黄山记》:『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3、<名>军营。《周亚夫军细柳》:『亚夫乃传言开壁门。』4、<动>安营;扎寨。《信陵君窃符救赵》:『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5、<名>边。《西厢记》:『一个这,一个那壁。』
悬悬:《卯集上·心字部》《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胡涓切,音泫。本作县。《说文》系也。或从心。《孟子》犹解倒悬。又叶荧绢切,音院。《张衡·西京赋》后宫不移,乐不徙悬。门卫供帐,官以物辩。
崖崖:《寅集中·山字部》《集韵》《韵会》《正韵》□宜佳切,音睚。《说文》高边也。从屵,圭声。《徐曰》水边有垠堮也。无垠堮而平曰汀。《郭璞·江赋》触曲崖以萦绕。又珠崖,郡名。在南海,汉武帝置,地居海中,产珠,故曰珠崖,亦曰朱崖。又洪崖,仙人名。《郭璞·游仙诗》右拍洪崖肩。又不和物曰崖岸。宋张咏性刚介,自号乖崖,言乖则违衆[音zhòng],崖不和物也。又《集韵》鱼羁切《韵会》疑羁切,□音仪,义同。○按《说文》厂部厓训山边,屵部崖训高边,分厓崖为二,韵会因之,以山边属睚音,高边属仪音,似泥。
绝绝:《未集中·糸字部》《广韵》《集韵》情雪切《韵会》徂雪切,□音截。《说文》断丝。从糸从刀从卪,象不连体绝二丝。《广韵》绝作绝,非。《博雅》断也。《玉篇》灭也。《书·甘誓》天用剿绝其命。又《诗·小雅》终踰绝险。〈笺〉踰度陷绝之险。又《礼·月令》振乏绝。〈疏〉不续曰绝。又《周礼·春官·大祝》辨九祭,七曰绝祭。〈注〉绝肺以祭,谓之绝祭。又《尔雅·释木》正绝流曰乱。〈注〉直横流也。《史记·天官书》绝汉抵营室。〈注〉索隐曰:绝,度也。《荀子·劝学篇》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注〉绝,过也。又《屈原·离骚》萎绝其何伤兮。〈注〉绝,落也。又《集韵》租悦切,音茁。义同。又《韵补》叶此芮切。《司马相如·哀二世赋》以绝叶势。
壁壁:《丑集中·土字部》《唐韵》北激切《集韵》《韵会》《正韵》必正切,□音繴。《说文》垣也。《释名》辟也,辟御风寒也。《孔安国·尚书序》秦始皇焚书,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水衡记》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乗[音chéng]云上天。又军垒。《前汉·高帝纪》帝晨驰入韩信张耳壁,夺之军。《周亚夫传》吴楚反,亚夫救梁,引兵走昌邑,坚壁而守。又星名。二十八宿之一。《晋书·天文志》东壁二星主文籍,天下图书之府。又地名。壁州,在三巴,本汉宕渠地,唐高祖武德初置,辟州节度使郑畋有记。又赤壁,在蒲圻。《荆州记》蒲圻县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昔周瑜破曹操处。黄州赤壁乃赤鼻山。《水经注》江水左迳赤鼻山,下为赤鼻矶。苏轼赤壁前赋及长短句,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盖传疑也。又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马岌·石壁铭》青壁千寻。《江淹诗》缅映石壁素。《神仙传》帛和入西城山,王公令熟视石壁,二年渐觉有文字,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岳图。本作壁,十四画。说文、经史皆同。字汇从省作壁,入十三画,因之。壁字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