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zhuō yú yòng dà
成语简拼:ZYYD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拙於用大
成语解释
原指事物不同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后指量材使用。
成语接龙
1、拙于用大→大才榱槃→槃根错节→节上生枝→枝别条异→异草奇花→花萼相辉→辉煌金碧→碧海青天→天从人原
2、拙于用大→大吃大喝→喝迷魂汤→汤风冒雪→雪肤花貌→貌似有理→理枉雪滞→滞滞泥泥→泥古不化→化碧苌弘
3、拙于用大→大开大合→合浦珠还→还我河山→山高水低→低眉下眼→眼空四海→海立云垂→垂头丧气→气冲牛斗
4、拙于用大→大鸣大放→放浪不羁→羁旅之臣→臣门如市→市骨求骏→骏命不易→易地皆然→然糠自照→照松之勤
5、拙于用大→大鸣大放→放浪江湖→湖光山色→色胆包天→天人共鉴→鉴影度形→形影相依→依仁游艺→艺不压身
6、拙于用大→大鸣大放→放下屠刀→刀山火海→海阔天空→空穴来风→风行电卷→卷旗息鼓→鼓舌摇唇→唇齿相依
7、拙于用大→大鸣大放→放心剚刃→刃没利存→存心养性→性直口快→快马一鞭→鞭墓戮尸→尸居余气→气宇轩昂
8、拙于用大→大起大落→落荒而逃→逃灾避难→难以枚举→举止失措→措手不及→及时行乐→乐善好施→施而不费
9、拙于用大→大信不约→约车治装→装点门面→面壁虚构→构怨连兵→兵强则灭→灭虢取虞→虞禇欧颜→颜筋柳骨
10、拙于用大→大鱼大肉→肉跳心惊→惊喜交加→加油加醋→醋海翻拨→拨乱济危→危机一发→发号出令→令人起敬
成语造句
(1)虹虹写不出成语“拙于用大”的拼音。
(2)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拙于用大”几个大字。
(3)诗丝叔叔给语婕和初柔讲了“拙于用大”的历史故事。
(4)小兰不会写成语“拙于用大”的最后一个字。
(5)昭苏种马场一中的律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拙于用大”。
成语出处
《庄子·逍遥游》:『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拙拙:zhuō 1、<形>笨,与『巧』相对。《林黛玉进贾府》:『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2、<名>本分。《归园田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3、<形>粗;劣。常表自谦,如『拙作』。[拙荆] 旧时对别人称自己妻子的谦词。[拙目] 见识浅陋;眼光短浅。[拙讷] 缺少才能,不善说话。
于于:yú 1、<介>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于泓。』《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2、<介>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3、<介>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于莅事者。』4、<介>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5、<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6、<词缀>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于飞。』[注] 『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
用用:yòng 1、<动>使用。《寡人之于国也》:『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2、<动>任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动>效力。《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4、<动>需要,多用于否定。《木兰诗》:『木兰不用尚书郎。』5、<名>才能。《原毁》:『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6、<名>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7、<名>用处;作用。《赵威后问齐使》:『此率民出于无用者,何至今不杀乎。』8、<介>根据;凭。《陌上桑》:『何用识夫婿。』9、<介>因为;由于。《劝学》:『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0、<介>在。《采草药》:『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用事] (1)行事。旧时多指祭祀之事。(2)掌权;管事。(3)引用典故。[用武] (1)使用武力。(2)施展才能。
大大:dà 1、<形>与『小』相对。《鸿门宴》:『大行不顾细谨。』2、<形>重要的;重大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大任于斯人。』3、<形>年长的;排列第一的。《木兰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副>表示范围广,数量多。《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5、<副>表示程度深。《董宣执法》:『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tài 1、通『太』,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2、通『泰』,安定。《荀子·富国》:『故儒术诚行,则天下大而富。』[大方] 大道理。引申为专家、内行。《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之家。』[大成] 1.太平,和平。《左传·僖公十五年》:『归之而质其大子,必得大。』2.大有成就。《老子·四十五章》:『大若缺,其用不敝。』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孟子·万章下》:『孔子这谓集大。』
拙拙:《卯集中·手字部》《唐韵》职悦切。《集韵》《韵会》《正韵》朱劣切,□音梲。读若专入声。《说文》不巧也。《书·周官》作伪心劳日拙。《老子·道德经》大巧若拙。《战国策》敎人而不能,则谓之拙。又《释名》屈也。使物否屈,不为用也。《史记·范睢传》楚之铁刃利,而倡优拙。
于于:《子集上·二字部》《唐韵》羽俱切《集韵》《韵会》《正韵》云俱切,□音迂。《尔雅·释诂》于,曰也。又往也。《书·大诰》民献有十夫,予翼以于。《诗·小雅》王于出征。又《仪礼·士冠礼》宜之于假。〈注〉于,犹为也。宜之见为大矣。又《聘礼》贿在聘于贿。〈注〉于读曰为。言当视宾之礼,而为之财也。又《司马相如·长门赋叙》因于解悲愁之辞。又未定之辞。《公羊传·僖二十八年》归于者何。归于者,罪未定也。又行貌。《韩愈·上宰相书》于于焉而来矣。又于于,自足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又钟两口之间曰于。《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铣间谓之于。又《前汉·元后传》衣绦缘诸于。〈注〉大掖衣也。又《唐书·元德秀传》明皇命三百里内刺史县令,以声乐集,德秀惟乐工十人,聮[音lián,古同联]袂歌于蔿于。又草名。《尔雅·释草》茜,蔓于。〈注〉生水中。一名轩于。《司马相如·子虚赋》庵闾轩于。又木名。《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觡。又淳于,县名。今密州安丘县,古淳于国。又姓。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后,以国为氏,后因去邑为于。又淳于,宣于,鲜于,多于,□于,皆复姓。又三氏姓。勿忸于,阿伏于,见《魏书·官氏志》。又助语辞。《诗·召南》于沼于沚。《朱传》于,於也。《周易》《毛诗》於皆作于。于於古通用。又《集韵》邕俱切,音纡。广大貌。《礼·檀弓》邾娄考公之丧,徐君使容居来吊含。有司曰:诸侯之来辱敝邑者,易则易,于则于,易于亲者,未之有也。又《文王世子》仲尼曰: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又《正韵》休居切,与吁通。叹辞。《诗·周南》于嗟麟兮。考证:(《礼·聘礼》贿在聘于贿)谨按本书之例礼记谓之礼,此出仪礼不当称礼,谨省上礼字。(《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为钟,两栾谓之铣,两铣谓之于。)谨照原文两铣改铣间。(《尔雅·释木》栈木,于木。〈注〉僵木也。江东呼木船。)谨照原注木船改木觡。(《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于伯禽,所以善成王也。仲尼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俱与迂通。)谨按周公至其君乎皆仲尼之言,此误於闻之上增仲尼二字,谨照原文周公上增仲尼曰三字,闻之上省仲尼二字。法于益于两于字照原文改於字。
用用:《午集上·用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余颂切,容去声。《说文》可施行也。《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疏〉唯宜潜藏,勿可施用。《书·臯陶谟》天讨有罪,五□五用哉。又《广韵》使也。《左传·襄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杜甫诗》古来才大难为用。又功用。《易·系辞》显诸仁,藏诸用。〈疏〉谓潜藏功用,不使物知,是藏诸用也。《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又货也。《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疏〉谓在上节俭,不为糜费,以利而用,使财物殷阜。《礼·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又以也。《诗·小雅》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古乐府》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骊驹。又庸也。《论语》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又《增韵》器用也。《书·微子》今殷民乃攘窃神只之牺牷牲用以容。〈传〉器实曰用。《左传·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又《广韵》通也。又姓。汉有用蚪,为高唐令。又《韵补》叶余封切,音容。《诗·小雅》谋臧不从,不臧覆用。《陆贾新语》大化绝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又〉立则为太山衆[音zhòng]本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又《六书正伪》周伯琦曰:用,古镛字,钟也。古□识,商钟寅簋钟字皆作用,后人借为施用字。考证:(《左传·襄二十五年》我先王赖其器用也。)谨照原文赖其下增利字。
大大:《丑集下·大字部》《唐韵》《集韵》《韵会》徒盖切。《正韵》度柰切,□音汏。小之对。《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经》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庄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谓大。《则阳篇》天地者,形之大。阴阳者,气之大。又初也。《礼·文王世子》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注〉日初明,击鼓徵召学士,使早至也。又徧也。《礼·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又肥美也。《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宾。〈注〉大,以肥美者特为脔,所以祭也。又过也。《战国策》无大大王。又长也。《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疏〉大,长也。又都大,官名。宋制有两都大,一提举茶马,一提点坑冶铸钱与提□序官。又措大,士也。《书·言故事》穷措大,眼孔小,与钱十万贯,塞破屋子矣。又唐大,弓名,见《周礼·夏官》。又四大,地、水、火、风也,见《梵书·圆觉经》。又姓大。廷氏之后,见《风俗通》。又《集韵》《韵会》《正韵》□他盖切,音忲。易:大和大极。书、诗:大王大师。礼:大羹大牢。□音泰。又《广韵》《集韵》《韵会》□唐佐切,音□。《杜甫·天狗赋》不爱力以许人兮,能绝目以为大。又《集韵》《韵会》《正韵》□吐卧切,音拕。猛也,甚也。《礼·童子不衣裘裳注》郑康成为大温也。徐邈大音唾。又叶徒计切,音第。《诗·大雅》戎虽小子,而式弘大,叶厉泄愒败。《正字通》杨慎曰:大无音一驾切者,韵书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驾切之音。《说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达切,经史大太泰通。考证:(《仪礼·公食大夫礼》士羞,庶羞皆有大,赞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治宾。)谨照原文治宾改授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