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词典 >

四书五经

www.16system.cn 2024-01-25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shū wǔ jīng
成语简拼:SSW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書五經

成语解释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儒家经典

近义词

六艺经传

成语接龙

1、四书五经→经邦纬国→国色天姿→姿意妄为→为国为民→民生国计→计无返顾→顾景惭形→形形色色→色色俱全→全无心肝→肝髓流野→野无遗才→才广妨身→身价百倍→倍道而进→进锐退速→速战速决→决一死战→战战惶惶→惶惶不安→安居乐业→业业矜矜→矜功伐能→能者多劳

2、四书五经→经帮纬国→国富民丰→丰草长林→林下高风→风华正茂→茂林修竹→竹篮打水→水米无交→交头互耳→耳目喉舌→舌敝耳聋→聋者之歌→歌声绕梁→梁孟相敬→敬谢不敏→敏而好学→学识渊博→博而不精→精明能干→干将莫邪→邪魔外道→道头知尾→尾大不掉→掉臂不顾

3、四书五经→经国之才→才短气粗→粗衣粝食→食藿悬鹑→鹑衣鹄面→面如满月→月朗星稀→稀奇古怪→怪诞不经→经文纬武→武爵武任→任贤使能→能文能武→武不善作→作金石声→声名藉甚→甚嚣尘上→上嫚下暴→暴殄天物→物稀为贵→贵古贱今→今生今世→世道人情→情窦初开

4、四书五经→经国之才→才疏学浅→浅斟低唱→唱沙作米→米已成炊→炊沙镂冰→冰天雪地→地主之仪→仪静体闲→闲花野草→草率从事→事缓则圆→圆木警枕枕山襟海→海不波溢→溢美之辞→辞巧理拙→拙贝罗香→香消玉碎→碎身粉骨→骨瘦如柴→柴毁骨立→立身处世→世扰俗乱

5、四书五经→经久不息→息迹静处→处安思危→危急存亡→亡可奈何→何患无辞→辞多受少→少安毋躁→躁言丑句→句栉字比→比物假事→事以密成→成城断金→金尽裘敝→敝盖不弃→弃义倍信→信而有证→证据确凿凿壁偷光→光明正大→大旱望云→云兴霞蔚→蔚成风气→气息奄奄

成语示例

(1)君子是只读四书五经,做八股,非常规矩的。▼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2)…当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说得兴起,将书架上的四书五经一部部搬将下来,布成山峰、山谷、河流、道路之形…——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四书五经”及后来在此基础上繁衍的学说,都是制约每一个中国人包括皇帝、领袖在内的经书。

(2)本书含《四书五经》,包括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版。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四书五经”几个大字。

(4)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

(5)小滨写不出成语“四书五经”,因此语文考试才考了98分。

(6)小红不会写成语“四书五经”的最后一个字。

(7)小学的课程还是四书五经那一套。由于祖父早先的训诲,赵树理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8)新世际中学的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书五经”。

(9)子奶奶给孙子和小外甥讲述了“四书五经”的故事。

(10)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艺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11)老三书读得最好,什么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12)果然,山伯在学堂念书,四书五经,过目不忘;吟诗作文,出口成章。

(13)皇子们学习的内容包括满、蒙、汉等语言文字以及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14)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只得统兵出营,亲自押阵。

(15)君子是只读四书五经,做八股,非常规矩的。见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

(16)溥仪虽不曾宠幸她,还是为她请来英文老师以及名儒传授英语、四书五经、诗词格律。

(17)在前往长城博物馆的飞机上,墨奶奶给她的孙女和小外甥讲解了『四书五经』的历史故事。

(18)『四书五经』及后来在此基础上繁衍的学说,都是制约每一个中国人包括皇帝、领袖在内的经书。

(19)这老头儿还读过四书五经,可是教出这些个儿女来——全做些颠颠倒倒的事!见张天翼《儿女们》二。

成语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