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间候隙
www.16system.cn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jiàn hòu xì成语简拼:SJHX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繁体:伺間候隙
成语解释
利用空隙或漏洞以等待机会。
成语造句
(1)鼎铉大哥哥给宸榕和关曼讲解了“伺间候隙”的典故。
(2)练习本的第三页写着“伺间候隙”几个大字。
(3)沙市第五中学的戢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伺间候隙”。
(4)小爱写不出成语“伺间候隙”,导致期末考试才97分。
(5)小奎不会写成语“伺间候隙”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晋·傅玄《傅子》:『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晋书·王弥等传论》:『王弥好乱乐祸,挟诈怀奸,命俦啸侣,伺间候隙。』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伺伺:sì 1、<动>侦察;探索。《童区寄传》:『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绝。』2、<动>守候。《左忠毅公逸事》:『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3、<动>等候。《柳毅传》:『凝听翔立,若有所伺。』
间间:jiān 1、<名>中间;当中。指处于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2、<名>期间;年间。指时间。《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副>近来,不久之前。《左传·成公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不敢拜命。』4、<量>,用于房屋。《归田园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jiàn 1、<名>间隙;空隙。《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2、<名>嫌隙;隔阂。《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有间矣。』3、<名>机会;空子。《<指南录>后序》:『至京口,得间奔真州。』4、<名>距离;差别。《淮南子·俶真》:『则美丑有间矣。』5、<动>间隔;隔离。《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6、<动>经历;持续。《狱中杂记》:『一人予二十金,骨微伤,病间月。』7、<动>离间。《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8、<动>伺候;侦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内间主之情以告外。』9、<名>间谍。《史记·河渠书》:『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10、<动>参与;介入。《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1、<动>交杂;夹杂。《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12、<名>一会儿;片刻。《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13、<副>间断的;间或。《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副>私下;暗地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15、<名>间道;偏僻的小路。《廉颇蔺相如列传》:『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xián<形>通『闲』。空闲;安静。《楚辞·招魂》:『像设君室,静间安些。』[间编] 脱编。[间步] 私下步行。[间道] (1)偏僻的小路。(2)从小路走。[间关] (1)辗转。(2)鸟叫声。(3)形容语言艰涩。[间阔] (1)远隔。(2)久别。[间行] 走小路;从小路走。[间色] 杂色,多色相配而成的颜色。
候候:hòu 1、<名>五天为一候。《素问·藏象论》:『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2、<名>征候;征兆。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洛阳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3、<动>守望。《赤壁之战》:『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又] 哨所。《史记·律书》:『愿且坚边设候。』[又] 窥伺;侦察。《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后亦已使人候伺。』4、<动>观测;测验。《张衡传》:『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5、<动>拜访;问候。《左忠毅公逸事》:『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6、<动>等候。《采草药》:『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候道] 古代边郡侦察敌情筑的路。[候楼] 瞭望所。
隙隙:xì 1、<名>裂缝;缝隙。《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2、<名>漏洞;空子;疏漏的地方。《刘东堂言》:『惟树后坐一人抗词与辩,连抵其隙。』3、<名>空闲;闲暇。《教战守策》:『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4、<名>感情上的裂缝;隔阂;矛盾。《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隙驹] 透过缝隙看到的一晃而过的快马,比喻迅速消逝的光阴。
伺伺:《子集中·人字部》《广韵》息吏切《集韵》《韵会》《正韵》相吏切,□音四。侦□也。又察也。《前汉·文三王传》左右弄口积,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又《唐书·陆贽传》李楚琳挟两端,有所狙伺。又通司。《前汉·灌夫传》魏其与夫人益市牛酒,令门下□司,至日中,丞相不来。又《广韵》息兹切《集韵》《韵会》新兹切《正韵》相咨切,□音斯。义同。别作〈贝司〉。
间间:《戌集上·门字部》《唐韵》古闲切《集韵》《韵会》居闲切《正韵》居颜切,□音蕑。《说文》隙也。从门从月。会意,亦形。《徐锴曰》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也。《礼·乐记》一动一静者,天地之间也。《庄子·山木篇》周将处夫材不材之间。又《史记·郭解传》洛阳人有相讐者,邑中贤豪,居间以十数,终不听。〈注〉居中为他道和辑之。《周语》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间。又容也。《礼·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远近间三席。〈注〉间,犹容也。《前汉·文帝纪》愿请间。《师古注》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也。又□也。《释名》间,□也。事功□省也。又车□声也。《诗·小雅》间关车之□兮。〈传〉间关,设□声也。又黄间,弩名。《前汉·李广传》射以大黄。〈注〉黄肩弩。晋灼曰:即黄间,大黄,其大者也。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间。又人名。《史记·项羽纪》田角弟田间,故齐将。又《乐毅传》以乐毅子间为昌国君。〈注〉间,纪间反。又《集韵》《韵会》何间切《正韵》何艰切,□音闲。《集韵》安也。《诗·周南·窈窕淑女传》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间贞专之善女。《朱传》有幽间贞静之德。《左传·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间粟。〈注〉间民无职事者所出。《释文》□音闲。《礼·王制》其余以禄士,以为间田。《史记·信陵君传》侯生乃屛人间语。〈注〉间音闲。谓静语也。又《司马相如传》雍容间雅,甚都。〈注〉韦昭曰:间,读曰闲。又□也。《礼·曲礼》少间愿有复也。〈注〉言欲须少空间,有所白也。又《广韵》近也。《左传·成十六年》以君之灵,间蒙甲胄。〈注〉间,犹近也。又《广韵》古苋切《集韵》居苋切《韵会》居谏切《正韵》居晏切,□音襉。《尔雅·释诂》代也。《书·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传〉间,代也。《诗·周颂》皇以间之。《仪礼·燕礼》乃间歌鱼丽,笙由庚。又《尔雅·释言》俔也。〈注〉左传谓之谍。今之细作也。《释文》间音谏。又《博雅》□也。《释文》□即□谤之□。又《广韵》厠也。《易·屯卦注》固志同好,不容他间。正义曰:间者,厠也。五应在二,是坚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间厠其间也。《左传·隐三年》石碏曰:远间亲,新间旧。《释文》间,间厠之间。又迭也。《书·益稷》笙镛以间。〈传〉间,迭也。〈疏〉更迭间厠,相代之义,故间为迭也。吹笙击钟,更迭而作。又隔也。《前汉·楚元王传》或脱□,或间编。〈注〉间,古苋反。谓旧编烂绝,就更次之,前后错乱也。《韦□成传》间岁而祫。〈注〉间岁,隔一岁也。又与也。《左传·庄十年》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注〉间,犹与也。又空也。《前汉·高帝纪》步从间道走军。〈注〉间,空也。投空□而行,不公显也。又离也。《晋语》且夫间父之爱,而嘉其贶。〈注〉间,离也。又远也。《淮南子·俶真训》沟中之断,则丑美有间矣。〈注〉间,远也。又非正色曰间。《诗·卫风·绿兮衣兮传》绿,间色。又《广韵》瘳也。《正字通》病恒在身,无少空□,今病既损有空□,故谓病瘳为间也。又送也。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间。又致□曰间。《左传·定四年》间□王室。又以计愚敌曰反间。孙子兵法,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也。又地名。《战国策》割河间以事秦。〈注〉间音谏。赵地。又《集韵》贾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间。◎按陆德明音义,间如字,无作上声读者。未知集韵何据。又《博雅》间,覗也。《释文》间,孤限切。覗,音司。又《集韵》下瞎切,音□。《尔雅·释诂》代也。施乾读。又《韵补》叶音巾。《高彪诗》人有计策,六奇五间。总兹三事,谋则咨询。考证:(《书·立政》相我爱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谨照原文爱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真训》〈注〉间,远也。)谨照原书淑真训改俶真训。(《左传·定四年》间惎王室。)谨照原文间惎改间□。
候候:《子集中·人字部》《唐韵》胡遘切《集韵》下遘切,□音后。访也。又伺望也。《前汉·张禹传》上临候禹。又《释名》候,护也,可护诸事也。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诗·曹风》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又斥候。《孙奕示儿编》斥候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俗作堠。又气候,证候。又叶后五切,音佑。《杨泉蚕赋》爰求柔桑,切若细缕。起止得时,燥湿是候。《说文》有□无候。互见前侯字注。
隙隙:《戌集中·阜字部》(古文)隟《唐韵》绮戟切《集韵》《韵会》《正韵》乞逆切,□音綌。《说文》壁际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礼·三年问》若驷之过隙然。《释文》隙,本又作却。《左传·昭元年》墙之隙坏。《孟子》钻穴隙相窥。《史记·货殖传》秦文孝缪居雍隙。〈注〉隙者,间孔也。地居陇蜀之间要路,故曰隙。又《玉篇》间也。《左传·隐五年》皆於农隙,以讲事也。〈注〉隙,间也。又《广韵》怨也。《史记·樊哙传》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又《前汉·匈奴传赞》遭王莽始开边隙。又《前汉·地理志》北隙乌丸夫余。〈注〉隙,际也。又《唐韵正》古音绮略反,义同。又《唐韵正》古音绮路反。《韩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墙之坏也,必通隙。《说苑·建本篇》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按玉篇、广韵、韵会、正韵诸书皆作□,故字汇载入十一画内。惟说文作隙,集韵、类篇因之。正伪,□从二小,中从日,景也,会意。作□,非。故正字通收入十画内。应从正字通。《集韵》同□。亦作□□。《篇海》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