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zhī bǎi hái
成语注音:ㄙㄧˋ ㄓㄧ ㄅㄞˇ ㄏㄞˊ
成语简拼:SZBH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肢百骸
成语解释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四体百骸、四肢百体
成语示例
(1)…去。——当代·金庸《鹿鼎记》
(2)…中有股热烘烘气息升将上来,缓缓随着血行,散入四肢百骸之中,说不出的舒服。洪夫人道:『白龙使暂留,余人…——当代·金庸《鹿鼎记》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四肢百骸”几个大字。
(2)巩义新沟初中的萨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肢百骸”。
(3)龙龙写不出成语“四肢百骸”,因此期中考试仅仅考了98分。
(4)罗罗不会写成语“四肢百骸”的最后一个字。
(5)烨樟叔叔给珂笠和茹意介绍了“四肢百骸”的成语故事。
(6)杨过叹了口长气,但觉四肢百骸软洋洋的一无所依,当即又闭上了眼。
(7)他这时危难暂过,只觉四肢百骸都如要散开来一般,实是一步也不能动了。
(8)四肢百骸都充满力量的舒适感觉,令她那俏脸上不自觉的流露出几分享受的感觉。
(9)霎时之间,杨过全身犹似为千万只黄蜂同时蜇咬,四肢百骸,剧痛难当,忍不住大声号叫。
(10)韦小宝中了这掌,当时气为之窒,胸口剧痛,四肢百骸似乎都已寸寸碎裂,一摔下地,险些便即晕去。
(11)众人在一旁早已四肢百骸都不自在,胆战心惊,呆呆站在店堂之中,不知如何了局,听他一喝,登时心下为之大宽。
(12)这灵芝已有数百年气候,二人服入肚中,过不多时,便觉四肢百骸暖洋洋的极是舒服,精神为之一振,心智也随之大为灵敏。
(13)不多时,只见慧娘的幻壳口里、鼻里、眼里、耳里都冒出火来,焰腾腾的把四肢百骸脏腑毛发化得干干净净,归于太虚,一毫不见。
(14)随着墨武对这法决的渐渐清晰,四肢百骸之中那磅礴的元气,却是自行的涌动了起来,如同那百川归海一般,涌向了那混沌的气海。
(15)坐了约莫半个更次,突然间眼前似见一片光明,四肢百骸,处处是气,口中不自禁发出一片呼声,这声音犹如龙吟大泽,虎啸深谷,远远传送出去。
成语出处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杯锩。』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肢四肢:指人体的两上肢和两下肢,也指某些动物的四条腿。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肢肢:zhī人的胳膊和腿或某些动物的腿:肢体;上肢和下肢。
百百:bǎi 1、<数>十个十。2、<数>概数。《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百司] 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骸骸:hái 1、<名>胫骨;小腿骨。《素问·骨空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又] 骨;人骨。《教战守策》:『其筯骸之所冲犯,肌肤之所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2、<名>形体;身体。《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梅花岭记》:『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肢肢:《未集下·肉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广韵》□躰。《集韵》体四胑也。或作□□,通作支。《管子·君臣篇》四肢不通,六道不达。又腰肢。《庾肩吾诗》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又《五音集韵》矢利切,屍去声。佒也。
百百:《午集中·白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伯。《说文》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十百为一贯。贯,章也。《徐曰》章,以诗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数。会意字。《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众多也。《易·系辞》百官以治。《书·尧典》平章百姓。《后汉·明帝纪》百蛮贡职。又百里,刃名。百錬,刀名。见《古今注》。又百鹩。鸟名。见《大戴礼》。又百足,虫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马蚿。又百合,草名。《谭子化书》山蚯化为百合。又地名。隋百泉县,唐百文县。又国名。《北史·百济传》百济国,马韩之属,在辽东之东。又姓。百丰,列子弟子。又复姓。《风俗通》秦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又《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励也。《左传·僖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注〉言每跳皆勉力为之。又唐谓行杖人曰五百。《后汉·曹节传注》五百字,本为伍佰。伍,当也。佰,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续志》五百赤帻绦褠,即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又叶伯各切,音博。《前汉·季布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易林》营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正年八百。又叶毕吉切,音必。《欧阳修·潭园诗》一华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对花空叹息。
骸骸:《亥集上·骨字部》《唐韵》户皆切《集韵》《韵会》《正韵》雄皆切,□音谐。《说文》胫骨也。《博雅》骨也。《左传·宣十五年》析骸以爨。《庄子·逍遥游》百骸九窍六藏,赅而存焉。又《德充符》直寓六骸。《释文》手足首身也。又《集韵》柯开切,音该。与胲同。《类篇》足大指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