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zhī bǎi tǐ
成语注音:ㄙㄧˋ ㄓㄧ ㄅㄞˇ ㄊㄧˇ
成语简拼:SZBT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肢百軆
成语解释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同『四肢百骸』。
成语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
四肢百骸、四体百骸
成语接龙
1、四肢百体→体大思精→精明强干→干净利落→落落难合→合盘托出→出奇不穷→穷源竟委→委过于人→人人自危→危若朝露→露己扬才→才气过人→人非草木→木讷寡言→言近意远→远交近攻→攻其不备→备位充数→数米而炊→炊臼之戚→戚戚具尔→尔雅温文→文治武功→功德无量
2、四肢百体→体贴入妙→妙算神机→机不可失→失张失志→志同道合→合情合理→理之当然→然糠自照→照章办事→事以密成→成名成家→家累千金→金口玉言→言行若一→一举一动→动如参商→商彝周鼎→鼎鼎有名→名正理顺→顺口开河→河鱼之疾→疾言倨色→色胆包天→天渊之别
3、四肢百体→体无完肤→肤末支离→离鸾别鹄→鹄峙鸾翔→翔鸾舞凤→凤箫鸾管→管窥之见→见钱眼红→红情緑意→意乱心忙→忙忙碌碌→碌碌寡合→合两为一→一定之规→规圆矩方→方便之门→门可张罗→罗之一目→目空余子→子夏悬鹑→鹑衣百结→结草衔环→环肥燕瘦→瘦骨零丁
4、四肢百体→体规画圆→圆颅方趾→趾踵相接→接袂成帷→帷箔不修→修身洁行→行尸走骨→骨肉未寒→寒花晚节
5、四肢百体→体无完皮→皮里阳秋→秋毫无犯→犯上作乱→乱臣贼子→子为父隐→隐忍不言→言若悬河→河目海口
6、四肢百体→体无完皮→皮相之见→见惯司空→空谷传声→声张势厉→厉兵粟马→马角乌头→头足倒置→置水不漏
成语造句
(1)打开笔记本,第二页赫然是“四肢百体”几个大字。
(2)福州康桥中学的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肢百体”。
(3)琳琳写不出成语“四肢百体”的拼音。
(4)毛毛不会写成语“四肢百体”的最后一个字。
(5)秀婷大哥哥给可茹和秀彦讲述了“四肢百体”的历史典故
成语出处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四肢百体一齐往外涨,差一些没把大袄,幸亏是新买的,撑开了绽。』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肢四肢:指人体的两上肢和两下肢,也指某些动物的四条腿。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肢肢:zhī人的胳膊和腿或某些动物的腿:肢体;上肢和下肢。
百百:bǎi 1、<数>十个十。2、<数>概数。《谋攻》:『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百司] 朝中大臣、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
体体:tǐ 1、<名>身体。《扁鹊见蔡桓公》:『居五日,桓侯体痛。』2、<名>身体的一部分;肢体。《荷蓧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3、<名>体态;形体。《孔雀东南飞》:『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4、<名>本体;主体。《察变》:『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5、<名>整体。《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6、<名>体裁;体式。《旧唐书·刘禹锡传》:『禹锡精于古文,善五言诗,今体文章,复多才丽。』7、<名>立体。《图画》:『吾人视觉之所得,皆面也;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8、<动>实践;实行。《淮南子·氾论》:『故圣人以身体之。』9、<动>体谅;体察。《与妻书》:『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肢肢:《未集下·肉字部》《广韵》《集韵》《韵会》章移切《正韵》旨而切,□音支。《广韵》□躰。《集韵》体四胑也。或作□□,通作支。《管子·君臣篇》四肢不通,六道不达。又腰肢。《庾肩吾诗》非关能结束,本自细腰肢。又《五音集韵》矢利切,屍去声。佒也。
百百:《午集中·白字部》《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博陌切,音伯。《说文》十十也。从一白。数十十为一百。百,白也。十百为一贯。贯,章也。《徐曰》章,以诗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数。会意字。《前汉·律正志》纪于一,协于十,长于百,大于千,衍于万。又众多也。《易·系辞》百官以治。《书·尧典》平章百姓。《后汉·明帝纪》百蛮贡职。又百里,刃名。百錬,刀名。见《古今注》。又百鹩。鸟名。见《大戴礼》。又百足,虫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马蚿。又百合,草名。《谭子化书》山蚯化为百合。又地名。隋百泉县,唐百文县。又国名。《北史·百济传》百济国,马韩之属,在辽东之东。又姓。百丰,列子弟子。又复姓。《风俗通》秦百里奚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又《韵会》《正韵》□莫白切,音陌。励也。《左传·僖二十八年》距跃三百,曲踊三百。〈注〉言每跳皆勉力为之。又唐谓行杖人曰五百。《后汉·曹节传注》五百字,本为伍佰。伍,当也。佰,道也。使之导引,当道陌中,以驱除也。《续志》五百赤帻绦褠,即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又叶伯各切,音博。《前汉·季布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诺。《易林》营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正年八百。又叶毕吉切,音必。《欧阳修·潭园诗》一华聊一醉,尽醉犹须百。而我病不□,对花空叹息。
体体:《子集中·人字部》《广韵》蒲本切《集韵》部本切,□盆上声。劣也。又麤貌。与笨同。《通雅》輀车之夫曰体夫。唐懿宗咸通十二年葬,同昌公主赐酒餠餤四十橐[音tuó]驼,以飤体夫。〈注〉体,蒲本反。体夫,轝柩之夫。俗书四体之体,省作体,误。(体)(古文)《唐韵》《正韵》他礼切《集韵》《韵会》土礼切,□涕上声。《说文》总十二属也。《释名》体,第也。骨肉毛血表里大小相次第也。《广韵》四支也。《礼·中庸》动乎四体。又《易·文言》君子体仁,足以长人。〈疏〉体包仁道。又《书·毕命》辞尚体要。〈注〉辞以理实为要。又《诗·卫风》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传〉体,兆卦之体。又《诗·大雅》方苞方体,维叶泥泥。〈笺〉体,成形也。又《周礼·天官》体国经野。〈注〉体,犹分也。又《周礼·天官·内饔》辨体名肉物。〈注〉体名,脊胁臂臑之属。又《礼·文王世子》外朝以官体异姓也。〈注〉体,犹连结也。又《礼·学记》就贤体远。〈注〉体,犹亲也。又《礼·中庸》体物而不可遗。〈注〉犹生也。又《礼·中庸》体羣臣也。〈注〉犹接纳也。又《左传·昭二十年》声亦如味,一气二体。〈疏〉乐之动身体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体。《广韵》俗作軆。《集韵》作躰。《增韵》俗作体,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