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tíng bā dàng
成语注音:ㄙㄧˋ ㄊㄧㄥˊ ㄅㄚ ㄉㄤˋ
成语简拼:STBD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四亭八當
成语解释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比喻十分妥贴
近义词
四停八当、四平八稳
成语接龙
1、四亭八当→当断不断→断木掘地→地旷人稀→稀奇古怪→怪声怪气→气壮如牛→牛毛细雨→雨恨云愁→愁云惨淡→淡水交情→情见乎词→词穷理絶→絶伦超羣→羣蚁溃堤→堤溃蚁孔→孔情周思→思断义绝→绝长续短→短兵相接→接踵比肩→肩摩毂接→接踵而来→来鸿去燕→燕昭市骏
2、四亭八当→当面错过→过眼云烟→烟断火絶→絶仁弃义→义胆忠肝→肝心若裂→裂土分茅→茅塞顿开→开花结实→实逼处此→此事体大→大禹治水→水底捞月→月落乌啼→啼天哭地→地广人希→希世之才→才轻德薄→薄情无义→义正辞严→严霜烈日→日积月累→累屋重架→架谎凿空
3、四亭八当→当家立业→业精于勤→勤学苦练→练兵秣马→马瘦毛长→长安道上→上下同欲→欲哭无泪→泪下如雨→雨丝风片→片甲不还→还元返本→本性难移→移风振俗→俗下文字→字正腔圆→圆颅方趾→趾踵相错→错落参差→差强人意
4、四亭八当→当断不断→断编残简→简丝数米→米粒之珠→珠零锦粲→粲然可观→观者云集→集萤映雪→雪胎梅骨
5、四亭八当→当头对面→面冷言横→横见侧出→出以公心→心荡神移→移天易日→日短心长→长生不死→死不闭目
6、四亭八当→当务之急→急流勇退→退避三舍→舍己救人→人心不古→古貌古心→心手相应→应付裕如→如释重负
成语造句
(1)郭家沟中学的花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四亭八当”。
(2)华华写不出成语“四亭八当”,所以单元测试才考了99分。
(3)记事本的第一页上面写着“四亭八当”几个大字。
(4)小方不会写成语“四亭八当”的最后一个字。
(5)阴奶奶给两个小外甥讲述了“四亭八当”的典故。
成语出处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不知如何整顿得此身心四亭八当,无许多凹凸也。』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四四:[sì] (1)[乐] 工尺谱中音名之一。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大吕、大簇用四字。――《宋史·乐志十七》。(2)古代一车四马称『驷』。人臣处国无私朝,居军无私交…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韩非子》;一言而非,四马不能追,一言不急,四马不能及。――《说苑·谈丛》。
亭亭:tíng 1、<名>古代设在路边供旅客停宿的公共房舍。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2、<名>秦汉时基层行政单位。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高祖还乡》:『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3、<名>亭子;有顶无墙的建筑。《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亭候] 古代用来侦察、监视敌情的岗亭。[亭亭] (1)耸立的样子。(2)独立高洁的样子。(3)山名,在山东泰安南。[亭午] 正午。
八八:[bā] (1)七加一的和。八,数也。――《玉篇》;陈馈八簋。――《诗·小雅·伐木》;地理以八制。――《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八者,维纲也。――《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左传·襄公九年》;八眉者,如八字。――《尚书大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八音克谐。――《书·舜典》;秦王复击轲,被八创。――《战国策·燕策》;八世。――《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又如:八音(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通常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不同的质材所制);八拜(古代世交子弟对长辈的礼节,后世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八拜)(2)常表次第,即第八。八月在宇。――《诗·豳风·七月》。又如:八世;八年。
当当:dāng 1、<动>对着;面对。《木兰诗》:『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又:『木兰当户织。』2、<动>在;处在。《石钟山记》:『有大石当中流。』《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3、<介>在;在……时候(地方)。《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晢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五人墓碑记》:『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4、<动>担当;担任。《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5、<动>承担;承受。《窦娥[冤》:『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6、<动>忍受。《水浒传》:『四下里无半点去彩,其实那热不可当。』7、<动>执掌;主持。《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8、<形>相当;对等。司马迁《报任安书》:『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9、<动>判决;判罪。《史记·李将军列传》:『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赎为庶人。』10、<动>抵敌;抵挡。《赤壁之战》:『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11、<动>遮挡;遮蔽。《项脊轩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12、<副>应当;应该。《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3、<副>会;将会。《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赤壁之战》:『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14、<副>要;将要;就要。《书博鸡者事》:『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15、指过去的某一时间。《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dàng 1、<形>合适恰当。《涉江》:『阴阳易位,时不当兮。』《采草药》:『古法采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2、<动>适合;适应。《促织》:『将无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芙蕖》:『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3、<动>当作。《战国策·齐策》:『安步以当车。』《智取生辰纲》:『你端的不把人当人。』4、抵押。《捕蛇者说》:『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5、<动>用东西作抵押向当铺借钱。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抽衣当药钱。』6、<动>抵得上;够得上。《游黄山记》:『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7、<形>本(地);同(一天)。《智取生辰纲》:『当日直到辰牌时分,慢慢地打火吃了饭走。』8、<名>器物的底部。《韩子非·外储说右上》:『尝公谓昭侯曰:「今有千金之玉卮,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tǎng通『倘』。如果。《荀子·君子》:『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当路] (1)当权。(2)拦路。
四四:《丑集上·囗字部》《唐韵》《集韵》□息利切,音泗。《说文》囗,四方也。八,别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阴数次三也。《正韵》倍二为四。《易·系辞》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庆元间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变四作肆,防诈伪□易,非四之本义也。又《集韵》息七切,音悉。关中谓四数为悉。○按《正字通》云平声音司,引《乐谱》四五读司乌,不知此特口变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误。
亭亭:《子集上·亠字部》《唐韵》特丁切《集韵》《韵会》《正韵》唐丁切,□音庭。《说文》民所安定也。《释名》停也。道路所舍,人停集也。《风俗通》亭,留也,行旅宿会之所馆也。《东观汉纪》卫□为桂阳太守,凿山通路,列亭置邮。又《前汉·赵充国传》分屯要害,冰解漕下,缮乡亭,浚沟渠。又亭长。《后汉·百官志》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有亭长持更板以劾贼,索绳以执贼。亭长旧名负弩,改为亭长。或为亭父。《扬子·方言》楚东海之间,亭父谓之亭公。又《前汉·平帝纪》因邮亭书以闻。〈注〉邮亭,行书之舍,即今驿递。又直也。《史记·五帝纪》以征不亭。又平也,均也。《前汉·酷吏传》张汤平亭疑法。《淮南子·原道训》味者,甘立而五味亭。又亭亭,山名,在泰山下。《史记·封禅书》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又亭亭,耸立貌。《太公·兵法》高山盘石,其上亭亭。又《黄庭经》九原之山何亭亭。〈注〉犹心也。又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经》亭之毒之。〈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又亭午。《孙绰·游天台山赋》羲和亭午,游气高褰。〈注〉亭,至也。午,日中也。游气,海气也。褰,开也。言气开见日也。一曰亭午即直午之义。又《古今注》蜻蜓一名青亭,色青而大者是也。又水止曰亭。与渟同。《前汉·西域传》其水亭居。又《韵补》叶徒阳切。《班固·高祖泗水亭□》寸木尺土,无竢斯亭。扬威斩蛇,金精摧伤。
八八:《子集下·八字部》《唐韵》博拔切《集韵》《韵会》《正韵》布拔切,□音捌。《说文》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徐曰》数之八,两两相背,是别也。少阴数,木数也。《玉篇》数也。又《集韵》补内切,音背。《赵古则六书本义》八,音背,分异也,象分开相八形,转为布拔切,少阴数也。又《韵补》叶笔别切,音□。《张衡·舞赋》声变谐集,应激成节。度终复位,以授二八。又《韵补》叶必益切,音璧。《张衡·西京赋》叉簇之所搀捔,徒搏之所撞□。白日未及移□,巳猕其什七八。又八八。《通雅》八八,外国语称巴巴。《唐书·李怀光传》德宗,以怀光外孙燕八八为后。考证:(《张衡·西京赋》叉簇之所搀捔,徒博之所撞□。)谨照原文徒博改徒搏。
当当:《子集中·人字部》《广韵》《集韵》□都郞切,音当。止也。又《集韵》他浪切,当去声。伄当。《正字通》俗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