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ò yì yuān jī
成语注音:ㄕㄨㄛˋ ㄧˋ ㄧㄨㄢ ㄐㄧ
成语简拼:SYYJ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繁体:鑠懿淵积
成语解释
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接龙
铄懿渊积→积日絫久→久束湿薪→薪桂米珠→珠宫贝阙→阙一不可→可乘之隙→隙穴之窥→窥牖小儿→儿女情多→多闻强记→记功忘过→过路财神→神道设教→教无常师→师心自用→用一当十→十雨五风→风烛草露→露胆披诚→诚心实意→意马心猿→猿惊鹤怨→怨天怨地→地棘天荆
成语造句
(1)打开练习本,第二页赫然是“铄懿渊积”几个大字。
(2)毛毛写不出成语“铄懿渊积”的拼音。
(3)齐齐哈尔中学的藏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铄懿渊积”。
(4)千叔叔给蜜儿和小朋友讲解了“铄懿渊积”的成语典故。
(5)小兰不会写成语“铄懿渊积”的最后一个字。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然其铄懿渊积,庇于后来者远矣。』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铄铄:[古] 鑠[shuò] (1)明亮,光明。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赫奕章灼若日月之丽天也。――魏·何晏《景福殿赋》。又如:铄亮(非常明亮)(2)美好的样子。如:铄懿渊积(德行美好,学问渊博)(3)光辉美盛的样子。如:铄颖(光辉美盛,颖秀突出)。
懿懿:yì 1、<形>美;美好。《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2、<形>深。《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懿旨] 皇太后或皇后命令。
渊渊:yuān 1、<名>深水潭。《劝学》:『积水成渊,蛟龙生焉。』2、<形>深。《庄子·在宥》:『其居也渊而静。』[渊薮] 原指鱼和兽聚集的地方。比喻事物或人物汇聚之处。[渊玄] 深邃;深奥。
积积:jī 1、<动>堆积谷物。《诗经·大雅·公刘》:『廼积廼仓。』2、<动>堆积;堆放。《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3、<动>积蓄;积累。《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成江海。』4、<形>堆积或积累起来的。《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名>积聚储蓄起来的粮食、资财等东西。《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铄铄:《戌集上·金字部》《唐韵》书药切《集韵》《韵会》《正韵》式灼切,□音烁。《说文》销也。《孟子》非由外铄我也。《史记·张仪传》衆[音zhòng]口铄金。又《尔雅·释诂》美也。《诗·周颂》於铄王师。〈传〉铄,美也。《史记·李斯传》铄金百镒。〈注〉索隐曰:铄,美也。又《扬子·方言》摩也。又《后汉·马援传》矍铄哉是翁也。〈注〉矍铄,勇貌。又好目也。《扬子·方言》宋卫韩郑之间曰铄。〈注〉言光明也。又《何晏·景福殿赋》故其华表,则镐镐铄铄。〈注〉皆谓光显昭明也。又《集韵》或作燿。《前汉·艺文志》燿金为刃。又《集韵》弋灼切,音药。烙也。《庄子·胠箧篇》铄绝竽瑟。又一曰销也。又《集韵》狼狄切,音秝。鼎属也。本作□。
懿懿:《卯集上·心字部》《集韵》同□。
渊渊:《巳集上·水字部》囦《唐韵》乌圆切《集韵》《正韵》营圆切《韵会》幺圆切,□音□。《说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渊。又深也。《诗·卫风》秉心塞渊。又潭名。《水经注》伊水东为渊潭。又渊渊,鼓声。《诗·小雅》伐鼓渊渊。又姓。世本有齐大夫渊□。又《集韵》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积积:《备考·午集》《禾字部》《五音篇海》音枳。(积)《广韵》子昔切《集韵》《韵会》《正韵》资息切,□音迹。《说文》聚也。《增韵》累也。堆□也。《易·大有》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又《升卦》积小以高大。《诗·周颂》积之栗栗。《礼·月令》仲秋命有司,趣民多积聚。《前汉·食货志》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又《仪礼·士冠礼》皮弁服素积。《郑注》积犹辟也,以素为裳,辟蹙其要中。又《集韵》则正切,音绩。亦聚也。又《广韵》《集韵》《韵会》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又叶恣此切,音子。《诗·周颂》有实其积,万亿及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