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ō dōng dào xī
成语注音:ㄕㄨㄛ ㄉㄨㄙ ㄉㄠˋ ㄒㄧ
成语简拼:SDDX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产生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繁体:説東道西
成语英文:talk about all sorts of subjects without restraint
成语解释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随意谈论各种事情
近义词
东拉西扯、谈天说地、海阔天空、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说东谈西、夸夸其谈、数东瓜,道茄子
反义词
守口如瓶、缄口不言
成语接龙
1、说东道西→西除东荡→荡魂摄魄→魄散魂飘→飘风急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才→才华横溢→溢美之言→言从计行→行之有效→效颦学步→步雪履穿→穿花蛱蝶→蝶化庄生→生死不易→易如反掌→掌上观文→文章宗工→工力悉敌→敌不可假→假人假义→义重恩深→深闭固拒→拒之门外
2、说东道西→西除东荡→荡检逾闲→闲情逸志→志骄气盈→盈盈一水→水火无情→情深骨肉→肉山酒海→海涯天角→角立杰出→出人意料→料敌制胜→胜友如云→云锦天章→章台杨柳→柳夭桃艳→艳如桃李→李白斗酒→酒食地狱→狱货非宝→宝刀未老→老有所终→终其天年→年富力强
3、说东道西→西除东荡→荡然无存→存心养性→性命交关→关情脉脉→脉脉含情→情见势屈→屈艳班香→香火因缘→缘情体物→物极将返→返朴归真→真相毕露→露影藏形→形影自守→守先待后→后会无期→期颐之寿→寿比南山→山崩地裂→裂地分茅→茅茨土阶→阶前万里→里勾外连
4、说东道西→西窗剪烛→烛照数计→计尽力穷→穷山竭泽→泽被后世→世代书香→香象渡河→河汉江淮→淮王鸡狗→狗头鼠脑→脑满肠肥→肥马轻裘→裘马清狂→狂风暴雨→雨散云收→收视反听→听其自便→便宜施行→行成于思→思前想后→后会有期→期颐之寿→寿元无量→量入为出
5、说东道西→西窗剪烛→烛照数计→计日指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动山摧→摧朽拉枯→枯树开花→花遮柳隐→隐然敌国→国无二君→君臣佐使→使乖弄巧→巧作名目→目无下尘→尘羹涂饭→饭坑酒囊→囊萤照读→读书三余→余韵流风→风波平地→地广人稀→稀世之宝
成语造句
(1)本期《说东道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羽西的“家”,听听她如何让家变得更完美,看看她亲手设计的得意之作。
(2)草稿本的第三页上面写着“说东道西”几个大字。
(3)但合作进行不下去了的时候,也别在网上对你的合作伙伴说东道西的。
(4)都都写不出成语“说东道西”,因此语文考试仅98分。
(5)蕾蕾不会写成语“说东道西”的最后一个字。
(6)人若神经紧张,说东道西,就会犹豫不定,反把事情耽误了。
(7)珊瑚镇第二中学的姚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了成语“说东道西”。
(8)我不喜欢在别人背后说东道西。
(9)我们只需要恭贺这对夫妇祝愿他们生活快乐,不需要说东道西。
(10)一像叔叔给兴建和玉涵讲了“说东道西”的历史故事。
(11)在今天的《说东道西》节目中,两位这方面的专家将阐述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他们甚至还能帮你改善谈判技巧。
(12)前往青神县罗波中学之前,玉增大哥哥给莎婷和柔缨讲了『说东道西』的典故。
(13)苦情多的是表演成分,为的是争取大众舆论。爱情是管你说东道西,我们只有二人世界。
成语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现代字典
康熙字典
东道东道:[dōngdào] (1)请客的人或接待别人的人(当东道)。也叫『东道主』。(2)邀请并招待客人的事。做东道。(3)东西;礼品。送些东道,他便混账开上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说说:shuō 1、<动>陈说;讲说。《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动>说明;解说。《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3、<名>言论;说法;主张。《鸿门宴》:『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4、<名>文体的一种,也叫杂说。多用于说明事物,讲述道理。《黄生借书说》:『为一说,使与书俱。』shuì<动>劝说;说服。《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yuè<形>通『悦』。喜欢;高兴。《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东东:dōng 1、<名>东方;东边。《木兰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器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又] <动>向东;朝东。《望洋兴叹》:『东西而视,不见水端。』《过秦论》:『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取要害之郡。』2、<名>主人。《礼记·曲礼》有『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之说,以后遂称主人为东。《红楼梦》:『况且你都拿出来做这个东也不够。』[东床] 指女婿。[东第] 王公贵族所居的府第。[东宫] 太子居住的地方。又指太子。[东君] 日神。春神。东王公。[东隅] 东方日出之处,指早晨。
道道:dào 1、<名>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又] <动>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2、<名>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名>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4、<名>道理;事理。《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名>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6、<名>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7、<动>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好。』8、<动>通『导』,引导。《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9、<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道。』《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10、<名>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1、<名>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12、<动>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道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13、<介>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道上始。』14、<量>元稹。《望喜驿》:『一道月光横忱前。』[道心] (1)犹言道德观念。(2)悟道之心。[道学] (1)道家的学说。(2)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道眼] 指抉择真妄的能力。[道义] (1)道德和义理。(2)道德和正义。[道艺] 学问与技能。
西西:xī 1、<名>西方;西边。《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又] <名作状>向西;往西。《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2、<动>向西行进。《孙膑减灶》:『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塾] 私塾;私人聘请教师育子弟的学舍。古礼主人位在东,客人位在西,所以敬称被聘来教师或幕友的读书人为西宾、西席,私塾也称西塾。
说说:《考证》《酉集上·言字部》(《易·益卦》民説无强。)谨照原文无强改为无疆。
东东:《辰集中·木字部》《唐韵》《正韵》德红切《集韵》《韵会》都笼切,□音蝀。《说文》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书·尧典》平秩东作。《孔传》岁起於东,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其帝太皡。又《史记·历书》日起於东,月起於西。《郑樵·通志》日在木中曰东,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又《诗·大雅》东有启明。又《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又姓。《圣贤羣辅录》舜友东不訾。又叶当经切,音丁。《诗·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又叶都郞切,音当。《杨泉·蚕赋》粤召仆夫,筑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东。○按《说文》东自为部,今倂入。
道道:《酉集下·辵字部》衟《唐韵》徒皓切《集韵》《韵会》《正韵》杜皓切,□陶上声。《说文》所行道也。《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诗·小雅》周道如砥。《前汉·董仲舒传》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又《广韵》理也,衆[音zhòng]妙皆道也,合三才万物共由者也。《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又〉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书·大禹谟》道心惟微。又顺也。《书·禹贡》九河既道。〈注〉顺其道也。又国名。《左传·僖五年》江黄道柏。〈注〉道国,在汝南安阳县南。又《韵会》州名。汉属零陵郡,唐营州,攺道州。又当道,草名。《博雅》当道,马舄也。又《集韵》《韵会》大到切《正韵》杜到切,□陶去声。《正韵》言也。《孝经》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大学》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又由也。《礼·礼器》苟无忠信之人,则理不虚道。《中庸》尊德性而道问学。又治也。与导同。《论语》道千乗[音chéng]之国。《史记·文帝纪》道民之略,在于务本。又引也。《左传·隐五年》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又从也。《前汉·淮南王传》诸使者道长安来。《山海经》风道北来。〈注〉道,从也。又《字汇补》动五切,音覩。《易林》冬薮枯腐,当风于道。蒙蔽尘埃,左氏劳苦。又叶徒厚切,头上声。《诗·卫风》墙有茨,不可道也。叶下丑。
西西:《申集下·襾字部》《唐韵》先稽切《集韵》《韵会》《正韵》先齐切,□音粞。《类篇》金方也。《说文》鸟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鸟栖,故因以为东西之西篆。文作□,象形也。《前汉·律正志》少阴者西方,西迁也。阴气迁落物,於时为秋。《尚书·大传》西方者何,鲜方也。或曰鲜方,讯讯之方也。讯者,讯人之貌。又地名。《晋书·地理志》西郡。《韵会》唐置西州。又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门豹之后,改为西。又《集韵》相咨切,音私。义同。又《篇海》苏前切,音先。《前汉·郊祀歌》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后汉·赵壹传·穷鸟赋》幸赖大贤,我矜我怜。昔济我南,今振我西。又《韵补》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醴腾涌於阴沟,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兰阿那於东西。又《类篇》乙却切,音约。平量也。又《广韵》籀文作□。○按《玉篇》等书西字另一部。今从《字汇》《正字通》附入襾部。考证:(《前汉·郊祀志》象载瑜,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谨按郊祀志无此文,谨照原书改郊祀歌。